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1-27王鹏宇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建筑工程

王鹏宇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176)

1 引言

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都要拥有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管理体制,一个好的管理体制是一个企业赖以发展的助推器。而建筑工程的管理就更加需要合理的管理体制,因为建筑工程企业不仅是一个盈利性企业,还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为其他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论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改进对策。

2 建筑工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1 促进我国其他领域的发展

在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建筑林立而起,由于土地的限制,也就意味着需要新型的建筑方式进行建设,如果能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就能大幅降低其他企业在建筑方面的成本,而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成本的降低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2 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没有建筑业就没有施工企业,而施工企业每次都将动用上百人力,一个施工工程可以大幅降低失业率,对我国控制失业率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施工企业也是我国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的高效率提高了施工企业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建设的效率及效益,因此,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2.3 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建筑工程效率的提高,可以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进步,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房屋建筑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从而给建筑行业带来影响。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过程中,施工的各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房屋的质量,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一旦某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就会给下一个环节带来影响,继而给整座房屋的建设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建筑工程当中,必须要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安全意识不高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频繁出现工人意外伤害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及建筑工人自身的安全健康意识不高。在建筑工程现场常常因为高危活动、设施损坏、安全保障不足导致建筑工人的损伤,甚至造成施工现场附近居民的受伤,牵连无关群众影响社会治安。企业对建筑的二次检查也不够仔细,无法发现建筑的漏洞,导致建筑现场存在风险。

3.2 领导班子的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领导班子的组织力不强:第一,领导统筹人力资源的能力不足,部分员工常常会不满意领导的安排,从而产生工作磨洋工的情况;第二,领导的协调人力资源的能力不强,导致部分质量控制环节出现疏漏;第三,专业管理人才稀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队伍存在人员不足、人员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的良好发展。

3.3 建筑工程管理内部规章不够严格

很多大型的建筑公司内部管理松散,缺少严谨的体制,容易造成人力资源的配置利用不足。而且内部工作环境混乱,员工的职业态度不达标,形成恶性循环。而当政府领导进行公司内部的巡视时,内部就会暂时加强管理,在领导走后,又恢复以往的状态,误工误事,贪污受贿,且管理层有时会存在少数人拿着大量的钱,干着极少的活,甚至不干活的现象,这一系列情况都是导致我国建筑管理内部腐败的主要原因。

3.4 管理控制不协调

在开展建筑施工活动的过程中,若想达到理想的实践效果,必须深化落实全面管理控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提高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的时效性,最终提高建筑施工活动的价值。但是由于管理意识、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建筑与施工企业的发展实践中,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出现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问题,这样一来将会使得工程项目的管理目标难以实现,直接影响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1]。

4 建筑工程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

4.1 加强安全管理团队内部监察工作

首先,开展安全管理效益监察,核算建筑工程管理成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其次,派专员负责监察,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考核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最后,准确把握各部门职能人员的工作情况,不定期地对其工作进行抽查,同时还要对其业务能力水平进行系统考核等。

4.2 完善施工中的技术监管

建筑工程中对施工技术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企业要结合实际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确保能够符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就单从施工管理中研究,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提升均需要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制度对于企业自身的建设作用,并依靠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约束施工人员,从而提升施工的效率,实现保证施工安全性的目的。

4.3 构建完善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完善的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与建筑工程的质量建设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发展的重要举措[2]。因此,建筑行业首先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积极地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结合房屋建筑的具体施工状况,制定施工标准和规范。要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给相关的岗位配备符合专业要求的人才,制定一定的激励机制,提高各个岗位工作人员们对待工作的热情,认识到建筑工程质量建设的重要性,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质量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

4.4 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

第一,要从思想理念、专业能力、管理技能等方面着手,针对管理人员开展长效性、常态化的培训教育工作,进而使得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得到动态提升,之后在实践管理活动中通过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来指导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实践能力,进而为工程管理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第二,要进一步优化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环境与薪酬待遇,进而吸引更多专业的工程管理人才进入管理队伍,为工程管理队伍注入新鲜的血液,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技能。第三,要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逐步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深刻认知自身所肩负的使命与责任,进而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建设、服务于施工管理,为推动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管理环境、管理制度和管理队伍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现不足,制定对策,持续完善,严抓不懈”已然成为现场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还应该加强现场安全质量管理,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