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助学贷款中的过度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安徽省高校的实证分析

2019-01-27邱捷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助学过度贷款

邱捷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233000)

1 引言

国家助学贷款是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动力[1],对于贫困学生的帮助作用非常大,他们很多人凭借助学贷款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减轻了自己的家庭负担。然而,过度需求却是助学贷款中可能存在的一个不良因素。当前的审查制度下,在部分同学没有充分了解助学贷款的情况下,国家助学贷款的推行过程中暴露了大学生存在的诚信危机[2]。诚信问题是一方面,但是追根溯源,贷款的过度申请也是毕业以后不能按期还款的导火线。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研究可能引起助学贷款过度需求的因素有助于解决部分大学生不能按时还款的问题,也有助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这也是本次研究的出发点。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论文提出了一些可能引起过度需求因素的问题,并对问卷受众的家庭环境做了简单调查,对安徽省十几所高校进行问卷投放,筛选掉未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18 份,并录入问卷数据至SPSS 21.0 中。以下是实证分析。

2 频数占比分析

对“家庭年收入”“有兄弟姐妹几人”“一学年学费”“一学期目标生活费”“所获助学贷款是否超过目标需求”(下文简称“过度需求”)“申请原因”这些项进行频数分析。由相关的描述性统计表可以得知,此次问卷中:①将近90%同学的家庭年收入在50000 元以下;②57.3%的同学家里有兄弟姐妹一人;③将近90%的同学一学年的学费都在5500 元以下;④将近60%同学一学期的目标生活费在5000 元以下,5000 元至6000 元之间的同学占比32.2%;⑤有69.3%的同学认为所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超过了目标需求,说明此中存在相当一部分过度需求;⑥48.5%的同学申请贷款是为了交学费完成学业,另有28%的同学是为了缓解家庭经济负担。

3 信度分析

该问卷的后半部分可以作为一个5 分值量表,1 至5 依次代表影响非常大、比较大、一般、小、比较小。结果发现,“性别因素”和“购买奢侈品次数”这两项的相关系数比较低,与总体的关联性不强,因此,为了提高问卷的可信度,决定分析时剔除这两个题目,对得到的10 个题目进行信度分析,其Alpha系数为0.840,说明信度良好,可以接受。

4 列联表分析

第一,以“性别”为行,“地区”为列,得到交叉表。性别方面,男生占比50.6%,女生占比49.4%。地区方面,农村地区一共368 人(占比71%),包括男生177 人、女生191 人;城镇地区150 人(占比29%),包括男生85 人,女生65 人。因此,样本从性别和地区的角度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

第二,以“过度需求”与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相关列联表,从中得知:

①“兼职”:在做兼职后,助学贷款中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认为这对减少申请贷款影响不大的占比64.1%,而不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认为影响不大的只有28.2%。这就说明兼职带来的收入会降低实际需要的助学贷款,但是部分同学并不会因此放弃溢出的额度,这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度需求。

②“跟风效应”:研究发现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往往会容易受到周围同学的影响,他人申请助学贷款自己有时候也会选择跟风申请,其中,认为他人对自己影响非常大的占25.1%,相比较而言,不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一般更多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贷款额度,他们认为对自己影响非常大的仅占8.8%,他们相对而言更加理智,而不盲目从众。因此,“跟风效应”也应该是过度需求的影响因素之一。

③“对社交影响的态度”:申请助学贷款会给其他同学留下一定的印象,而申请额度较高的助学贷款可能会引起其他同学的议论,这会对他们以后的社交产生一定的影响。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相对于不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的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他们对待助学贷款可能带来的社交影响的态度上。由数据看来,前者更加不在意助学贷款可能带来的社交影响,其中认为社交影响一般的占比47.9%,因此他们可能有过度申请的倾向。后者认为影响一般的占比32.1%,这样就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他们可能由于担心可能带来的社交影响而申请刚刚达到实际需求额度的贷款。因此,“对社交影响的态度”也应该是过度需求的影响因素之一。

④“地区”:农村地区有72.6%的同学存在过度需求,城镇地区只有61.3%的同学存在过度需求。这可能是因为城镇地区的同学家境相对于农村地区优渥,所以他们仅仅会申请意愿额度的贷款。另外,除去国家助学贷款,高校都有相应的助学金,农村地区的同学会更加容易获得这些助学金。根据前文的频数占比分析,大部分同学的目标生活费以及学费并没有明显的差异,农村地区的同学可能由于家境相对城镇困难,所以有过度申请的倾向。因此,“地区”也应该是过度需求的影响因素。

