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技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的形象化表达
2019-01-27崔艳
文/崔艳
科技新闻是科学技术领域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所谓科技事实,可以是科技成果及其推广应用,可以是党和国家的科技政策,也可以是科技工作者的成就、科技界的活动。[1]在作品采访、写作过程中,既要尊重自然科学的特点,又要符合新闻学的报道规律。[2]而电视新闻的科技报道,不仅要符合以上两点,还要发挥电视媒体特有的优势,综合运用声音、画面、文字和出镜记者等多种符号形式。其中,出镜记者的形象化表达在科技新闻传播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3]在科技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往往既是科学技术的见证者、体验者,也是报道者,出镜记者形象化表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体验式报道中的形象化表达
在科技类体验式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在镜头前的状态往往直接关乎报道的质量和节目的成败。一位合格的体验者,要有敏锐的眼光,活跃的思维,还要有丰厚的知识积累,在采访中善于发现,并能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考。[4]
1.1 出镜记者“带领式的”的表达
2018年11月5 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央视首席科技记者帅俊全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今天开幕 智能安防 进博会的一道风景》的报道中,共有三次出镜,分别在进博会展会入口处亲身体验智能安防的全过程、上海市青浦区某小区体验智能安防社区、在上海外滩一十字路口体验智能交通。在出镜时都采取了“带领式的”表达,比如“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全面投入使用了最新的智能安检系统。那么究竟如何智能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记者这种“带领式”的表达,结合屏幕上探索未知过程的直播方式记录,赋予现场以特殊的真实感,使观众感觉自己在与记者一同经历现场,而不是简单播放剪辑编辑处理过的现场,从而形成观众收视心理的“亲历性”。[3]
1.2 出镜记者“全感式”的表达
在科技新闻报道中,有些内容很难通过镜头完全表现出来,就需要出镜记者“全感式”的表达。比如在《180天载人试验结束 4人出舱》的直播新闻中,记者走进太空舱,边看边走边说,介绍太空舱的空间环境、基本设施等:在医学检测区域闻到的略微刺鼻的气味;躺在志愿者的小床上,感受床的大小和舒适程度;在植物舱品尝了志愿者种植的西红柿——记者综合运用视觉、嗅觉、感觉、味觉等,形象化地给受众展示了太空舱的方方面面。这种立体化报道满足了受众对太空舱和志愿者生存情况的好奇心。
1.3 出镜记者“细节化”的表达
著名记者穆青说:“获得细节,处理好细节,这是记者的思想水平、新闻敏感、采访经验、写作技巧等能力的综合反映。”对于科技新闻而言,在解读抽象的科学概念、复杂的科技成果时,更需要出镜记者的细节化表达。这需要记者拿到科技选题时,找到它核心的关键点,如果适合记者出镜,就要在这个点上去设计记者的表达方式。把这个点的一个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再把面上的信息补充进去。这样点面结合,不仅讲解清楚而且生动形象。如果面面俱到,观众很难留下深刻印象。在《 云南宣威:液态金属 软身子硬实力》的新闻里,记者抓住液态金属形态自由转化的特点,通过一个小实验的方式,展示出同样的液态金属在同样温度下,一个是放在水杯中的液体,一个是做成汤勺形状的固体;随后,记者把汤勺形状的固体放进热水杯中,在温度发生变化后,固体马上开始融化,变成液体。这种细节的对比让受众可以直观感受到液态金属的神奇变化,从而引发好奇心,就更有兴趣接着观看有关液态金属的新闻背景介绍。
1.4 出镜记者语言的通俗化表达
科技新闻与时政新闻、社会新闻等相比有其特殊性,比如具有较多抽象的科学概念、专业术语和复杂的技术问题。将科技新闻中的专业术语“翻译”成群众能懂的大白话,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就需要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通俗化。可以通过运用修辞的方式或者使用受众耳熟能详的俗语、甚至网络用语等。
在《FAST主体工程今天将竣工》节目中,记者一出镜就用比喻来介绍所处位置:“如果依然把这个望远镜比作一口超级大锅的话,我现在就在锅背后的中部位置,这里就是最后一块反射面板即将起吊的位置。”接着介绍整体望远镜概况时,他把单调的数字,通过打比方的方式,转化成大家熟悉的事物或者内容,让人一听就明白。比如:“仅仅这个圈梁用钢量5000多吨,几乎可建造一座埃菲尔铁塔”;“就像我身旁的这一根钢索,它的强度足以吊起500个我”;“这个由4450个反射镜片拼装组成的反射镜面,面积之大相当于30个足球场”。
