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清初选本《箧衍集》的风雅传统

2019-01-28河南师范大学453007

大众文艺 2019年9期
关键词:诗歌选选本风雅

(河南师范大学 453007)

一、前言

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父贞慧为“复社”重要成员,著气节、富文才,被称为“明末四公子”之一。维崧深受家风影响,少负才名,康熙十八年诏试博学宏词科,授检讨,纂修明史。工诗,又致力于骈文及词。作为阳羡词派的开创领袖,陈维崧共得四百一十六调、一千六百二十九阕,创作数量位于历代词人前列。他的作品风格具有多样性,以豪放浑达为主,多表达出吊古感怀和心系人民的深刻情结,著有《湖海楼诗文词全集》。

《箧衍集》为陈维崧编选的清初著名诗歌选本,共十二卷。“箧衍”原义为方形竹箱,后又专指祭祀时盛祭品的竹器,取为集名意在赞誉所选之诗都是精品。维崧选清初诸名公一百五十七人之作,八百四十九首,其中多明遗民诗,深藏箱内,故名。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蒋国祥刻本、乾隆二十六年(1761)华绮刻本,封面署“陈其年先生元本 今诗箧衍集王阮亭、宋牧仲两先生鉴定 保元堂藏板”。

二、《箧衍集》的风雅化内涵

《箧衍集》的流传主要归功于蒋景祁的慧眼识珠。景祁与同里词人储欣、曹南耕等常相互研讨词学,与维崧相交尤密。陈殁后十年,景祁在陈氏簏中捡得陈氏遗集《箧衍集》,披读之余,乃作《贺新郎·端阳后四日捡迦陵遗集有感》,其上阕云,“丝尽春蚕吐,捡遗编,其人斯在,疾风吹暑。零乱瑶华诗千卷,只少狮儿似虎。论此恨,茫茫难渡。绝调广陵人解否?怕伤情,莫再冰弦鼓。铁马暗,詹前舞。”陈氏生前未尝与人提及《箧衍集》,景祁满怀着对这位同乡前辈的极大崇敬和深沉哀悼来保存整理,使之得以传之后世。《箧衍集》的入选诗人也多为交游所及,主要有钱澄之、陈子龙、侯方域、吴伟业、顾炎武、施闰章、王士禛等。此集分体编纂,每体一般多则十多首,少则一二首。选诗最多者:五言古,王士禛11首;五言律,吴伟业18首;七言古,吴伟业4首;七言律,王彦泓24首;七言绝句,冯班32首。《箧衍集》所选153位诗人小传,言简意赅,全面体现出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意识。如在卷一五言古诗中介绍诗人蒋允睿,“蒋允睿字瞻武,江南宜兴人”,而对于一些较为知名诗人,除了介绍籍贯和官职,还附有其发表的重要作品集。“钱谦益字受之,江南常熟人,官礼部尚书,著《初学集》、《有学集》”、“吴伟业字骏公,江南太仓人,官国子祭酒,著《梅村集》”、“汪琬字苕文,江南长洲人,官编修,著有《钝翁文集》”等等。因其所选诗人为同代,且多与选家有过交往,所以这些传记资料更为真实可靠,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在清初众多诗歌选本中,一些高品质的选本将选与评有机结合,体例趋于完备。这种成熟性特征于《箧衍集》中也常常得到体现。如卷八七言古诗中,林古度《新柳篇》与《新燕篇》尾注曰:“孝威曰‘那子二诗是四子风调,却情致环生,无臃肿堆塞之病,所以为佳’”,再如彭而述《别滇中僚友之官粤西》尾注曰:“愚山曰‘昆明池有石鲸,乃在长安,此可借用邪?’”,又如卷九七言律诗中,宋琬《华岳二首》尾注曰:“阮亭曰‘雍字仄微抝,然通篇自是高调。’”选本的诸多诗评从作品的格律字句、艺术手法、审美趣向等不同角度进行总结,短小精悍又不失公允,对于诗歌文献的校勘考证和接受传播具有重要价值与作用。从多方面来看,《箧衍集》的选本体例独具文学价值,堪称典范。

维崧去世后,一次曹寅在朋友处看到他的手稿,写了一首诗《过陈次山寓居读迦陵稿有感》:“…短檐修榻对支颐,今古论文更不疑。此帙半从君手录,为郎犹及尔形衰。草深白版鸣蛙处,水长西桥浴马时。风雅至今多绝响,迦陵遗调使人悲。”此处文献记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陈维崧在创作理念和实践中对于风雅观的推崇。风雅观不仅体现出诗人的高洁志趣,更重要的是一种诗教的传承。“风雅”二字源于《诗经》的篇名。它包含双重意义:一是艺术美。艺术包含多方面,如语言、格律、节奏、风格等,是文学自身所附有的美感;二是重教化,要求文学作品不仅具有形式的美感,更要有其深刻的教化意义。如若二者缺一,就会使创作不免于流俗,难称风雅。纵观明清诗坛,无论公安、竟陵派,还是神韵、格调说,其诗学观念都与风雅观的内核不相违背。中国诗史发展脉络中深刻地体现着 “风雅比兴”传统与诗歌文学兴衰的密切关系。某一时期若继承和发扬风雅传统,诗歌和文学就会得以发展和进步;若放弃这一传统,诗歌文学就会衰落或误入歧途,失于腐朽、轻率、有害的形式主义文艺。当进步的文坛重新尊崇“风雅比兴”时,文学就会在新时代的基础上健康前行。

