APP下载

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多元化构建
——民歌的多模式引入

2019-01-28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614000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歌民间

(乐山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 614000)

近年来“全球视野”、“互联网+”、“多元文化”等成为教育热词,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进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已达成共识,多元文化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多元化是音乐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民族音乐元素进入学校教育早在上个世纪中叶就有提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内各大音乐院(系)校的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几近全盘西化,“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也很难规避‘欧洲中心论’的导向”1,即使一些地方高校自发或者自觉的提出诸多举措用以强化和发展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但仍然缺失体系化的构建和发展,民族音乐元素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仍被弱化。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以及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的调整和完善,培养服务于地方、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成为了地方高校办学的主体目标。“民歌作为民间口头流传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2,将民歌体系化、常态化、特色化、有规模的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中,顺应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必然多元的趋势,也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一、多元文化与课程资源的多元化

全球视域下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是对不同文化的认同和尊重,我们应该广泛接纳、引入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音乐,同时大力发展本土音乐,以此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社会的发展延伸了人们的视距,“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让我们把视角投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世界民族音乐大会”上我们视听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音乐,与会学者无不为之震惊和动容;在广西艺术学院东盟音乐周期间,我们欣赏了东盟十国具有异域风情风格的音乐,观众无不被每一位不同国籍的艺术家的真诚表演所折服。我国有56个民族,丰富的民族音乐是我们的宝库,民歌是民族音中最丰富、也最容易流传的民间音乐形式,将民歌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是地方高校课程资源多元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平等看待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音乐,在尊重和认同的基础上构建多元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地方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中心,也是培养服务于地、推动地方文化发展人才的基地。“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其办学定位主要是培养适宜于地方中、小学音乐教育,推动地方音乐文化发展的师资人才3。”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建设必然是多元的,地方高校有地域优势、生源优势,把民歌引入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是具有“生态”意义的举措。

二、民歌的多模式引入

要把民歌作为课程资源引入高校课程教学中,首先应该通过田野工作、文献梳理、专题研究等建立数据库;然后通过培训,引入民间艺人等办法组建师资团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设置相关课程,同时建立科研团队进行专题研究,通过校地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教学成果得以实施,从而构建课程资源建设的生态链条。

(一)相关课程强化与学科交叉

长期以来地方高校唯一“合法”的民族、民间音乐课程是《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对于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是他们接触民族、民间音乐的唯一窗口。强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论》课程的核心地位,是民歌引入课堂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前提。根据课程性质以及学科建设的需要,该课程首先强调对中华民族(尤其少数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总体解读,以及建构民族、民间音乐概念和框架,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其次是提高学生对本土民族音乐的认知,引领学生对本地域音乐文化的重视,增强学生服务地方、建设地方音乐文化的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采集、记录民间音乐,梳理、检索音乐文献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语言在风格和性格方面有其共性,也有其独有的特点,基于五声调式基础的民族音乐更是如此,就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些只能在《音乐理论基础原理》课中概括性的讲解,很难系统化的训练和实践,这一现状制约了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因此《音乐理论基础原理》应该以律学为依据,解读建立在不同律制基础之上的调式特点,从而体验基于不同风格音乐的听感差异,强调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间音乐定量分析。另外,视唱练耳教学中引入民歌主题;中国音乐史对民歌发展史的专题讲解;课程与教学论进一步强化民歌环节的教学;作曲技术理论课程对本土多声部音乐的分析与写作等,也是强化民族、民间音乐进入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二)师资建设

课程资源多元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资建设,近几年地方新建院校引进大量民族音乐专业的博士和硕士,为民族音乐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尤其民歌进入专业化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人力资源,也为引领地方高校服务地方、服务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该有意识的引领相关学科的老师转型、转岗于民族音乐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大音乐院系的专任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院(系),所接受的教育体系基本源于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所以让在岗教师建立发展民族音乐,服务地方文化的观念和理念,是民族音乐进入高校课程体系很重要的环节。

民歌与其他音乐形式不同,很长一段时间民歌的传承是通过口传心授来完成,这种体验式的传承方式所传授的不仅仅是音乐本体,更是文化、是情感、是体验。口传心授是劳动人民通过几辈人的智慧凝结而成的文化传承方式,高校可以根据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聘请一些民间艺人进入高校,发挥“口传心授”教学模式的优势,让学生在实践和体验中感受到民歌的艺术魅力。

(三)田野工作

民歌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田野采风,田野采风可以让学生在民间获取第一手材料,体察民间风土人情,感受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教育部十年前就提出大力发展实践教学,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不仅仅要教书育人,还要推动地方音乐文化的发展,将学校教学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融入基础教育。地方高校应该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相关课程,培训学生田野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民歌甄别的能力,建立数据库,梳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民歌的共性和个性特征,遴选能够代表本地区劳动人民风貌的民歌。

田野采风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和实践才能胜任,由于本科生尚不具备专业的采风能力,学校应该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训这一技能,细化田野工作的具体任务让学生分散完成,为将来全面、深入的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四)专题研究

民歌的学习应该以专题研究为主,在读本科生由于时间、精力和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面面俱到,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可以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专题;可以是民歌创编专题;也可以是中、小学教学专题;还可以是网络传承与传播专题等,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指导小组,建构专门的研究中心来完成该部分的教学。

首先可以不同地域的某一民族为对象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地域具体民族生态背景,文化架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的观察,深入解读产生具有一定地域特征民歌的土壤,为将来的教学奠定基础,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民歌是劳动人们在生产和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出来的,我们鼓励在校生以民歌为素材,应用专业的创作手法,创编出更多,具有民族风味的音乐;建立民族音乐研究中心,或民族音乐教学模式与方法研究中心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模式和方法。

(五)校地合作

校地合作也是地方高校办学的优势之一,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强化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用人单位之间的无缝对接。这里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地方中、小学合作建立教育见习、实习基地,另一方面是与地方文群类单位如文化局(馆)、社区文化站、民间音乐组织、民间艺(传)人等合作建立文化产业基地。近些年,各地区的中小学大力发展校本课程,将民歌、民间舞蹈、非遗项目等引入课堂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值得我们借鉴。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除了为地方中、小学培养“接地气”的师资力量之外,还有直接服务地方,推动地方音乐文化发展的使命和义务。校地合作,校地共建等实践教学环节是课程资源多元化付诸于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结语

民歌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将民歌引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是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多元化的重要途径。民歌的多模式引入正是基于此背景提出,当然这一模式也可以复制于民族器乐、戏曲、戏剧、舞蹈等。地方高校要正视西方音乐体系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在观念、理念上认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尤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音乐;要处理好课程资源多元化与办学特色之间的关系;教育不是喊口号,教育也不能停留在科研工作者的案头,要量化、要精简、要付诸实施,让受教育者受益,让受教育者走出校园有能力服务于社会才是教育的主体目标。民歌引入地方高校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和拼贴,而是多模式、成体系、有计划、有甄别的引入,是教育体系中具有生态意义的举措。

注释:

1.赵婷.《我国社区音乐文化发展对地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北方音乐》,2015年19期,第200—201页.

2.《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1989年4月第一版.北京 上海.第455页.

3.王小明.《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音乐创作》,2016年第5期,第192—194页.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民歌民间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穿花衣 唱民歌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