2.记者出镜报道中有效利用增强现实等新兴技术手段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利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交互技术,它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可视化技术产生现实环境中不存在的虚拟对象,并通过传感技术将虚拟对象准备 “放置”在真实环境中,通过显示设备将虚拟对象与真实环境进行无缝融合,为使用者呈现一个感官效果逼真的新环境。使用增强现实技术的科技新闻节目,在大屏传播时,可以使新闻更形象、更立体,让很多看不见的东西能被看见,让很多听不懂的内容能被听懂,使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本质的内涵。增强现实技术和出镜记者的报道结合起来,可以使得整个新闻节目更加生动鲜活,这一形式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5]
2018年7月3 日,我国建设的世界最大500米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顺利完成最后一块反射面板的吊装,主体工程全部竣工。按照常规报道模式,通过画面、解说和记者出镜,很难全景化、立体化地解读清楚这个庞然大物。在此次新闻报道中,采取了“记者出镜+增强现实技术”的方式“趣解”了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节目首播后,《共同关注》《中国新闻》等多个频道的不同栏目都纷纷采用重播,给观众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感觉,这种创新对新闻品质以及传播效果的提升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6]
3.使用“记者出镜+增强现实技术”时需注意的要求
3.1 正确选择画面场景
《趣解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这一则报道中的增强现实短视频,虽然仅有一分半钟,但它是由四个长镜头串联起来的,转换了四个场景。首先选择在圈梁上介绍其用钢量;接着在钢索的前面介绍钢索的强度,然后在记者站在观测台上反射镜面的旁边介绍反射镜,最后在山顶介绍整个望远镜的规模。这四个场景的选择环绕了整个望远镜,分别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另外,在选择场景时要做好画面结构的设计,将场景内的一事一物与增强现实有机结合,同时也要注意留白,因为增强现实技术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足够的区域来进行展现,而且它需要依附于画面的主体。比如在帅俊全介绍钢索时,他的身边必须是钢索,在钢索旁边同时有足够的留白,这样后期便可以十分方便地展现所想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
3.2 场景之间巧妙过渡
在一分半钟的增强现实短片中,出镜记者帅俊全需要三次转场,而他正是利用了以下三种方式实现了场景之间的巧妙过度。
首先,利用记者的动态报道实现转场。在此类报道中,画面一定要“动起来”,既可以是记者的走动,也可以是记者不动而画面运动。在节目中,帅俊全第一次出镜是在望远镜的建设现场,在对工程情况进行大致介绍后,一句“我们现在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转身离开便顺利过渡到AR短片。
其次,通过同一事物或者具有强烈关联性的事物实现转场,同一事物往往会在观众的视觉上形成逻辑连贯,从而接受整个场景的转换。[6]帅俊全在圈梁上介绍了巨型反射面板,由此引出为支撑该反射面板,建设人员利用了近9000根钢索,织出了一张超级大网等内容。
最后,利用画面特技结合场景中的实物进行转场。在节目中,帅俊全分别在观测台上和山顶上介绍该射电望远镜的大。在观测台上介绍时,画面转换为配合AR技术的航拍全景,接着便顺畅过渡到其在山顶的场景。
结语
在科技类新闻报道中,出镜记者要做到形象化表达首要前提是做好采访前的精心准备。要对报道对象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掌握,对涉及的事件全貌、过程、人物、细节等,都要有充足丰富的素材。[6]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在此基础上确定新闻主题、策划新闻表达形式等。比如,在进博会的报道过程中,出镜记者帅俊全与央视报道团队专程在上海市公安局,用一整天的时间深入了解进博会期间的指挥系统,最终确定报道的重点。除此之外,在策划基础上还要精心的设计和严格的演练。比如,在报道智能交通时,要在一分多钟的记者出镜中,讲述好现场行人、红绿灯、人行道、灯柱之间的交通智能关联,做到声画对位、时间准确等,记者进行了十几个小时的演练与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