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会通:刘若愚诗学研究之四种重要诗观的提出

2019-01-28孙丽萍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41002

大众文艺 2019年4期
关键词:诗学主义技巧

孙丽萍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241002)

一、刘若愚与《中国诗学》

刘若愚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967年起执教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亚洲语言系,为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刘若愚兼具中西文论的深厚功底,是闻名海内外的著名华裔汉学家。他所构建的中国诗学理论体系为中国文学在海外交流与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凭借在学术界的出色表现,“美国人文学界有‘东夏西刘’之美称,‘东夏’是指美国东海岸哥伦比亚大学的华裔学者夏志清,‘西刘’是指美国西海岸斯坦福大学的华裔学者刘若愚”。1

生活中的刘若愚疲惫不堪,但学术领域的刘若愚生机勃勃,他一生著作颇丰,一共留下了八部英文著作和五十多篇学术论文,多年来也陆陆续续由其弟子或仰慕者翻译成中文,逐渐为国内学人所知。《中国诗学》是刘若愚的第一部英文理论著作,也是这部作品帮他打开了国际知名度,是他的成名作,这部作品的出版,彰显了华人的学术能力。这部作品分上中下三篇,考虑到中国古代诗论不成系统和译介成外语所会遇到的障碍,刘若愚将其所要传达的思想概括成两个关于诗的问题在中篇讨论,即“诗是什么,或诗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如何写诗”,然后就这两个问题“从各种批评家的著作中找出他们将会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2在概括中国的传统诗观时,他提出了道学、个性、技巧、妙悟等四种诗观。《中国诗学》一书是刘若愚建构其比较诗学体系的开端。

二、道学主义诗观

刘若愚将道学主义概括为:作为道德教训和社会评论的诗3,这种概论来自于正统儒家学派对诗的看法且这种类似于社会规范的诗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韩愈在其所著《原道》一文中即赋予道以道德之意,杜甫、白居易等人也对道学主义表示出虔诚之心。刘若愚对赞成道学主义的几个观点进行了概括,“首先,诗被视作是影响个人道德的手段。”4诗经所具有的温柔敦厚的特征使它具有缓和作用,从而塑造人的道德性情以遵从儒家中庸的理想观念。“其次,诗应该反映出人民对于统治者的感情并揭露社会的弊病。”5据记载,中国古代具有“采诗”的传统,其可靠性有待考证,但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从统治者角度看,他希望更多的了解人民,更好的治理国家;而从人民的角度来说,希望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以期改善人民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传递者的诗人就肩负起“让人民的苦难引起统治者的注意”的重要责任。第三点是“道学主义批评家认为诗应该追求‘雅’”,6“雅正”才是诗的理想境界。

刘若愚对道学主义诗观的描写遵循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这一主线,以孔子为首相继引出白居易、沈德潜等人,这使读者能够通过孔子这个点了解儒学发展这条线,最后由此展开整个道学主义理论的面,这便于西方读者对中国道学主义做一个粗浅的了解,但是对于本土读者来说,容易引起孔子就是道学,儒家就是道学的误导,这也正是刘若愚比较诗学建构体系的粗疏之处。

三、个性主义诗观

刘若愚将个性主义的观点解释为“作为自我表现的诗。”7追求个性解放、抒发个人情感的个性主义与主张遵循正统观念道学主义几乎相互伴随产生。二者的分歧在于对“诗言志”的“志”的不同理解,刘若愚将这两种对立的概念用公式予以概括。

道学主义者的概念是:

诗=“志”的表现 志=“心”+达到 心=心意

∴志=志向、意志、理想。

诗=志向、意志、理想的表现。

个性主义者的观点是:

诗=“志”的表现 志=“心”+达到 心=心情

∴诗=情怀、情欲、情感。

诗=情怀、情欲、情感的表现。8

对于个性主义诗观,刘若愚对此略有批评之意,他认为该派批评家将个人感情加到了批评对象身上,所含个人感情过深,对情绪的依赖感强,所以产生的作品不够客观,而多数篇幅是用来展示自身的个性与抒发个人感情。

在这一诗观的介绍中,刘若愚仍然挑选有代表性的批评家来以点引出面,同道学主义部分描写类似,金、袁两人无法代表这个个性主义派别,而他们两人倡导的观点也有其一脉相承的理论观点可供追溯,所以笔者认为此处是刘氏的一大遗漏。

