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搬快聚”:“小县大城”聚民富民的新突破
2019-01-27兰秉强梁芳磬
□兰秉强 梁芳磬
云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小县,山多地少、村多人少、县小而城相对较大的“散状”县情导致资源无法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利用,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主要短板。在谋求突破的道路上,云和县委、县政府重新审视并把握宏观环境和县情实际,在2001年适时提出“小县大城”发展战略,通过引导人口、产业、要素向县城、中心镇集聚,逐步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经过近20年的“小县大城”探索,云和县在产业布局、社会民生、城乡统筹等各个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尤其在人口转移集聚上,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的创新,形成了“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人口转移新局面。
丽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以来,云和县以此为契机,持续发力,将上级政策导向与自身制度创新有效融合,突出做好“聚民”和“富民”两篇文章,赋予“小县大城”战略深入实施最好的印证。如今,云和县近80%的人口在县城居住、93.4%的学生在县城就读、96%的企业在县城发展,城镇化率达到69.6%,实现了农民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进城梦”。
着力政策扶持,推动“大搬”
优化搬迁方式。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人口流向及方便群众生活、就业、就学等因素,采取进城公寓式安置(政府建房以成本价出售)、中心村小集镇自建房式安置、资金补助式安置(在县城规划区内购买商品房、二手房等政府给予资金补助)、县外安置等多种安置方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实行分层次、梯度式转移。目前,云和已先后建成48个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点),其中包含农民新村、普光、云甬等5个县城内的农民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累计安置35000余人。
提高搬迁补助。2005年,云和县政府制定出台《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实施意见》,对进城购房农民给予6500-10000元/人的补助(当时省级补助只有3000元/人)。2008年,为鼓励进城农民购买商品房,将补助标准提高到400-900元/平方米。2010年,最高补助标准达17500元/人。
创新政策融合。在兼顾社会效益的同时扩大搬迁范围,与县城一级饮用水源雾溪水库保护工作相结合,将水库所在地雾溪乡纳入重点搬迁范围,在补助标准上,大力度向水源保护地群众倾斜,最高达8万元/人,由原来的零星户、整村搬迁向整乡搬迁推进,既达到促进农民异地搬迁集聚的目的,又实现了饮用水源保护的目标。
着力平台建设,促进“快聚”
做大居住平台。按照容纳8万人口的目标,及时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划定县城中心城区规划区10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用地范围22平方公里。先后在县城建设5个安置小区,累计搬迁安置到县城农民达2.2万人。目前大坪异地搬迁安置小区一期工程已建成入住,安置298户、996人;大坪异地搬迁安置小区二期工程已全部完工,已安置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农户92户、337人,雾溪水源地保护农户162户、552人,其他异地搬迁农户110户、386人;大坪异地搬迁安置小区三期工程已全部结顶,正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做大就业平台。深入实施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程,将异地搬迁群众优先纳入农民培训计划,促进搬迁群众转产转业。不断拓宽工业园区发展空间,由原来的0.17平方公里扩展到5.9平方公里,园区内生产企业达690余家,为进城农民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
做大就学平台。进城后子女就学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云和县结合特扶项目,对古坊小学进行了扩建和提升,由原来的18个班增加到36个班,新增就学容量800余人。新建城南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已于2018年投入使用,目前共开设14个班级,招生540余人,下半年新增6个班级,预计新增招生200余人;初中部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义务教育条件的改善,切实解决了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着力扶贫改革,确保“安居”
户籍改革强管理。建立以合法稳定住所或者合法稳定职业为基本条件,按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将进城农民户籍从原所在地迁至县城,就近纳入社区管理。目前,原农民性质的新居民在县城社区落户籍己达1万多人,其他人员将逐步落实到位。其中最早启动试点的普光小区内3895名新居民,已全部将户籍登记在普光社区,纳入社区管理。大坪小区在申购时就要求将户籍迁至购房所在社区,有效解决了原来“看得到的管不到,管得到的看不到”的问题。
产权改革稳民心。针对户籍制度改革后,搬迁农民户口性质统一转换为“居民户口”的实际情况,实行经济身份和社会身份相分离,即进城农民户籍迁至县城以后,经济身份仍然保留在原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股份经济合作社成员,凭借社员证可享受原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三权”。按照“就高不就低,自由选择,不重复享受”的原则,明确原农民户籍可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权益和待遇。
社区创新优服务。分别在普光、大坪两个异地搬迁进城人员集聚小区成立新社区,并通过选举由进城人员担任社区居委会主任,实现以居民“自家人”的身份参与社区决策管理。同时,紧密结合异地搬迁进城人员就业服务需求,加强社区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开展“创业就业”“融入社区”为主题的各类社区培训和社区文化活动,尽快实现生活方式转变,无差别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