《箧衍集》卷一中选取了王士禛的11首五言古诗,多为雅正之作。如《金陵晓发》:“月落骠骑航,潮生镇西宅。蒙蒙远林树,烟景纷如积。烟际下渔舟,树杪带行客。何处金陵思,秋江苇花白。” 通过一系列的景物描写,流露出诗人即将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又如《新秋杨子桥舟中》中“横笛起宵阑,孤篷见微月”的满纸寂寥之情,且不失于艰涩,更易与读者引起情感共鸣。其余的长篇五言诗更是风格多样,有“川原尽沃野,天府如关中”般雄浑气势,有“春夕月复佳,微云灭遥岑"的幽雅之境,有“西望咸阳原,石马嘶荆榛”的深深慨叹等等。在卷九李因笃《长安秋兴四首》尾注曰:“曹秋岳称李天生长律诗曰‘风雅以来仅有斯制’”,从中可看出选家对于高水准的风雅之作的赞赏,所以特为选出诗作并标示评点。宋荦《箧衍集序》:“诗取高雅恬淡,如闻古乐。”此外,汤斌《赠吴湖州》的尾注云:“荆岘先生风以风雅振世,及其抚吴时,政绩卓卓可传,吴人特祀之。千学官家检讨首录此诗,知不以文章重先生也。”文人的风雅主要体现在杰出的才华和高贵的品质。维崧选录汤斌的诗作,也表现出较为推崇人的风雅气度,深刻地践行着知人论世的文学批评方法。

清初诗坛呈现繁荣景象,众多流派更迭发展,但总体来讲是对前朝历代诗歌的回顾与反思,所以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化风格,但一脉相承的仍是“诗以言志”与“美刺说”等风雅观念。王世禛在《古今诗删》序中对风雅功用进行具体的阐述来表明对风雅传统的尊崇,并指出脱离雅颂的弊端,而删诗正是以存雅去郑为目的,从而教化社会。尤其是清初正处在动乱后的平稳时期,更是受风雅观的影响较重,文学理念趋向于儒学化,即重建《诗经》的经典地位、回归传统的诗学精神,故而出现了其后的乾嘉考据学等实学思潮。

三、结语

《箧衍集》以风雅观的审美为主,而且收入标准很严,“人不过数诗”,总体上反映出顺治与康熙初期诗坛的面貌。沈德潜论及清初诗歌选本曾云:“国朝选本诗,或尊重名位,或籍交游结纳,不专论诗也。陈检讨《箧衍集》较诸本为善。”《箧衍集》所选的诗作皆以艺术水平的高低为标准,并无明显的流派之别,甚至收入明遗民诗以至于遭到禁毁,故而在集前序中被赞为“精”。面对众多诗作,需要选家运用自己的批评意识进行鉴别,一味地求“全”,反而会失去诗歌选本原有的“选”的文学价值。比如清初诗歌选集《国朝诗的》,清代陶煊、张璨在编选时本以收录清真雅正的诗歌来作为学诗的标准,且仿《诗经》体例,所以名为“诗的”。选家足迹遍天下,广交贤豪,只字片语悉录以归。虽然集中所收诗作非常丰富,却早已违背了风雅观的编选宗旨,只为完备而失于泛滥。

在《北江诗话》卷一中,洪亮吉直面批评清诗总集《湖海诗传》:“其病在于以己律人,而不能个随人之所长以为去取,似尚不如《箧衍集》、《感旧集》之不拘于一格也。”相对于类似的《感旧集》而言,《箧衍集》作为未完成之作实属残缺之憾,且若未受禁毁的噩运,定会更加广为流传。相对于多样化的编纂宗旨而言,《箧衍集》更注重标举典范,从而体现出选本的教育意义。此选本的刊刻流传,有利于培养诗坛良好的审美品位,以教化后学。从这个意义来讲,与同时代的其它诗歌选本相比,其意义更为深远,为后世学人屡屡追溯。统观历代诗歌选本,大多深刻地体现了风雅治世的传统,具有保存文献之功,值得广大学者通过研究来发掘其宝贵的文学价值,促进古典诗学的完善与发展。

猜你喜欢

诗歌选选本风雅
追溯千年风雅,尽享文化的醇厚与回甘
无题
古代朝鲜编纂的中国诗歌选本考述(下)
月相表解读腕上的阴晴圆缺
唐诗选本经典性及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
选本数据与“何其芳现象”重审
面窗而坐
风雅起来
说风雅
我喜欢你,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