⑤“以往获得过助学贷款”:往年获得过助学贷款的同学在接下来的申请中更具有优势,他们会比第一次申请助学贷款的同学更容易取得贷款。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认为这种影响大的占比46.2%,而不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认为这种影响大的占比30.8%。这种“申请贷款的惯性”以及他们之前对外界传达的信息可能帮助他们在大学期间更容易获得贷款,这对于之前没有申请而后由于家庭变故或种种其他原因首次申请的同学是不利的,前者如果是短暂的或者并不严重的家庭困难,那么在长期内就很容易造成过度需求。因此,“以往获得过助学贷款”也应该是过度需求的因素之一。

5 相关分析

在此选择的双变量为“过度需求”“申请原因”以及“预计未来还款能力”,得到相关分析结果表。从中得知:

①“过度需求”与“申请原因”这两个变量之间在0.01 水平是显著负相关的,相关系数为-0.197。在“申请原因”这一因素中,数字1 表示“家里条件差,为交学费,完成学业”,数字2 表示“家里条件一般,通过贷款缓解经济负担”,数字3 表示“不想拿家里的钱,追求经济独立”,数字4 表示“将学费拿去投资获得更高收益”,那么可以得知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更倾向于经济独立或者投资收益。这就很好理解为什么会存在过度需求了,因为国家助学贷款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同学们基本的学习与生活,而经济独立或投资收益这两类支出并不包括此基本范畴。

②“过度需求”与“预计未来还款能力”这两个变量之间在0.01 水平上是显著正相关的,相关系数为0.263。数字量表1至5 依次表示预期还款能力由高到低,那么这就表明存在过度需求的同学对自己有着更高的预期还款能力。显然,那些对于以后有更高还款能力的同学倾向于“花未来的钱”,他们也因此在潜意识里提高自己的贷款额度,他们就像是风险爱好者,对自己也有足够的信心,这样就造成了过度需求。而那些对于未来比较保守的同学在这种“花未来的钱”的选择时会比较谨慎,他们更像是风险厌恶者,客观甚至保守估计自己的还款能力。

6 聚类分析

选择问卷后半部分中的八个因素进行K 平均值聚类分析,它们依次是“兼职”“周围人申请助学贷款”“申请助学贷款流程的烦琐程度”“对社交影响的态度”“获得贫困证明的容易程度”“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了解程度”“学校对于助学贷款宣传力度的大小”“以往获得过助学贷款”。聚类的类别数选择3,得到最终聚类中心表,可以得知:

①第一类学生认为“兼职”“对社交影响的态度”对于是否存在过度需求比较重要;第二类同学认为“学校对于助学贷款宣传力度的大小”最为重要,其余各项除了社交影响这一项一般以外,其余都比较重要;第三类同学认为除了“兼职”以外,其余分析的各项因素都不太重要。

②从聚类数目来看,聚类2 中所包含的样本数是最多的,为372 个,而聚类3 数目最少,为64 个。

7 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较为明显的过度需求,而影响因素大致存在于“兼职”“跟风效应”“对社交影响的态度”“地区”“以往获得过助学贷款”“申请原因”以及“预计未来还款能力”这七个方面。以下试着给出一些建议:

①平时做兼职的同学以及来自农村地区的同学需要高校辅导员通过谈话或者班会的形式引导其合理贷款,因为前者已经有了一定的收入,而后者很有可能获得了高校的助学金。

②这其中的学生心理因素如“跟风效应”“对社交影响的态度”以及“预计未来还款能力”,是可以由校方开展主题活动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到助学贷款的意义和拥有对自我的客观评价来缓解的。

③对于以往获得过助学贷款的同学,相关部门需要及时了解他们最新的家庭状况,而非简单地凭以往的固定印象,这可以让学生对于自己实际需要的额度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避免“贷款惯性”的发生。

④“申请原因”方面,相关部门不仅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更需要按照规定执行,对于有些实际上不需要那么高额度的贷款甚至不需要贷款的同学要与真正需要助学贷款的同学区分开来,让资金流向真正急缺的地方,这才是国家助学贷款最合理的存在意义与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助学过度贷款
过度情绪反应的背后
中药煎煮前不宜过度泡洗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希望你没在这里:对过度旅游的强烈抵制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旧信封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