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大学学报
2019-01-27
A/O-混凝-BDD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Ⅰ.参数优化
单迎春,王庆玮,潘伟一,等
摘要:目的:垃圾渗滤液污染性高且难处理。为了解决已有工艺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的流程长、处理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探索利用组合工艺“A/O-混凝-BDD”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以期缩短工艺流程,提升处理效果。方法:以深圳某垃圾填埋场调节池的垃圾渗滤液作为实验水样,研究组合工艺“A/O-混凝-BDD”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和氨氮的处理效果,并优化各段工艺的运行参数。垃圾渗滤液中pH、CODcr、氨氮、总氮、总磷等常规指标分析方法参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2002年)。TOC采用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为燃烧氧化法、非分散红外吸收法。1)A/O工艺:通过调节进水泵的流量,研究不同水力停留时间(4.0,6.4,8.0和10.7 d)对系统去除主要污染物(CODcr、氨氮、TN和TP)的影响;研究回流比为3.0和3.5时系统的运行效果。2)混凝工艺:研究3种常用混凝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对渗滤液A/O工艺出水的处理效果;选用混凝效果最好的混凝剂优化其反应最优 pH(4.0,5.0,5.5,6.0和7.0)和最佳添加剂量(0.2,0.4和0.6 g/L)。3)BDD工艺:研究不同 pH条件和不同电流密度条件下,TOC和氨氮降解效果。结果:1)A/O工艺:随着HRT增加,CODcr的去除率由54.9%增加至65.2%,氨氮去除率由48.7%增加至 78.7%,总氮的去除率由 38.1%增加至64.5%,总磷的去除效果也逐步增加,HRT为10.7 d时,平均去除率为52.4%;当回流比由3.0增加到3.5时,系统出水CODcr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氨氮去除率由78.7%增加至 84.3%,总氮去除率由 65.4%增加至 74.3%,回流比为3.0和3.5时,总磷去除率分别为53.0%和52.4%。2)混凝工艺:氯化铁对A/O工艺出水处理效果显著好于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硫酸铁(PFS)。氯化铁不同添加量对TOC和色度的去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当添加量在0.2~1.4 g/L时,TOC和色度去除率随添加量呈线性增长;当添加量在1.8~2.9 g/L范围内逐渐增加时,对TOC和色度的去除增长缓慢;随着pH降低,TOC和色度的去除率逐步升高,并在pH为5.5时去除率达到最大。pH为5.5时,当添加量为0.4 g/L时,出水TOC和色度均降至最低。3)BDD工艺:pH对TOC降解效果影响不大,当pH从4.8增加到9.0时,氨氮的降解速率逐步增加;当pH进一步增加到10.0时,氨氮的降解速率没有明显增加。电流密度对TOC降解效果没影响,随着电流密度增加氨氮降解速度变快。4)各工艺段对污染物去除的效果:组合工艺的进水CODcr平均浓度为13375 mg/L,经过A/O、混凝和BDD 3段处理后,出水CODcr平均浓度分别为5427,1075和60 mg/L;组合工艺进水TOC平均浓度为6893 mg/L,经过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TOC平均浓度分别为3413,235和12 mg/L;组合工艺进水氨氮平均浓度为1889 mg/L,经过各工艺段处理后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96,249和0 mg/L。结论:1)系统HRT从4.0 d增加到10.7 d时,可以提高CODcr、TN、氨氮和TP的去除率;回流比从3.0增加到 3.5时,系统出水 CODcr和总磷的浓度基本上不变,而对总氮和氨氮去除效果均增强。HRT为10.7 d,回流比为3.5时,A/O工艺对CODcr去除率为58.4%,对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4.3%和74.3%,对总磷去除率为52.4%。2)氯化铁对渗滤液A/O工艺出水处理效果显著好于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在最优条件(pH为5.5,添加量为0.4 g/L)下,氯化铁对CODcr、TOC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0.4%,93.1%和15.9%。3)BDD电化学实验表明:由于氨氮去除主要靠活性氯的形成,因此碱性条件有利于氨氮降解;而酸性条件下次氯酸不稳定易形成氯气挥发出去,不利于反应。电流密度越大,氨氮降解速率越快。在电流密度为60 mA/cm2,电极距离为1 cm,电极面积为4 cm2,A/V比为4 m-1时,氨氮经过2 h的降解即可完全去除,经过18 h的降解TOC和CODcr含量分别为12和60 mg/L,低于国家排放标准。4)组合工艺对渗滤液CODcr、TOC和氨氮去除率分别为 99.5%,99.8%和100.0%,出水CODcr、TOC和氨氮含量分别为60,12和0 mg/L,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组合工艺中A/O工艺对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CODcr或TOC)和氨氮去除贡献最大,混凝工艺主要去除有机物(CODcr或TOC),而BDD对有机物达标排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来源出版物: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53(3):497-506
入选年份: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