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生存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2019-01-28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2013
赵 彤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12013)
一、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困境
道德的根源是价值,大学生在道德方面的问题与其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息息相关。在价值取向发生扭曲的大学生看来,事物的价值取决于其物质层面而非精神层面,功利主义色彩极其严重。而价值观的形成又是由实践活动所决定,所以,就必须分析当代高校所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高校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普遍采用教材教学,教材涉及道德规范、政治理论还有基本的法律知识等。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顾及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照本宣科者不在少数,部分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奋笔疾书,“认真地”抄下教师展示在幻灯片上的内容,为日后考试所用,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内容视而不见,等着老师考前“划重点”。知性化教学严重,课程将道德视为可规范、可操作的道德知识,而知性化的道德教育并不能使学生在道德素养上有所提高,道德教育的困境反而凸显出来。常佩燕在其《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困境分析》中阐述了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的四方面困境,细想之,其实这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教育结果在学生身上的侧面反映,即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不能正确对待书本知识;课堂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存在脱节问题;课堂秩序也逐渐成为突出问题。”
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基本理念是“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但从大学生现在的思想道德状况的特点来看,我们的道德教育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效果。那么究竟造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思想道德教育困境原因的哲学透视
首先,“传统道德理论的假设是:它能够提供一个理性的基础,以指导行为或协调我们客观的责任。”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强调科学化与知识化的时代,道德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更加成为一门知识化、理论化、普遍化的课程。知性德育是以客体化、对象化为内在实质的教育思路。由当代的道德教育方式不难发现其主要表现:一是德育课程的广泛开展,学校开设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二是将重要的德目进行课程化。比如说专门开设法制教育课进行法制教育,专门开设思想品德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等等,课程的无限扩展将所有道德都知识化,这就是对象化、知性化的教育。综上,知性德育就是以”道德可以和知识一样被研究、被学习”为信念展开的。
其次,道德教育一贯的逻辑便是“既然你懂得道德知识,那么你必须成为大家眼中的有道德的人”。这不仅是忽略生命个体的生活境遇和真实体验的说法,更是曲解了道德的主体性。学生成为了美德容器,内心充斥着各种崇高的道德规范,却并没有与他们的内心精神世界发生联系。当受教育者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心理冲突时,都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标杆来要求自己,而结果往往使得他们身陷“道德”的束缚而不能自拔。所以在生活中往往会发生让老师和家长都瞠目结舌的“荒唐事”。平日里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不辞而别;在老师眼里乐于助人的学生其实并不真实。
再次,说当代的道德教育是培养“至圣”的教育并不夸张,康德关于道德的学说便是接近于培养“圣人”的道德学说,康德认为,真正有道德的人就是那些无条件服从道德律令的人,真正有道德的行为不可摻杂个人欲望和偏好。我们现在的思想道德教育何尝不是“圣人”化的教育,经常被一些至高至上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所约束。然而,凡圣终究有别,“凡人”不可能达到“至圣”的境界,“圣人”不食人间烟火,而“凡人”终究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所累,让“凡人”去追求“圣人”般的道德,这本身就是蔑视生活,压抑生命,扭曲人性!
要探索道德教育的转型路径,就必须探索其哲学根基。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哲学家们致力于追寻“理念”、“上帝”等存在以此作为人类安身立命的根基。其实,这类存在是属于“应当存在”或者说是“应当之物”,是思想家们通过理论探讨所得,所以说,传统道德概念在本体论方面表现出的就是一种理论哲学,哲人们以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为基础,为道德开出理论化的意己设定、价值设定。这样导致的就是人们在理论领域对道德的理解极其完善,谈及道德理论无不娓娓道来,然而在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道德败坏却现象屡见不鲜。为什么呢?因为关于道德的理论哲学总是在人的行为之外谈道德行为。其实我们每个人永远都在追求生命完满性的途中,但脱离人的“这个世界”的道德理论只会将人性拘在至高的道德牢笼中。
三、马克思实践生存论视域下的道德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价值形态,它是人们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进行社会调节的规范手段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实践精神。”而实践精神不同于理论意识、科学学说;不同于艺术以想象力的形式直观地把握世界,体现为美丑的审美意识;不同于宗教以幻想出来的超越世界来理解现实世界的彼岸精神。实践精神是一种行动的冲动,它要冲出理论理性的束缚,要落实到真正的实践行动中去。这是人类拥有的一种自然趋向,那就是能把潜能或应当化为现实从而转变为实在的冲动。或许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精神的完满与圆融,从而使人与世界的关涉更加完善、和谐。拥有实践精神的道德是一种真正的实践活动,一种真正的价值秩序。可以说,实践精神与其他的社会意识有着根本的区别。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价值,个体追求完美存在都会以其为价值尺度。在道德领域中,价值认定的对象是在某种社会形态中的存在,就是说,其首先涉及的是社会化的存在。试想在一个相互信任的和谐社会,人们彼此信任,彼此尊重,这样的社会不仅可以维护人们的个人财产,而且还保证了社会的正常有序。这样,伦理共同体自发而生。再试想,若是有人违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对他人实施偷盗等恶意伤害的行为时,伦理共同体便遭到了破坏,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就需要制定出“不准实施恶意伤害行为”这样的条例来规范人的行为。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我们个人总是存在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其实人与人在生活实践中自然发生的伦理更是生活的真理。我们追求道德也是在追求人性中的善,道德就是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价值。
