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化苏湾模式是传统种植业振兴的好办法

2019-01-27程千宜范观兵刘军高天翔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农场农户

程千宜 范观兵 刘军 高天翔

(合肥市委政策研究室,安徽 合肥 230071)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本。近年来,各地都在围绕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找办法、探路子,特色种养、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但传统种植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占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对传统种植业进行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是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解决的问题。巢湖苏湾镇与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化农业)进行了创新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基本做法

近年来,苏湾镇以中化农业为龙头,打造“复合型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实施农业订单式生产,促进产加销一体化,为传统农业乡镇的产业振兴开创了一个新模式。截至目前,中化农业合作的家庭农场数达到243个、农田总规模8.2万亩,占服务半径内耕地总面积的18%。

(一)产前:提供选种签约服务,源头解决“谁来种”“种什么”的问题。选准主体。为引导农民走出“小农困境”,破解传统小农经营的难组织、低效率问题,在合作之初,中化农业就设置了门槛,明确把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作为合作对象,目的是保证家庭农场规模适度、成本经济、管理高效。摸清底数。合作对象确定后,中化农业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深入调查了苏湾镇近5年的气候条件和过去3年的粮食售销情况,仔细分析了苏湾镇的区位条件、农业劳动力、农民种植习惯等因素,同时科学选取了110多份土壤样本进行检测,为测土配方施肥打下了坚实基础。选好品种。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为苏湾镇量身定制了“两优一休”(长茬口期的优质稻、麦+土地休整)的稻麦轮作种植模式,因地制宜选用适合下游市场需求的优质稻麦品种。签订订单。为打消农户合作种植顾虑,中化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产品推介,帮助农民算好明白账,组织企业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让农户种得放心。

(二)产中:提供全程指导服务,精准把控“怎么种”“怎么管”的问题。开展技术指导。中化农业为每个家庭农场建立种植档案,将精准制定的施肥方案、植保方案等生产方案打包提供给农户,安排技术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培训,为农户提供10多个种植环节的技术指导,并建立200亩示范园进行同期示范种植。建成“中化智慧农业”并上线运行,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农作物长势,农民在家打开手机APP就能看见庄稼生长情况并获取相应技术服务。组织机械服务。中化农业自购拖拉机、旋耕机、种肥同播机等10余种农机设备,为农户提供从土地平整、深翻耕耙、机械播种、农药喷洒,再到联合收割的全程作业服务。创新资金支持。提供农地贷、农资贷、农机贷、农产贷等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有效解决家庭农场的资金难题。2018年,中化农业累计为62个家庭农场提供了487万元融资服务。

(三)产后:提供定向销售服务,一体解决“卖得快”“卖得好”的问题。实行田间收购。为有效解决农户收割期人手紧张、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中化农业整合农机资源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收割服务,并在市场价基础上每斤加价3分钱直接组织收购,在田间实现收割收购一体化,做到粮食“不落地”。组织质量检测。中化农业拥有粮食品质检验检测全套设备,抽样对农产品的水分含量、农药和重金属残留、出米率、整精米率进行检测,并将结果作为收购前置条件或定价依据。拓宽销售渠道。中化农业先后与中粮、五得利、盘中餐等知名企业以及大型酒企开展粮食订单合作,并积极推动家庭农场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签订产销协议,让农户安心种粮、舒心卖粮。此外,中化农业还收购当地粮站,投资建成10万吨标准化仓储厂房,2018年累计收购并仓储粮食5万多吨。

二、主要成效

中化苏湾模式把家庭小规模经营纳入农业大生产体系,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传统种植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源头活水。2018年,中化农业签约农户累计增产323万斤、增收247万元。

(一)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中化苏湾模式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指导、全方位服务,较好地实现了种植过程的标准化、机械化,极大克服了传统种植的粗放性、分散性,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稳定。中化农业进驻前,苏湾产区种植的水稻品种17个、小麦品种10余个;中化农业进驻后,组织农户集中种植产量稳定、综合抗性高的3个水稻品种和2个小麦品种,不仅种植成本下降,而且品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统一稳定为国标三等粮。后期,中化农业计划逐步增加优质品种订单,有序提升农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

(二)有利于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中化农业在合作农户选择时,设置了50亩的最低门槛,有力地推动苏湾镇的土地流转。经过一年多时间,许多农户看到了与中化农业合作的效果,算出了实惠,想通了道理,纷纷表现出了从事规模经营的强烈意愿。2018—2019年,与中化农业合作的家庭农场由68个增加到243个,组织耕种面积由3.5万亩扩大到8.2万亩,户均种植337亩,部分上年签约农户(约占30%)扩大了种植规模。

