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对台湾新文学作家的影响研究

2019-01-28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454000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国民性新文学鲁迅

(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454000)

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肇始者,其对于中国新文学的发展所做出贡献是难以估量的;毫无疑问,鲁迅也是中国新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家。同时,鲁迅的两部现代白话小说集《呐喊》《彷徨》,无论在思想内涵上,还是在创作形式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文学开创性,为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作家,尤其是现代乡土小说的创作者,有着重要的影响,提供了最基本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模式,并持续不断地推动着中国新文学的发展。

鲁迅先生的创作理念、创作思想以及创作模式不仅仅对大陆的作家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台湾新文学作家以及海外华人作家的创作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台湾新文化运动以及文学革命都是受到大陆的影响而发生,台湾新文学作家也是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全面继承。台湾新文学与大陆新文学一脉相承,都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五四新文学传统重要组成部分的鲁迅思想体系,在对大陆作家产生影响的同时,也被台湾作家所承继与发展。台湾新文学作家,在五四文学革命新的历史机遇下,积极继承大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就,致力推动台湾新文学的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对台湾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都产生过积极重要的影响,但对其影响至深的莫过于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及其文学创作理念与创作模式。在台湾新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众多的作家均都受到鲁迅传统的影响。

台湾新文学发韧之初,在其发展上就受到鲁迅传统的影响,如被誉为“台湾新文学奶母”的作家赖和,在其文学创作上受到鲁迅的影响非常之大。赖和,作为台湾新文学的肇始作家,其在对于台湾新文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创作起始就全面继承起鲁迅传统,在文学创作理念与创作原则保持着与鲁迅先生的相同。

鲁迅先生一生没有去过台湾,赖和虽曾经到过大陆学习,但两位新文学巨匠却从未有谋面,也没有任何的书信往来,但二人有着内在的文学共通性。鲁迅与赖和都有从医的人生经历,鲁迅先生1902年到日本留学,本应该去学习其他专业,但其毅然改变原来的安排,申请到仙台学习医学,正如其所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1906年源于医学课堂上的“幻灯片事件”,鲁迅先生愤然弃医从文,从思想上去改变国民麻木的精神状态,也就是从这个时间,国民性改造的思想在鲁迅心中已经萌生,正如其好友许寿裳所说,鲁迅先生在日本经常与其谈到“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他的病根何在?”1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由此而说,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思索,从这个时间已经开始,并成为其毕生致力于的事业,最终形成其以国民性批判为核心的立人思想。赖和最早也是从事医学,但他在文学创作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医学,进行着既医又文的人生历程。

在台湾新文学乡土小说作家中,不仅仅是赖和深受鲁迅传统的影响,其他作家如杨逵、杨云萍、吴浊流、钟理和、陈虚谷、杨守愚等作家,也都在其小说创作理念与创作模式上受到鲁迅的影响。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史上,“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2的鲁迅,对于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索至为深邃。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审视也至为深广,有着其独到思索,将其视角聚焦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宗法制乡村社会的底层,对生活在这一阶层民众的生命生活历程进行剖视,寻找出数千年来束缚民众思想的封建制度根源,以及封建纲常给民众带来的难以书写的伤痛。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中国国民在精神上是麻木的,在思想上是愚昧的,在心理上是孱弱的,从而也导致了中国农村的落后、闭塞与萧条,这一封建制度给国民带来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伤痛,更为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伤害。因而 ,鲁迅将国民性批判的视角直接指向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制度以及这种制度给国民带来的巨大痛苦,正如其所说,“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3

台湾,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来也是倍受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毒害,台湾民众在这种纲常文化的影响下,同大陆民众一样思想愚昧与精神麻木。台湾新文学作家在对五四新文学传统的继承过程中,都主动的对鲁迅创作传统的继承,尤其是台湾的现代乡土小说作家,都在其小说创作理念与创作模式上深受鲁迅传统的影响。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思想对台湾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毫无疑问,国民性批判思想也成为台湾新文学作家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内涵。

五四鲁迅传统被台湾新文学作家全面继承,也有着重要的渊源。首先离不开的就是鲁迅以其坚实的文学创作所阐释出的他对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宗法制中国乡村的独到思索,及其对生活在社会底层民众的深刻精神剖析。台湾民众在数千年封建制度的毒害下,同大陆民众一样期待思想的启蒙与拯救,唤醒愚昧麻木的灵魂,这也正是台湾新文学作家面对台湾乡村社会现实最为迫切的课题。鲁迅的启蒙意识与国民性改造思想,正是他们所要承继的,用这一思想理念,来改造台湾的民众,重建乡村秩序。

台湾新文学作家对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继承,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基于台湾当时特有的历史现实。众所周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由于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台湾被日本殖民者强行占领,台湾民众处于日本的统治下,备受欺凌,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尤其是1937年后,日本在台湾实行“皇民化”统治政策,在台湾普及日语,禁止台湾民众说汉语,台湾新文学作家的一切创作都要用日语写作,更加激情有民族良知的爱国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台湾新文学作家在反抗日本文化殖民活动的进程中,赖和、张我军等台湾作家纷纷冲破殖民统治的封锁,积极向大陆寻求文学创作的支持,主动继承起以鲁迅为代表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以国民性批判思想为理论武器,用写作的方式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对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殖民统治进行大胆揭露,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共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揭示殖民者的残酷与野蛮及其罪恶的本质。

其实,在台湾新文学史上,直到今天的台湾当代作家,始终受到鲁迅传统的影响,如陈映真、黄春明、宋泽莱等作家,在其小说创作中一直存在着鲁迅因子,尤其是乡土小说作家陈映真,被誉为“台湾的鲁迅”。陈映真也多次谈到鲁迅给其带来重大影响,“鲁迅给了我一个祖国”,“鲁迅给我的影响是命运性的”。在陈映真的自述中,也谈到他在“快升(小学)六年级的那一年”,偶然得到了一本鲁迅的《呐喊》。“几十年来,每当我遇见丧失了对自己民族认同的机能的中国人;遇见对中国的苦难和落后抱着无知的轻蔑感和羞耻感的中国人;甚至遇见幻想着宁为他国的臣民,以求民主的,富足的生活的中国人,在痛苦和怜悯之余,有深切的感谢——感谢少年时代的那本小说集,使我成为一个充满信心的、理解的、并不激越的爱国者”,“随着年岁的增长,这本破旧的小说集,终于成了我最亲切、最深刻的教师。我于是才知道中国的贫穷,的愚昧,的落后,而这中国就是我的;我于是也知道:应该全心地去爱这样的中国——苦难的母亲,而当每一个中国的儿女都能起而为中国的自由和新生献上自己,中国就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光明的前途。”4

由此而言,鲁迅对台湾新文学作家的创作有着至为深远的影响,他们与鲁迅的精神共鸣,在继承起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的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和丰富着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由于台湾新文学作家对于鲁迅国民性批判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深化了鲁迅在台湾的影响,已经成为台湾文学的精神内涵,强化了两岸文学的一脉相承性,共同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与蓬勃发展。

注释:

1.许寿裳.《回忆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页.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98页.

3.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2页.

4.陈映真.《陈映真代表作》,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27页.

猜你喜欢

国民性新文学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小报文学与新文学的论战
孔乙己
《晚清至五四的国民性话语》
迟到的文白交锋: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学概念之生成
阿迅一族
武士道精神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专制带坏国民性
国民性真的不存在吗?
论“言文互动”对中国新文学的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