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
2019-01-27黄维宸李颜
黄维宸,李颜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武汉430000)
1 发展状况
从目前来看,计算机技术的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其中硬件和软件的发展有了极大的突破,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计算机用户使用数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在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电力系统自动化相结合的过程之中,实质的工作难度有了一定的降低,同时还能够为两者之间的紧密融合提供更多的便利。传统的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应用范围比较狭窄,同时实际的应用非常的局限,往往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及优势,大部分直接将该系统与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相联系,当作一个简单的信息处理工具,但是在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成熟和发展的今天,实际的用户数量有了极大的提升,全新的电力信息系统不断完善。该系统主要以服务器的稳定运作和客户的真实需求为主体,积极构建完善的信息服务机制,不断促进电力信息系统自动化水平的稳定提升。
2 环境的配置原则
要想充分地体现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作用及优势,发挥该系统的使用作用和功能,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之中必须要明确系统自动化发展的具体条件和实践要求,选择适应程度较高同时针对性较强的系统,积极地构建完善的系统环境,尽量避免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负面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设计要求相对比较复杂,因此在了解各类使用操作原则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必须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融入主体工作环节,选择针对性的设备,体现设备与软件之间的适应性,积极地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保障目前的系统工作内容和形式符合实际的环境配置原则。需要注意的是,系统的环境配置要求相对较高,首先需要明确系统的稳定运作情况,保障整个运作的稳定性,在设备和软件选择时尽量选择一些性能较高且功能较为齐全的软件和硬件。其次,环境的配置原则必须要以较强的网络互连能力为主体,加强互联网与广域网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再次,在选择设备以及软件时需要以兼容性较强的软件为主体,同时还需要对价格进行分析和考量。最后,整个环境的配置必须要关注拓展性的延伸,了解各个工作环节的合理要求,明确设备的使用技巧和具体的运作情况,保证整个设备的高效率运转,除此之外,安全性能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要素,只有明确不同系统之间的具体运作要求,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核心积极地搜集相关的数据,才能够为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科学的保障。从上文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在系统环境选择之前必须要注重不同条件和形势的分析,保证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合理使用,更好地体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3 硬件环境
从目前来看,在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融入电力系统自动化运作的过程中,硬件环境的分析尤为关键,其中用户的请求数额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间隔时间较小,因此,服务器面临着极大的运作压力,只有不断提高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体现这一发展趋势和要求。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选择配置较高的计算机,明确前期服务器的系统运作要求,站在客户端的角度对不同的操作环节进行有效的执行。客户端的计算机对配置的要求不高,即使所配置的计算机性能不足也能够完成主体任务。对于客户端来说,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主要以简单的浏览为主体,因此必须要关注显示器的分析及研究,尽量选择兼容度比较好、性能较强的显示器,因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浏览效果和浏览质量。
4 网络环境与软件环境
除了需要注重硬件环境之外,软件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也非常的关键,软件环境的配置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同时重要性与硬件环境非常的相似。在整个运作的过程之中,网络环境和软件环境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构建地理信息系统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目前的具体运作要求,大部分的访问数据量非常庞大,因此只有明确前期的软件环境和网络环境的配置要求,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和功能的顺利实现。在空间显示和分析的过程之中,两大环境的作用和功能非常突出,在操作之前必须要访问巨大的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不断提高访问速度,促进工作效率的稳定提升,保障整个软件环境的通畅性和有效性。
5 功能模块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相对比较复杂,在对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和研究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各大功能的具体要求,明确各工作内容和工作权限、现实条件,积极地抓住不同板块的功能和作用优势进行有效的应用和分析,充分地实现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的稳定提升。
5.1 地图管理功能模块
地图管理功能模块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主要以电子地图的合理编辑和数据库的有效管理为主体,在管理数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的工作内容,其中具体的内容主要以图件的矢量化、图片格式的转化、地图分析图的绘制为主体,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差异较大,因此,在实践运作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积极地避免各类工作误差和工作的延迟,严格按照各个板块的工作要求进行无缝对接和转化,更好地体现工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5.2 辅助作图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以对应的电力网络系统为主体,严格按照网络运作的合理要求进行可靠且高效的管理和实践。大部分的管理工作内容主要以电力系统的直观反应为原则,提高反应的及时性、便捷性和形象性。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该板块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时强调,网络元素的程度分析尤为关键,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构建完善的属性数据库,明确各大环节的设计要求,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积极地呈现网络输入手段的针对性。从外观的角度来看,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不同的输入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手动输入,这种方式比较传统但是非常有必要,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另一方面是在手动输入的前提之上以外观数据库方式为原则,通过对大量数据库的有效处理和数据的输入来解决用户和电力企业的信息需求,促进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稳定提升[1]。
5.3 设备管理功能模块
设备管理功能模块十分注重不同辅助工具的应用,真正地实现数据的有效处理,其中缺陷数据、台账数据、检修数据和故障数据的分析尤为关键,在实现数据有效管理之后,该模块能够采取模糊地名的形式进行准确的定位,其中电力网络可以严格按照不同的区域划分来进行合理的应用及分析,有效地了解各类检修条件的具体构成,明确前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以此来进行准确的查找。
6 结语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作的过程之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技术工作人员必须要了解各个工作环节的核心要求,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运作的现实条件和所存在的各类不足,充分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实现自动化运作水平的稳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