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两山”转化重在“五个转”
2019-01-27□
□
多年来,湖州市始终牢记习总书记关于“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和“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殷切嘱托,在“两山”理念引领下,深谋绿色布局,深化环境治理,深挖生态潜力,推动绿色发展,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之路。湖州市的实践和探索表明,“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最根本的是重在“五个转”。
重在理念的转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体现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打破了把发展和保护对立起来的固有思维,阐明了实现“绿”“富”“美”的有效路径,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供了重要指引和遵循。湖州作为“两山”理念的诞生地,坚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指导发展的核心理念,从战略决策、发展规划和考核导向上落实这一理念。
在战略决策上,确立“生态立市”首位战略,提出率先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目标要求,切实增强了践行“两山”理念的高度自觉和自信。
在发展规划上,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形成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体系,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变成刚性约束,促进了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建设格局加快形成。
在考核导向上,率先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并纳入区县综合考核,推行三级绿色生态考核和乡镇分类考核。率先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通过编制16张表式、编填3.22万个数据,摸清了全市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家底。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切实强化了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责任。
重在环境的转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发展实践中,湖州深刻认识到,“金山银山”的基础是“绿水青山”,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一是坚持重拳治水让水更净。大力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实行7373条9380公里河道的四级“河长”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消除市控断面V类水质,全域消灭劣V类水体。县控及以上断面水质全部优于Ⅲ类。入太湖水质连续11年保持Ⅲ类以上。2014-2018年连续五年获得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市“大禹鼎”。
二是坚持攻坚治气让天更蓝。在全省率先开展治霾“318”攻坚行动,聚焦治扬尘、治废烟、治尾气三大方面持续推进18项任务,全面淘汰黄标车、小锅炉,实现秸秆禁烧,PM2.5浓度近五年下降57.7%,降幅位居全省第一。今年1-8月,市区PM2.5浓度均值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了13.5%,降幅位居全省第二。
三是坚持铁腕治矿让山更青。按照“减点、控量”目标要求,严格执行“四控双停”措施,统筹推进矿山综合治理,企业数由612家减少到25家,减幅达95.9%,在产矿山全部达到绿色标准,关停矿山得到复绿;开采量由原先1.64亿吨压缩到0.45亿吨,削减了72.6%,并将逐步减量直至“零开采”。
重在成果的转化
“两山”理念蕴含了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论,为湖州市推动产业经济化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湖州市在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以科学规划布局美、创新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管理民主和谐美及宜居、宜业、宜游为主要特征的“五美三宜”的美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以“市校合作、社会参与”为主要特征、“美丽乡村、和谐民生”为品牌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湖州之路”。湖州市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了美丽乡村由建设向经营的嬗变。
着力创建美丽乡村,塑美乡村振兴之“形”。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全域规划建设美丽乡村。全市创成928个市级美丽乡村,打造了19条形象良好、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带,所有区县均成为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县,其中3个县均已创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市级美丽乡村覆盖率达94%。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条例》,牵头制定的《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成为国家标准。
着力治理生态环境,托住乡村振兴之“底”。强势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探索建立了“一根管子接到底”“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城乡一体化环境治理模式,实现了镇级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均达100%。
着力发展美丽经济,繁荣乡村振兴之“根”。依托乡村美丽环境,实施“生态+”行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连续五年位列全省第一,成为全国第二个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地级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形成了“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洋式+中式”四种乡村旅游模式。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游客突破1.1亿人次,总收入突破1300亿元,同时也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2018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达31767元,高出全省平均4465元。
重在产业的转型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迈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在传统产业转型提升上,用环境保护的倒逼机制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纺织、建材、蓄电池等10多个行业进行专项整治,近五年整治关停“低小散”企业4520家,淘汰1182家企业的落后产能。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占比由2005年的50%下降到29.8%。铅蓄电池企业由175家减少到16家,产值提高了18倍,税收提高了9倍。以“绿色认证”引领产业绿色发展,在全国率先开展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认证试点,在木业、家具和纺织行业中颁发了全国首批14家企业、25个产品绿色认证证书,实现了星级以上绿色工厂覆盖率达69%,形成了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
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上,着力打造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健康产业、休闲旅游四个千亿级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十大新兴产业和丝绸、美妆、湖笔、新能源、健康蜜月、地理信息、智能电动汽车等一批特色小镇,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了海内外领军人才和团队790个,“国千”“省千”人才数量位居全省前三,催生了一批新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涌现了智能电动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了地理信息、物流装备等一批新增长点。
在农业循环发展上,积极实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十大工程,着力构建“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2018年,湖州市淡水产品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茶总产值、亩均产值均居全省第一,农业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重在制度的转轨
制度是推动“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湖州市把改革作为最有效的利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从立法、标准、机制“三位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
在地方立法上,确立了“1+N”的生态文明建设法规体系。颁布实施了《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成为全国首个就示范区建设专门立法的地区。还出台了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美丽乡村建设条例、乡村旅游促进条例、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烟花爆竹禁止销售燃放规定,并在大气污染防治、垃圾分类处理、生态河道管护等方面探索制定地方性法规。
在标准制定上,发布了全国首个《生态文明标准体系编制指南》地方标准,建立了26个方面144个类别的湖州生态文明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了绿色工厂评价、绿色融资项目评价等57项市级以上标准(其中国家标准9项),在多个领域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制定发布了绿色设计产品团体标准17项,占到全国总数的28%。
在机制创新上,率先出台了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利用绩效评价考核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两个办法,实施了“生态+”行动、绿色发展、绿色消费、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环境保护公益诉讼等规定。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区县两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绿色银行,探索建立了吴兴区环保委。湖州市的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试点工作取得重要突破,得到了有关部委的肯定,成为全省26项成功经验之一得到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