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美诺寇的信》中的幸福
——伊壁鸠鲁的向往
2019-01-28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刘 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何为幸福是古往今来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不同的哲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它是需要的满足、目标实现时的快乐、人的主观心理感受、人生的圆满、人类的至善、人类永恒的追求、人生的终极目的抑或是人存在的目的,等等。可以看出,长期以来,哲学家们总想寻找一种可靠的答案,给幸福做一个终极的诠释,给世界做一个美好的安排,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永恒的指引。然而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因为哲学家面对的是人的复杂多样的人生。伊壁鸠鲁是希腊化时期的重要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创办了进行平民教育的学园,向平民阶层传授宇宙与自然知识,并教导人们如何实现幸福,在《致美诺寇的信》中,伊壁鸠鲁给出了他对幸福的理解。
一、源于生活经验的向往
在伊壁鸠鲁看来,幸福是一种圆满无缺的状态,这种圆满无缺并不是一个种客观不变的标准,而是根据人当下的力所能及而定,依赖于人理性的审视而确定,而这种理性的审视的基础则是个人的生活经验。人所追求的幸福是他所向往的美满如意的生活境遇,总对应于他心中某种生活景象,这种景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植根于他的生活经验。人不会追求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生活与境遇,他于头脑之中所构造的皆源于他对头脑中既有的材料的处理。陶渊明的桃花源,托尔金的夏尔,看似隔空架构,实则是作者心中既有见闻阅历的演化。
人的生活经验不仅来自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也来自于对他者生活的观察、理解,通过观察,将自身代入他人的生活,去理解他者的生活,从而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亲身经历,从自我经验构造他我经验。他人一进入我们的知觉,我们意识的对比活动就将发生,我们通过对自我的了解来理解隐居于他人躯体之后的他我,意识从当下现在意识中抽身而出,投入他人的意识中,用他人的立场看事物。个人的过去,亦作为特殊的他者,当主体回忆过去时,主体同样地代入当时的场景而生成体验。它是个人理解他者的基础,亦作为始基与新的生活经历混合而形成更新了的过去。
人对自己所经历的任何活动都伴随有基于自身现有状况的评价,或好或坏,或强或弱,或强到让人兴奋狂乱,或弱到平淡不觉,这是人类进化中所形成的信息处理模式,并深深刻印在大脑里。对他者的观察与理解,由于有自我意识的代入,亦不是中性的,亦是基于自身状况而对之进行着评价。“任何观察都不是中性的,评价者对评价信息的获取和解释,就是经过评价主体的心理背景系统加工和整理的结果”,并且这种观察、理解、评价过程亦成为主体自身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在评价中,评价情境变换成主体的一种心境,一种情感而影响评价。并且在评价心理系统与评价情境交互作用中所进行的评价,作为评价主体一种新的经验而被融化为评价主体心理背景的一部分”。正是基于自身既有状况或者说评价主体心理背景系统而进行的评价,主体将杂多的生活经验予以分类,并通过联想、想象对新的生活形成向往。向往是在基于个人自身既有生活状况而对某种生活经验进行评价时形成,每个人的既有生活状况不同,新的生活经验的不同都导致了向往的不同,形成的自发性;当个人自身生活状况由于某些经历而发生了变化,新的向往就会自发形成。
二、从向往到幸福的误区
向往构成了人的幸福图景,当这幅图景变成现实时,人即处于幸福之中。人的向往往往是多样的无限的,一切个人觉得好的东西皆让人向往,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向往都指向幸福,也不是所有的反感都与之背离。《致美诺寇的信》中,伊壁鸠鲁言及幸福时,首先告诫他的弟子们的就是要正确对待苦与乐,“就快乐与我们有天生的联系而言,每一种快乐都是善,然而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取;正如每一种痛苦都是恶,却并非每一种痛苦都应当趋避”。在伊壁鸠鲁看来,干扰幸福实现的主要因素就是人虚妄的向往。
从向往到幸福的道路上,总有三种误区:一个就是将幸福定义为某种普遍性的宏大人生图景,比如某些重大的需求或是人生理想。在这种普遍性之中,人的自主性被弱化,人成为一般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化的人。人生的丰富性,个性的多样性被拆解为种种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整齐地排列成阶梯,如刻度尺一般,然后去指导人们的生活,要舍弃眼前小的快乐而去实现更大的理想。如此一来,现实生活中的寻常人,就没有多少可以真正实现自己当初的理想,也没有多少真正体验着对于人生重大意义的实现所带来的幸福了。
