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潮

2019-01-27

中国储运 2019年5期
关键词:利用外资户籍制度户籍

► 刘武俊:改革户籍制度激活人才流动的一池春水

(《证券时报》2019-03-05)

户籍制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综合承受能力相适应和相协调,与配套制度的改革相协调。户籍改革的最终目标应当是让传统的被打上不平等标签的户籍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彻底消除依附在户籍上的特殊利益和特权。户籍改革固然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再难也要创造条件将改革进行到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打通公平有序落户的政策通道,让有失公平、写满不平等待遇的户籍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实现在城市公平有序落户的迁徙权,是实实在在惠及民生的人民梦。惟有更加全面、更大魄力、更富智慧地加速推进户籍改革,把公平有序落户的迁徙权放出户籍制度的笼子,用户籍制度激活人才流动的一池春水,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广大人民群众自由迁徙、自主创业就业、安居乐业的美好梦想才能真正变为现实。(作者系司法部《中国司法》杂志总编、研究员)

► 有活力的资本市场需要强大的金融机构

(《中国证券报》2019-03-02)

新的使命呼唤金融机构“中流击水”: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买方机构要切实践行专业投资、价值投资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用“真金白银”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券商投行等中介机构要切实扮演好新经济的“伯乐”、产业转型升级的“谋士”的角色,从承销保荐、并购重组等多个角度扶持增量、盘活存量,护航创新驱动发展。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增量改革,更加强调金融中介机构的责任与作用。以放宽证券期货服务业准入限制为代表的市场开放,吸引瑞银、桥水、贝莱德等一大批优秀外资机构“落户”中国,为市场带来先进的投资管理与风控理念。资本市场的增量改革为金融机构创造了全新的展业机会,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倒逼国内金融机构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在竞争中发展壮大。

► 资本市场发展须做到敬畏法治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2019-03-04)

资本市场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也事关千万投资者权益,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资本市场强调敬畏法治具有重要意义。“市场”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才能真正平稳健康;“专业”必须按照法治的规则操作,才能真正彰显专业精神;“风险”需要法治的约束,才能得到有效防范。资本市场敬畏法治需要多方努力。首先是监管者要敬畏法治,依法用权,依法监管,打造规范透明的环境。其次是上市公司等市场参与者要敬畏法治,履行好信息披露等义务,避免各种违规行为、暗箱操作。再次是投资者也要敬畏法治,做到理性投资、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

► 利用外资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表现

(《证券日报》2019-03-23)

吸引和利用外资的规模与水平是衡量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维度,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态势的重要表征。利用外资增长的情况能够最直接体现中国市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深层次则体现了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集聚关键要素的综合优势。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经验来看,持续引进外资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站位上,外资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在高端制造业与服务业等重要行业的增长,努力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位势,充分发挥外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证券法修订不能再拖了

(《证券时报》2019-03-05)

证券法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大法”,它的修订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大局,决定着资本市场未来很长时间的法治方向,参与修订者谨慎修法,市场参与者屏气关注。当前证券法修订已达成部分共识,包括完善基本交易制度,在证券的发行、交易、登记、结算和退市等方面进行修订;强化证监会及交易所的监管职责,增加执法权限和处罚力度;规范现有的资本市场规则等。要更贴合市场发展实际,还需要从立法层面让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平稳落地,以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能力,立法之迫切已不言而喻。法治强则市场兴,依法治市是保障市场长治久安的抓手,这部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如能早日落地,必将成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坚实助推器。

猜你喜欢

利用外资户籍制度户籍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做好利用外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
户籍制度
2018年中国利用外资创新高
利用外资概况
征婚信息
三国吴简中的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像户籍管理员那样熟悉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