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时代一起走过
——以《小毕的故事》、《桂花巷》为例解读陈坤厚

2019-01-28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陈坤台湾人原住民

(北京师范大学 100875)

一、陈坤厚的台湾本土情结

1939年陈坤厚出生于台湾省台中市,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从小到大的教育皆是受台湾本土文化影响。台中市位于台湾省中部,并容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因此其城市风貌和环境以及沿海乡村的民俗风气与文化,被更加原汁原味的保存了下来。

在陈坤厚的成长过程中,多方面的因素对他未来的选择产生了影响:从小闽南文化耳濡目染的熏陶;国民党退居台湾后台湾文化思想不断变化的大环境;其舅父是台湾当时著名摄影师赖成英。这些影响让陈坤厚最终选择考入中央电影公司,学习摄影,1971年,他晋升为摄影师,跟随李行导演学习,在《小城故事》、《汪洋中的一条船》等台湾早期乡土电影中任摄影师。

陈坤厚作为一名台籍导演,与李行和侯孝贤等非台籍导演所拍摄的台湾乡土电影虽然表现的都是台湾的风土人情,但其中依旧有所差异。李行作为第一代迁至台湾的导演,其所拍摄的《蚵女》、《汪洋中的一条船》等电影虽然拍摄的是台湾本土的社会生活,语言却以国语为主,同时受“健康写实主义”风格影响,电影核心基调比较积极向上,因此更像是一名身处异乡的“观光客”,展示台湾乡村风光生活的美好。与陈坤厚同时代的侯孝贤所拍摄的台湾乡土电影,比李行导演更近一步的抓住了台湾社会问题的内核,但又总是萦绕着一种对大陆的“月是故乡明”情结。

相较于非台籍的台湾乡土电影导演,陈坤厚作为一名台籍导演,他的电影镜头中更多的反映了一名土生土长的台湾小人物,在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所经历的迷惘思考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同时画面中又带有着融入自己血液里的海边青年的浪漫与情怀。

二、陈坤厚电影中的小孩与女人——以《小毕的故事》和《桂花巷》为例

1.孩子的成长——《小毕的故事》

台湾乡土电影很多都改编自台湾乡土作家的文学作品,在陈坤厚执导的十一部电影中,有大半都是改编自文学作品。《小毕的故事》也是改编自台湾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家朱天文的同名小说。

《小毕的故事》几乎所有镜头都是在淡水镇实拍,村街小巷的小摊小贩、海边渔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情实感,朴实的镜头语言让观众更加容易的随着电影中的人物进入台湾的乡土环境中。《小毕的故事》展现的是“小毕”这个本土闽南人在台湾政治时代变迁中的经历,但故事却是以邻居——旁观者朱小帆的口吻进行讲述的,这样也像是陈坤厚评价摄影师在电影制作中的身份一样: “无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要用一个有想法的摄影师,而导演与片商往往都是代表着两个极端层面的利益,唯独摄影师置身事外,专心工作,是个很清醒的旁观者……”1

影片中的母亲林秀英代表着“土生土长的台湾原住民”。母亲在与老毕结婚后的谨慎小心、压抑的内心状态,正是台湾原住民面对国民党统治台湾的政策下小心翼翼生活的写照,由始至终其与“客居者”老毕之间的生活始终都像隔着一层窗户纸,关系客套无法靠近。最后母亲的自杀更为“新台湾人”小毕的觉醒与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继父“老毕”崔福生代表着“来自外省的客居者”。老毕在电影开始时与媒人的河南方言同时出现,直接表现了其“异乡人”的身份,但片中陈坤厚并没有把老毕这个继父塑造成一个压迫者的形象,反而塑造的宽容博爱,像是一个伟大的“继父”。由始至终的宽容和隐忍到最后的一句气话“找他真正的父亲跪”,彻底打破了母亲心里的自卑的底线,是母亲自杀的直接原因。母亲的坟地的选择以及到台北找河南同乡经营杂货铺,都说明了老毕“异乡人”对台湾当地人对关怀与博爱,以及在台湾这个陌生环境中与同乡抱团对大陆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毕”毕(林)楚嘉则代表着“有原住民血统但又成长在变化下的新台湾人”。小毕作为既有原住民血统,又在“国语教育”中长大的一代人,贯穿始终的“桀骜不驯”的性格,隐忍又叛逆的个性既不属于老一代原住民,又不属于迁入台湾的异乡人,他骨子里的有担当和勇敢也是前两代人并不明显的表现,这恰恰代表了他们是时代环境影响下的特殊一代人。

