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工作的大忌之四:躁

2019-01-27刘亭

浙江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经济

刘亭

治疗躁动症的济世良方其实没有多大的玄奥,无非“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上个月写了《经济工作的大忌之三:虚》,再来划拉一篇关于“躁”的。

“躁”的释义是“性急,不冷静”。躁的外在表象是不冷静,其实内在核心是不理性。凡事就怕“过”,过犹不及。躁不是小“过”了一点,而是大“过”了一片。

譬如急躁,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的心思人人都有,但急到朝令夕改、恣意妄为,就会酿成大祸。共产党夺取政权前后,全国搞了大规模的“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改革,且以法律的形式昭告天下,依法而行,这就很好。后来因为天灾病业,农民希望“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这也没错。但是你不要“急”啊:今天互助组,明天就成了合作社;今天初级社,明天就成了高级社;今天是集体经济,明天就成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政社合一了。说到底,新中国成立后存在的缺吃少穿、凭票供应问题,就是在三农政策上、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急躁冒进所造成的。

改革开放以后的短短十年间,我们就成功地解决了十多亿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这无非就是实事求是地治理了一下三农政策的急躁病。“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一个农业“大包干”,把种地卖收的权力都还给了农民及其家庭:种什么?种多少?卖什么?卖多少价?都交由市场主体去说了算,这不也就结了嘛!

又譬如“浮躁”,既然都不想当“小脚女人”,那就大步向着奋斗目标奔呗!可是目标已然定高了,达不到怎么办?那只有浮夸造假、自欺欺人了。“超英赶美”的口号喊出来了,不认为是利令智昏、匪夷所思,反而当作是雄心壮志、豪气干云;亩产万斤、几万斤甚至是十几万斤的“卫星”送上天了,不认为是缺乏常识、丧失理智,反而当作是人间壮举、世界奇迹!

改革开放以后也不过十多年,我们就成功地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这无非就是实事求是地治理了一下经济理论的浮躁病:中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就是发展生产力;确立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向,并由此形成全社会共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之上和前提之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党全民人心思变,奋发进取,也就不过30来年,人民生活和城乡面貌显著改善,中国巍然和平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再譬如暴躁,如果自然科学和经济理论中的反科学、反规律,同政治上的“极左”思潮相结合,便会造成惨绝人寰的社会悲剧。最初源于对“苏修”的意识形态之争,我们确立了“反修防修”的“千年大计”,于是发动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文化大革命。悠悠十年间,在几乎所有的领导干部被打成“走资派”,几乎所有的正直之士被打成“右派”、“臭老九”和“反动学术权威”之后,我们才发现,自己竟已成了国际社会“弃儿”,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信念塌方、人人自危,所谓的革命也就成了一场自毁长城、一地鸡毛的“内乱”。

改革开放以后也不过是十多年,我们就成功地解决了政治方向问题。这无非就是实事求是地治理了思想理论的暴躁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思想解放热潮,不但破除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守住了“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还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观。也就不过40来年,中国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成了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无可替代的参与治理者。

无论急躁、浮躁还是暴躁,凡事到了“躁”的地步,毛病就生成了,祸害就开始了。治疗躁动症的济世良方其实没有多大的玄奥,无非“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我们的国家今后要走得稳、走得好,不燥动、不折腾,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有实事求是之意,无哗众取宠之心”!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经济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实事求是”定乾坤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