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上海隧道诸光路项目
——基于“54321”全面管理体系的文化建设
2019-01-27王文韵
王文韵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030)
1 引言
诸光路项目团队作为具有5 条超大直径盾构法隧道建设经历的集体,既是超大直径盾构法建设的开拓者,更要做好传承者,而其本质则是管理理念、项目文化与团队精神的传承。
项目党支部始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充分调动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持续摸索并总结凝炼多年的超大直径隧道建设管理经验,最终带领项目团队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基于“54321 全面建设管理理念”的项目文化之路。
2 项目文化传承之精髓——铸造管理团队灵魂
在诸光路所打造的项目团队文化中,人始终处在核心地位,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如何打造一支“有灵魂”的项目团队,其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2.1 历史感定位,营造使命感
除了在超大直径隧道施工领域“开拓者”这样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我们始终不忘做超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的传承者。在虹梅南路隧道竣工通车的系列活动中,我们邀请员工的家属到隧道通车前的现场,切身感受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带来的震撼,将超大直径隧道建设者的自豪感,无声地传递到下一代身上。
2.2 价值观导入,强调担当感
诸光路项目团队文化建设中导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传承上海隧道“拼搏奉献、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落地实干、用于担当”的项目核心价值观,使团队的每一名成员都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奋进、砥砺前行。
2.3 幸福感提升,践行责任感
在关注工程建设本身的同时,我们也始终将关注点和落脚点放在“人”的身上。项目党支部切实开展关怀机制建设,并将日常的做法固化为“三室两周一节”的制度。“三室”,即物业化管理的起居室、“悦来越好”医务室、“阅学越强”图书室,全方位满足建设者生活、文化需求;“两周”,即定期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周和电影播放周,丰富建设者业余生活,寓教于乐;“一节”,即两年一次的工地文化节,通过不同主题的文化竞技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
我们还开展了“一碗生日面”、党员政治生日、老员工到龄退休仪式、季度标兵评选表彰等系列活动。通过制度将这些好的做法固化下来,真正实现对建设者工作与生活、物质与文化等各方面需求的全方位关注、关心与关怀,真正塑造了一支有灵魂的项目团队。而这份深深根植于对事业的自豪感和无限热爱之上的灵魂,便是我们项目文化传承的精髓。
3 项目文化传承之落地——打造工程管理精品
企业党支部的基本任务,是要在大力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开展工作。对于项目党支部而言,凝心聚力、精细管理、开拓创新,保证施工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是根本任务。而打造精品工程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个人价值的体现过程,如何将项目文化切实落地,将其内涵具象化,我们所做的工作体现在以下“三化”。
3.1 管理标准的固化
项目从来不缺少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的固化和落实。为此,党支部结合工程建设特点,提出了工程施工管理“五化”建设标准,逐一落实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即施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控信息化、生产集约化、人文和谐化,真正让制度发挥作用。
3.2 总体目标的细化
全球一流的隧道及地下空间建设总集成商是隧道股份的企业愿景,同时也是诸光路管理团队的奋斗目标,我们结合自身工程建设特点,对公司的总体目标进行了细化落实,提出了打造人才培养孵化器、成果转化示范点、对外展示新窗口、环境保护净化器四个平台的建设发展目标,并已初见成效。
3.3 项目文化的物化
“技术领先、质量一流”是上海隧道确立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公司大隧道施工的重点项目,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实现了对核心竞争力的逐一“物化”。我们依托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鼓励党员、群众积极为工程建设献计献策,并提出了以“三型隧道”建设为创新突破口,全面突破现有技术体系,提升工程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水平,从而为项目建设者及周边市民创造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并致力于建设全球首条全预制拼装型的隧道。
4 项目文化传承之升华——承载区域化党建平台
项目团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党建文化建设。项目党支部借助华漕镇、徐泾镇党委建立“区域化党建工作站”,打造“三大平台”积极发挥作用。
4.1 联动平台——通过党建联建健全协商机制
诸光路项目施工范围大、工期长,周边多涉外学校、高档社区。党支部先后与周边十余家社区、学校、警署等党组织签署共建协议书,通过区域合力联动,建立起“全覆盖、聚群力、同协商”的区域化党建工作站,将原本以项目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传统做法,转变为更高效的多点互通模式,切实将工作站建设成为施工期间与区域内党建主体联动的枢纽机构。
4.2 服务平台——通过党建联建提供双向服务
区域化党建工作站常态化工作机制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与施工进度保持同步,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先后协助完成小区围墙改建、安保系统升级、雨水管排管施工及清淤、针对开裂房屋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等服务,切实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项目党员资助困难家庭、社区党员组织晚会慰问建设者等,进一步为区域内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丰富组织生活形式。
4.3 沟通平台——通过党建联建打通沟通壁垒
我们始终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为民造福为追求,让工程建设的过程同时成为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过程,共建文明和谐的施工环境。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创新互动模式,一方面,组织青年突击队在居民区开展科普嘉年华活动;另一方面,邀请居民区“三长”代表、党员骨干走进工地,通过工程信息的透明传递,消除居民疑虑,携手共建和谐社区。我们用真诚换来百姓的理解与支持,真正实现了“零投诉”的可能。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建联建活动,连线成面,搞活成片,形成互联互助互补互通的合作,实现各方共赢。将项目文化的作用进一步升华,辐射参建各方及项目周边,以获取社会各方的普遍认同,达成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共识。
5 成效与反响
“54321 全面建设管理理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体,而我们打造的项目团队文化也可以以此归纳为:以“打造诸光路隧道精品工程”的“一个中心”,以“落地实干、勇于担当”这“两种精神”为项目管理核心价值观,以“全预制拼装型、全数字智能型、全环境友好型”的“三型隧道”建设为突破口,以“施工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控信息化、生产集约化、人文和谐化”的“五化管理”为基本手段,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孵化器、成果转化示范点、对外展示新窗口、环境保护净化器”的“四大载体”建设,并不断拓展工程建设外延,打造团队在超大直径隧道建设市场的“金字招牌”。
作为超大直径隧道建设的开拓者,做好超大直径隧道建设管理理念、团队文化的传承者是我们的初心,更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始终坚信,工地文化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继续提升项目各项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制定工作目标、提升工作表现、优化项目管理、凝聚人才,不断超越,不断进步。我们也将持续做好项目管理理念及项目文化建设的积累与总结,以形成可推广、易复制的模板,引领超大直径隧道项目文化建设迈向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