“新台湾人”小毕的成长故事,被陈坤厚用朴实自然的镜头语言和抒情清新的画面,让情节像一首歌一样慢慢诵出,片尾两个“新台湾人”小毕和小帆向着各自未来的各奔东西,走向憧憬的新生活的定格画面,不禁会让观众联想许多而又回味无穷。

2.女人的一生——《桂花巷》

《桂花巷》作为陈坤厚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女人在保守古老的社会里与命运抗争的一生的故事。影片改编自萧丽红的同名小说《桂花巷》,虽然与《小毕的故事》里讲述故事的时代背景并不一样,但却通过一个女人的一生的叙述,相对完整的展现了近百年台湾的文化社会更迭风貌,用影像展现地道的台湾风土人情。

在《桂花巷》中陆小芬扮演的剔红以绝对大女主的身份,展示了一个由封建至资本主义文明历史变迁中女人的一生。陈坤厚塑造了一个独立且不断追逐的女性形象,并用质朴自然大镜头进行表现,让这个女性植根于民族文化和传统的土壤,尽显东方女性之美。通过对她生活的展示,让人们产生一种深沉,沉重和交替更迭的文化厚重感与历史感。

最让笔者印象深刻的其实是影片后段,剔红在儿子的陪同下到日本产子的情节,陈坤厚在这个片段中并没有表达过多的个人意见想法,既没有歌颂这一做法,也没有批判这一行为,而是客观的表现了这样一个过程,给了观众对电影更多的讨论范围和机会。

三、与时代一起走过的陈坤厚

陈坤厚执导的十一部电影题材,全部发生在哺育他成长的台湾,其镜头里纯朴敦淡雅、田园牧歌式的台湾优美自然景观,如细水长流般缓缓流出的情感表达,表现了一个台湾电影人对本土文化的深沉之爱。他保持着台湾人特有的温厚,充满柔情和包容的诉说着在台湾这片土地上小人物的生活。

台湾本土电影反映的是对台湾近代和当代历史的反思,以个人成长经历的形式展示台湾社会变革的历史。陈坤厚拍摄的电影,如《小毕的故事》和《最想念的季节》,人物从头到尾都在寻找一种心理认同和身份认可。如小毕的母亲为小毕寻找父亲是为了让他有户口、刘香妹未婚先孕为自己的“孩子”找名义上的父亲目的是使他拥有身份,这些都是寻找身份认可的体现。

与中国大陆的乡土电影一样,台湾乡土电影也非常注重对台湾当地民俗的展现:例如,“歌仔戏”、“妈祖文化”等民俗元素以及对话方言的使用。在陈坤厚的电影中,闽南语的闲聊、歌仔戏的表演,让台湾悠闲朴实的乡土气氛倾入人心,成为其乡土电影的特色之一的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台湾电影人特有的温和和厚重。

巴赞说:“如果说当代电影能够富有成效地从小说与戏剧领域中取材,这首先是因为电影已经相当自信,能够自如运用特有的表现手段,在它的客体面前消除自我不显行迹。这是因为电影对自己美学结构已有透彻理解,电影最终可以期望做到真正忠实原著,而不再有依样画葫芦式的虚假忠实性”2台湾乡土电影源自台湾乡土文学,但更植根于那个年代在台湾生活的那一批台湾人,陈坤厚作为其中代表,虽然执导的电影数量并不多,但他在那个时代的经历,以及他的电影中小人物在时代中的变化,让每一代的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属于他的台湾乡土情结和清新朴实的乡土气息。

注释:

1.宋子文.《台湾电影三十年》.《蔡正晖序 台湾电影还埋藏着一个理想》,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2.贾斌武.《从文学时代到影像时代——台湾文学改编电影的历史性考察》《扬子江评论》,2014年4期,86页.

猜你喜欢

陈坤台湾人原住民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原住民
陈坤从二次元中看世界
菲警方逮捕4名台湾人
100张碟片成就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陈坤:在行走中传递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