四、技巧主义诗观

刘若愚认为技巧主义诗观是“作为文学训练的诗”。9这种技巧主义诗观通常不会直接表示,而是隐含在作品中。这种技巧不是一种写作的必要,推崇技巧主义的人把诗人当成匠人,把文学当作一门技艺,然后作诗就是对语言进行加工,而产出的质量好坏,就依赖于对技巧的掌握程度,技巧的高低又是一种显示高超文学素养与书写能力的手段。沈约是技巧主义诗观的代表人物,他第一个从理论角度阐释了“四声”,他认为“精当考究的声律知识乃是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对于固守技巧主义的诗人来说,他们主张“模仿早期的诗人及精通作诗法的技巧”10来学习写诗。在主张模仿这一点上,妙悟主义者同道学主义者具有相似之处,不同点在于:“道学主义理论的追随者追求的目标是质朴,而那些技巧派的人则经常推崇高度复杂和晦涩的风格”。11由此可见,文学创作的技巧是融入到了作品当中的,需要读者自我提炼和甄别,对于作家技巧的模仿,有助于自我创作水平的提升,而这种模仿的痕迹也保留在在刘若愚自身的诗歌创作中,如他的《春江花月夜(梦中作)》在情感上暗含了诗人的离别愁绪和形单影只的可怜寂寞,在形式技巧上则模仿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刘若愚对诗歌创作有自己的法度和技巧,在技艺上对唐朝诗歌还是较为推崇的。

五、妙悟主义诗观

刘若愚将妙悟主义诗观解释为“作为默察的诗”,12这种看法受“禅”宗影响较深,禅学肇始于七世纪,是佛、道合流的产物。而“妙悟”是禅宗美学的核心范畴,其本意为对神秘佛理的直觉领悟,妙悟主义者重视对自然的观察和对道的领悟。文学艺术也因为有了禅宗的融入,使其加深了思想内涵。这种求于内心的修行方法与需要有丰富外界情感体验和高超文字处理技巧的文艺创作乍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是其内在原理又暗暗相合,禅宗求“顿悟”,文艺创作求“灵感”、求“情”,这样看来,两个看似矛盾的形态的结合就有其内在理论联系作为支撑了。

妙悟主义诗观的代表人物首推严羽,他的诗论酷爱用禅,提倡“入神”为诗之极致。他认为“唯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13刘若愚认为严羽所说的“禅”就是诗,“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把对自然的直觉观察看成是对诗歌的艺术领悟的一个不可少的准备过程……它是一种由诗人对自然观察所激起的难以用笔墨言状的灵感”。14

严羽的“以禅寓诗”对后世诗论影响甚深,受严羽思想影响较深的可提三位:王夫之、王士祯、王国维。他们三人也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处一套自己的观点,其中,王夫之提出“情景说”,他认为“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15在他看来,情与景是相伴而生、互相包含的,单有心灵无法产生情感,只有心与物的碰撞才能产生情感;王士祯提出“神韵说”,“神韵”一般指不可言喻的个人风韵或者说诗歌的格调,但王氏未对这一理论做出明确阐释。王国维提出“境界说”,王国维提出了人生的三种境界、区分了“造境”与“写境”、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作出辨析,虽然冠以“境界”说这一新的名称,但其理论内涵深受王夫之“情景”说的影响。

六、小结

刘若愚分别将四种诗观通俗化地表达出来并创造性地用西方当代的文学理论来阐释中国的古典文论,进而将中国文论放大西方语境中考察,使其重获生机他可以兼采两种文化的长处,完成自己的诗学理论建构。但因为受众原因,本书相对而言较为粗浅,但他所构建的知识体系和为中国文化所做的传承与传播之贡献仍然值得为人称颂。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刘若愚这样一个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批评家在处理中国文论的译介时,并没有对其简单地等同于西方文论。他在《中国诗学》下篇“走向一个综合的理论”中说:“在讨论中国批评家的各个流派时,我拒绝了这样的诱惑,即与欧洲批评家作不化力气的认同比较,或用西方固有的名称去给中国批评家贴标签。把我所讨论的中国四种批评流派分别称为‘古典主义者’、‘浪漫主义者’、‘形式主义者’和‘象征主义者’,这本来是轻而易举的,但是这样做却会造成误解”16。中西文论产生于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必然有其特别的适用之处,在基本原理方面尽管是相通的,但一定带有孕育出这种理论环境的特别之处。刘若愚选择用中国的方法和语言习惯去还原中国的理论,以免中国文论在传播过程中与西方文论相混淆。

正如歌德所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刘若愚先生专注于文学理论的研究,致力于建立起基于中西文论相通点的新诗观,即:“诗是不同的境界和语言的探索。”17他的研究工作比起文学创作来说显得枯燥无味,需要长期在故纸堆里摸索,对大量的文献进行爬梳剔抉,才能提出自己的创新观点。正因为刘若愚先生对“冷板凳”的忍耐,对中国文论体系化建设的执着,才使其取得了不朽的学术成就,因为这些硕果,也使得他在文学研究之林中常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工作者。

注释:

1.詹杭伦.《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M]. 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1.

2.[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84.

3.[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85.

4.[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87.

5.[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87.

6.[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87.

7.[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89.

8.[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91.

9.[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95.

10.[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96.

11.[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96.

12.[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00.

13.[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00.

14.[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赵帆声、袁若娟、王庆祥、王振铎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42.

15.转引自[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M].赵帆声、袁若娟、王庆祥、王振铎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45.

16.[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赵帆声、周领顺、王周若龄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10.

17.[美]刘若愚.《中国诗学》[M].杜国清译,台北:幼师文化公司,1977:127.

猜你喜欢

诗学主义技巧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背诗学写话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近光灯主义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例谈三角恒等变换的常用技巧
冬日 新碰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