另一个错误的倾向则是,认为可以凭一次重大的人生目的的实现而获得持久的永恒的幸福,实现人生的彻底圆满。比如考上某名牌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找一个好伴侣。在这里,这种终极的永恒的幸福成为某种人生终点,似乎此后一个人就不必再做什么了,就可以永享幸福了。幸福成了在所有时间上的圆满,在任意时间段上和任意地点的圆满,这种幸福实际上是无边界的。在现代市场经济工商社会中,凡是合法的向往都被纳入有待实现的清单,人的向往失去了边界,幸福也失去了边界而变得难以终极和圆满,实际上人生的终极意义和圆满意义已无处可寄托。
第三个误区就是“别人总比自己幸福”之惑。人与人之间生活阅历的差异导致生活状态的差异,而总有些东西,他人有而自己没有,于是基于自身的生活状况将自己代入他人的生活而进行评价,从而将他人的某种生活状况评价为美好的而进行向往,于是他人的生活似乎总是幸福的。
以上三种误区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对待各种向往而导致人期待一种无边界的幸福,而无边界的幸福是不可能实现也是不可能持续的。因为任何既成的生活状况,都会由于自身的习惯化而慢慢成为既成生活状况的一部分,或者说评价主体心理背景系统的一部分。“如果令人痛苦或快乐的事情已经过去,时隔三个月以上,它们对现在心境的影响就不太显著;假若时隔六个月以上,这些事件对当前心情的影响就几乎看不到了”。此后,幸福在此基础上再次生成,又开始从向往到规划到实现到评估与调整的循环。“自然选择给了我们体验幸福的能力,其意义在于使我们有能力去建设性地做事情,适应环境,生成下来,生养后代,悲喜起伏永无休止,最终都将恢复平静,对幸福的追求也就永无休止,自然造就了它的出没方式”。
不论什么人生向往,实现的过程与实现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都会带给人幸福感。可是再过一段时间,人必将适应这种状况。仅期待在某一项规划或事业的成功中获得一劳永逸的幸福是不可能的。人在生活中往往要承担多重角色,这些角色贯穿人的一生,角色之间也有交互,如果为了某一个角色的成功付出太大的代价,而忽略了其他角色,或认为其他角色不重要,这样都很难实现幸福。要想实现幸福需要对各种向往进行正确的认识、分类与取舍,否则人就容易被虚浮的欲望引入歧途,而仅将幸福局限于人生理想或对于人生有重大的意义事物上。
三、伊壁鸠鲁向往的幸福
伊壁鸠鲁和他学园里的弟子们处于社会底层,没有太多的财产,也没有太多的物质享乐,在希腊化的动荡时期,维持身体健康与心灵安宁的生活实属不易。“为了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来考虑取舍,因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幸福生活的目的”。《致美诺寇的信》中关于幸福的定义显示出伊壁鸠鲁所向往的幸福生活图景:简单朴素,自给自足,安静快乐的生活,不为纷乱世事所扰,这样一种身体健康和灵魂宁静的状态。这种幸福以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即可实现,这是与当时他和他的弟子们所处的社会阶层状况相适应的。但是,想要实现这样的幸福也非易事,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排除虚妄的向往对幸福状态的干扰,如对荣华富贵、珍馐美肴的向往。伊壁鸠鲁认为,要排除虚妄的向往须首先对各种向往进行界定,不能全盘否定人的向往也不能不加甄别地全部予以肯定。在《致美诺寇的信》中,他告诫他的弟子们,实现幸福的要诀在于分辨各种不同的向往,“在欲望中间,有些是自然的,有些是虚浮的;在自然的欲望中,有些是必要的,有些则仅仅是自然的;在必要的欲望中,有些是幸福所必要的,有些是养息身体所必要的,有些则是生命本身的存在所必要的”。对于人的各种向往有了正确的甄别与取舍才能实现幸福和维持幸福的状态。这种甄别与取舍实际上为所要实现的幸福树立了边界,这种边界就是个人于当下现实的力所能及或是所能实现的“可能的生活”。而对于向往实现之后所出现的情绪平静状态,伊壁鸠鲁认为平静的生活亦是幸福的一部分。
伊壁鸠鲁给出的幸福要诀实际上是一种实现幸福的方式,那就是为向往树立以个人现实条件为能力的边界,也正因如此,幸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与人的幸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随着个人生活境遇的变化而变化着,也即幸福以个人的现实能力定义其边界。人所向往皆对应一种幸福,幸福并不遥不可及,它就在每个人的身边,所不同的只是因体验的强弱而成其为或大或小的幸福。而这种不同并不取决于外在的某种排列,而取决于每个人心中对某种向往的强弱。向往导致规划与实现,而个人需要考虑自身与外在两方面的情况。
不管个人的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幸福起始于他基于他的既有生活状况而产生的向往,他也需要在向往、规划、期待、实现的循环中才有幸福体验,每个人都是如此。幸福与个人的起始状态无关,它都需要主体去相对于他自身的当前状态去规
划实现某种更好的状态,以此才会使得主体产生幸福体验。不论是富有者还是贫穷者,幸福的实现模式都是一致的。因此,在伊壁鸠鲁看来,人人皆可有幸福生活,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去实现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