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水市创新“飞地”营商服务模式

2019-01-27兰秉强刘勇

浙江经济 2019年22期
关键词:飞地丽水事项

□兰秉强 刘勇

近年来,丽水市依托服务平台和信息技术,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市外、域外、海外延伸,积极打造“飞地”服务新模式,让丽人、丽商、丽企就近就简就便能办事、办好事。

深化外出创业人员市外飞地“最多跑一次”改革

2018年丽水在外创业和务工人员约50万人,超过全市户籍人口的18%,办理融资、社保缴纳、信访调解等事项时需在丽水与外出地间来回跑,费时费力。

打造域外行政服务中心,从“回家办”向“就近办”转变。在部分丽水外出人员集聚地成立域外行政服务中心,部署域外行政服务中心“全域一证通办”系统,依托商会对服务中心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培训,实现部分高频事项在外出地就近办、一证办,为在外丽水人办事节约时间90%以上。目前,已经在嘉善、平湖、宁波北仑、上海浦东等地建立域外行政服务中心,下一步将逐步在北京、西安等外出丽水人集中的地方部署行政服务中心。

打造域外服务队,从“群众跑”向“干部跑”转变。成立服务小分队,定期赴西安、北京等丽商聚集地,针对丽商提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帮助。例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资金流转难的问题,组织金融服务队,为在外经商小微企业主提供金融贷款服务,盘活企业资金流,并且让外出有融资需求的丽商免去来回的奔波,省时省力。景宁县还创新推出“三年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信贷服务,实现贷款“线上办”“掌上办”。

打造域外网格单位,从四处维权向“自我管理”转变。

依托驻外党支部和商会,在丽水人相对集中地方建立域外网格单位,以域外党支部书记、商会会长、热心乡贤等组成域外网格队伍。目前已在西安、北京、天津等地建立十余支域外网格队伍,围绕重点事项,依托乡情纽带,提供法律咨询、维权指导。

深化特色产业园域外飞地“最多跑一次”改革

打造园区企业代办点,形成容缺受理、材料预审的代办点联动效应。各代办点协调企业主、设计公司以及相关审批部门,明确各环节审批要素,制定审批清单,倒排审批时间节点,通过容缺受理、提前审清申办材料,为企业出具审批初审意见,企业可凭此办理后续其他手续,解决了各审批事项之间互为前置、条件交叉、互相制约的问题。例如,通过容缺受理、提前审清申办材料,“莲都区小微企业园”万洋二期地块从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到拿到第一份施工许可证仅花费6个小时。

打造园区无差别受理窗口,形成一窗受理、内部流转的集成服务体系。依托“一窗受理”平台,实现异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免费邮政快递。依托“全域一证通办”数据共享平台,对接浙江省公共数据共享平台,涉及政务服务事项的证照证明等信息一次生成、全域共享、按需调用。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在园区内设置网上办理服务点,指导企业项目审批等进行网上办理,提升项目审批效率。丽景园上海飞科项目,通过线上办理,5分钟完成项目备案、人防备案,极大地提升了审批效率。

打造园区服企队伍,形成下沉企业、主动对接的服务企业模式。各服企队伍成员每周入驻企业“坐诊”,深入车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收集、反馈企业难点,及时形成现场解决、跨部门协调、延后研究“三类问题清单”,做好协调交办、跟踪督查、销号管理。建立入园企业库,跟踪企业项目进度,主动对接、提前介入、精准服务。建立项目并联审批、限时联合验收等机制,加快项目落地,减少企业成本。如服企专员通过提前预案、无缝对接,帮助网银物联(丽水)智能供应链运营中心7天内实现从成功摘牌到项目图审备案,时间压缩50%以上,节约企业成本约1000余万元。

深化涉侨海外飞地“最多跑一次”改革

设立“警侨驿站”海外服务中心,实现“异国可办”。依托侨团组织,在丽水华侨较多的国家,建立服务中心,并通过微信群等渠道沟通交流,实现简单咨询服务事项异国可办。截至目前,已在巴塞罗那、马德里、罗马、米兰、巴黎等15个国家建立21个海外服务中心。

设立国内服务中心,实现“跨国联办”。依托“侨海通”跨境视频服务,国内服务中心可实时查看海外服务中心的工作动态并指导相关业务办理。如国内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通过视频连线与海外服务中心进行信息互动,帮助华侨完成出入境记录查询等。

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全球线上办”。利用大数据资源和公众号等社交媒体的便利性,将业务咨询、“最多跑一次”事项纳入线上办理平台。截至目前,青田县利用“青田公安”微信公众号,实现入境、车管、户籍、电子证明四大类共35项业务“全球线上办”,201件民生事项实现全球查询。

猜你喜欢

飞地丽水事项
如果要献血,需注意以下事项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全省首批南北共建科创飞地揭牌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疫情期间,这些事项请注意!
青铜器收藏10大事项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飞地经济”起飞还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