道德的信念就是:“每个人的生命都独一无二,价值无限,当不计人嫌,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生命,表达自己。”道德是人的生命存在,它指向的是人的实践。尽管在生活多元化的背景下,我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也越来越多元,但道德的根据应当贯穿我们全部生活的主线,它不仅把我们的各种各样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整合起来,使我们能够从中体验到生命的整体性、完整性和自我的同一性,而且使我们能够从每件事情中都体验到自己的生存价值,从而能够把生活的碎片加以整合融入到我们自己所创造出的意义世界中。
我国学者高清海曾指出,“人之所以为人不在神那里也不在物(包括自然之物和社会之物)那里,而在人自己的身上;并且这种价值既不是人身上的理性或自我意识,也不是空洞的人的普遍性,更不是对财富的贪欲与单纯的占有感觉,而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产性的生命活动及其全面发展。这种生产性活动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实践。”马克思所说的实践与异化的实践不同,异化了的实践总是受外在因素的制约。而马克思的实践伦理摆脱了传统伦理学对外在、身外之物的追求,马克思的实践伦理合理性就在于他将道德、将善融入了人的生活实践之中。
首先,实践活动具有非对象性。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不认可人的本质,而自由积极的活动是对人的本质的认可。在奴隶社会,劳动对奴隶们来说是在压迫他们的人性和自由,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自由自觉的行为,他们进行的是免于奴隶主的训斥和体力上的折磨而进行的劳动。此时,他们进行的劳动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对象化的存在,是对人性的摧残。而真正的实践活动能够使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感觉不到自己在劳作,劳动不再是受贵族权力制约、受资本压迫的手段。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
再有,实践活动具有境遇性。夏甄陶先生曾阐述:“人是从同一的物质世界中分化出来的,但人只有置身于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才能够具有自己的全部本质规定性,外部世界也才能够获得对人而言的各种意义。”实践活动的境遇性正是表现于此,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外部世界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有实践活动本身生发的,在这样的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展开。道德教育只有在一定的境遇下方能生发,并且在此境遇下,道德教育隐自身于无形,这才是真正的实践。
实践活动还具有生命完整性。“除了人的生命潜能充分发挥、人生意义的不断澄明,实践并无其他目的”。实践活动的生命完整性既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也不是费尔巴哈作为类存在物的人抽象孤立的发展,而是人不断地获得外部世界的印证和认可的过程。实践活动的生命完整性意味着对外部世界的接纳与共融。“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每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形式都是在前一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甚至可以说社会发展、工业和商业的往来是最简单的‘可靠的感性’的对象的来源。”马克思不拒斥工商业和科学技术,因为它们也是构成人的生命存在的要素,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唯各要素能够有序的展开,人的生命完整性才得以彰显。
实践生存论超越了传统伦理学,传统伦理学强调道德知识,由此而产生知行分离的缺陷;传统伦理学强调道德理智,人们被时刻控制在道德的枷锁下,道德情感却被无可奈何地忽略了;传统伦理学强调外在的道德规范,总是在人之外谈道德,认为人需要去迎合道德的种种规范要求,但人的内在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就受到了束缚;传统伦理学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崇高的道德理想,人们往往望尘莫及,人们进而一步一步地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直至崩溃。传统伦理学形成以上缺陷的根源就是未从马克思的实践伦理来理解道德。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和社会的关系处处渗透在马克思的实践伦理中。在这些关系中人能够实现自身的完满性全面性发展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马克思的实践伦理将人和社会实现了内在的统一,所以伦理才能成为真正可靠的聚集地,从而能够获得实践所带来的完善性,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善。这样,道德的立足点就建立在伦理之上。人的道德行为就存在于人的实践关系之中,骑在实践行为的背上。
当前的道德教育割裂了道德和人的生活实践,就因为它仅仅传播道德知识,从而导致的是道德知识与人的道德自我相分离,与人的生活品质相分离,忽略了人的纯粹向善的良知。结果就是,现代社会中行为的规则性和程序性替代了人的道德性,这种道德使人成为社会机器的零件,这样形成的道德生活其实并不是道德的真正内涵。而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意义下的道德教育蕴含着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对人的命运的倾心呵护,所以说,马克思的实践生存论对我们突破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瓶颈提供了新的启示。
实践生存论是当代高校突破思想道德教育瓶颈的关键,我们以此开展道德教育,就有望突破思想道德教育的困境,使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走进高校,使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成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道路上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