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普遍应用弹性工作制的探究

2019-01-27孙凯婕黎梦娆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工作制弹性制造业

孙凯婕,黎梦娆

(吉林大学,长春130012)

1 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自21世纪以来,第四次工业革命再次为制造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是一场基于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等的新技术革命。毫无疑问,它将对中国的传统制造业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8年9月公布的数据中指出,在装备行业,中国的工业机器人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2018年1~8月累计产量达到1,01717 套,同比增长19.4%。同时,《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仍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2]。”可以看出,制造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产物——工业机器人,将会实现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降低误差提高产品精确度标准化的同时,也提高了生产运作效率,使其更好地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人工智能技术在统计、分析、预测等方面,需要严格的逻辑,适合高度重复且需要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企业将会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投入,那么从事基础装配工作、安装调试零部件甚至是工程技术人员都会面临失业的风险[3-4]。

2 弹性工作制应用的必要性

2.1 企业层面

弹性工作制的应用对我国制造业企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科技在我国制造业的广泛应用,制造业企业愈发关注企业的管理手段、科学的雇佣策略等,员工价值最大化已不只局限于纯粹的技术能力[5]。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采用弹性工作制的的管理手段对提升员工绩效、培养员工的忠诚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附加价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2 社会层面

在中国制造业中使用弹性工作制度的必要性也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灵活的弹性工作系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防止人口过度集聚,增加居民休闲时间,有效缓解中国的“大城市病”,为制造业企业争取更有效率的工作时间,赢得工作积极性更高的优质雇员等。其产生的这一系列效果能够带来难以估量的社会经济效益。

3 弹性工作制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

下文将着眼于人工智能技术对我国制造业各部门的影响程度,将制造业领域职位划分为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程度较大和程度较小两大类进行探究。

3.1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程度较小的职业——研发部

企业研发部可以看作产品创新的动力部门,一件能够引领该行业某产品发展趋势的创新型产品,离不开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更离不开研发部门员工的集思广益,反复试验。这时,基于大数据和经验算法的人工智能技术就发挥着较小的作用,智能技术影响研发部门的程度较小。

研发部的工作任务主要由设计产品、方案分析等需要一定的专业能力的工作组成,与其他部门的沟通较多。对于这样的工作,弹性工作制可以采用基于结果的系统,这意味着企业只能根据员工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的任务来支付工资。不规定具体工作时间,但每天需要核心上班时间来参加例会、协调技术部和制造人员完成产品的设计和加工。在系统的智能引导下,设计者只需要设置所需的尺寸,重量和材料等约束。系统可以独立设计数百种替代品,既能够执行日常任务,又支持创新设计,以最好地满足工业设计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要求[6]。这样企业根据研发成果及效率进行考核,提高了工作效能。

3.2 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程度较大的职业

对于重复率较高,完成工序简单的基础性工作,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较大程度的协助作用。因此,本文将技术部以及设备安装加工人员归为人工智能技术影响程度较大的职业。

3.2.1 技术部

对于技术人员,由于人工智能目前只能协助和监测工程进度,加快工作效率,弹性工作制对其的应用可以缩短工时,使用“核心+灵活”的工作时间更合适。员工可以在弹性工作时间内通过人工智能远程监控生产状况。通过这种方式,员工只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时获得工资。在绩效考核中,公司审核在规定时间内的生产结果和失败率,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3.2.2 设备安装加工人员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后,设备安装加工人员只需实时监控生产过程、排除故障、修复缺陷。这样此类员工的弹性工作可采用工作分担的方式降低失业率,如一个人上午工作,一个人下午工作,然后根据完成的工件数量和次品率对绩效进行考核。也可以规定一个最晚完成时间,员工只要在最晚完成时间前完成工作即可得到薪酬,剩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与人工智能竞争带来的失业压力。

4 弹性工作制的应用给企业带来的挑战及相关建议

作为弹性工作制应用的第一线,我国制造业企业面对的最引人注目的挑战体现在两个方面——管理方面、员工方面。并且,为应对弹性工作制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合本企业的考勤管理、绩效管理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4.1 考勤困难

部分岗位采用的非固定时间到岗制度,为企业的考勤带来一定的难题,是否在规定时间到岗,到岗时间是否充足,都需要通过完善人员管理制度来量化监督,从而使弹性工作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4.2 员工易养成散漫的工作作风

采取非固定时间到岗制度容易使员工养成散漫习惯,需要企业在对某些岗位实行弹性工作制的开始阶段,就明确提出绩效奖励机制,帮助员工克服惰性并提高工作效率,也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例如,IT 公司目前采用的KPI(关键绩效指标)绩效评估系统将过程控制和结果相结合,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5 结论

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企业管理者需要重新定义人与智能之间的分工,设计并找到最佳的组合方案,这样两者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政府也应鼓励新型管理方式的创新,以适应并缓解未来人工智能更加带来的就业压力。弹性工作制是一种值得学习和采用的创新管理模式。

猜你喜欢

工作制弹性制造业
新语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警惕“996”工作制催生“过劳一代”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