(三)有利于推动生产服务社会化。中化苏湾模式整合农机耕种、植保服务、机械收割、农业金融等社会服务主体,为当地农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全链条社会化服务。中化农业的农机研发维护中心,为农户提供机耕、机种等服务,并结合农户需要进行农机本地化改进;牵头成立农机合作联盟,有效整合和规范当地原有农机服务队伍,有效避免了零散农机服务不及时、乱开价、农田耕作“挑肥拣瘦”等问题。2018年,农机合作联盟累计提供飞防服务达到2.43万亩,提供收割服务1.63万亩,分别占合作服务耕地面积的69.4%、46.6%,还曾一次性调集15台无人机帮助大户抢撒农药。

(四)有利于加快新型农民职业化。中化农业用工业化理念改造传统农业,把家庭经营作为农业大生产一个环节,“照章办事”的农民不再大包大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而是专心搞好田间管理,改变了“脸朝黄土背朝天、一脚泥巴一脚水、跟着感觉靠天收”的传统耕作,融入了社会化农业生产,逐渐成为职业农民。在苏湾,农民争相学习新种植技术,通过中化农业MAP技术中心组织开展的培训,一大批农民已基本掌握了先进种植技术,在农业社会化生产部分环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80后、90后“农二代”看到了农业希望、尝到了务农甜头,愿意选择农业生产作为职业。

三、启示与建议

农业是基础产业,也是弱质产业,提高农业抵抗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是当前传统农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化苏湾合作模式的价值体现在:一方面,借助龙头企业较为完善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科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自然风险;另一方面,借助龙头企业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为农户提供“产前订单”和“产品收购”服务,有效降低了农产品销售的市场风险。

(一)以“四化”并举为主线,把握传统产业振兴的方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遵循农业发展客观规律,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等进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一是坚持适度规模化。加强引导、支持和服务,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土地流转管理,创新规模经营方式,合理把控“适度”,有效防范经营风险,较好发挥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优先支持“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二是坚持生产组织化。积极引进一批复合型、专业化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合作方式,畅通产供销全产业链,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和利益的有机联结。三是坚持产业特色化。立足各地环境资源、交通区位等禀赋优势,加快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绿色化,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积极构建“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发展格局,培育一批具有合肥特色的农业品牌。四是坚持服务社会化。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筹和整合基层农业服务资源,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物流装备推广应用,加快农业机械更新换代,提升农业生产服务的集约化、社会化水平,尽快实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重点农区、关键环节的全覆盖。

(二)以家庭农场为重点,打造乡村产业振兴生力军。在农业市场化、全球化背景下,传统小农生产陷入“小农低水平发展困境”。家庭农场决策效率高、监督成本低,先天的经营经济性使其成为未来农业经营方式的主流、成为小农生产脱胎换骨的方向。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必须高度重视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等新型市场主体。一是全方位加大培育扶持。在政策支持、资金扶持、资源配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大力度、创新方式,指导帮助家庭农场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地块互换等方式促进土地有序流转,保障优化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环境,及时合理调解土地流转纠纷,充分调动农场主经营和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二是支持发展面向家庭农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将家庭农场作为县乡农技部门的重要服务对象,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面向家庭农场的全程高效服务。三是强化家庭农场主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制度,鼓励家庭农场主通过多种形式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历层次和科学种田水平,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农民技术职称。四是引导家庭农场加强联合与合作。引导同种类型的家庭农场组建合作社,加强交流、合作共赢。鼓励家庭农场与企业通过订单农业、示范基地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三)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化苏湾模式实践表明,现阶段合肥引入复合型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加销全程服务,是弥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缺口的良方。一是面向产业化培育。引导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支持其组织生产、开拓市场、加工增值和综合服务等。制定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建立各级龙头企业培育名录库,支持企业创建省级和国家级龙头企业。二是紧盯“国字号”招引。以“国字号”“中字头”的复合型农业龙头企业为目标,强化农业项目研究,建立农业项目库,开展“大招商、大拜访、大合作”活动。三是发挥龙头引领作用。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农资和购销等多种服务,以形式多样的合作模式,带领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利益。

(四)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为抓手,提升乡村传统产业保障水平。总体来看,合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仍较薄弱,是制约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大瓶颈。必须把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条件作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广开投入渠道,大幅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保障水平。一是高标准推进农田整治。结合农村土地复垦整理,实行农田集中连片整治、设施建设配套、生态质量优化,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园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提高农地配置效率和综合生产能力。二是高质量推进水利道路建设。推进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实施河、泵、渠串联工程,因地制宜发展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努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物流效率水平。三是高水平提升农业机械化。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的农机补贴力度,加快新型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大力发展农机合作社,为农业生产提供便捷、经济、高效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四是鼓励支持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物联网应用,提高农业精准化水平。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农场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农场假期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场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农村部举行定点扶贫地区龙头企业对接活动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