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加快向南开放窗口建设问题研究

2019-01-27刘洪英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吉林吉林省东北

刘洪英

(中共通化市委党校,吉林 通化134001)

1 通化发展潜力评估——五大优势

1.1 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通化有203.5 公里的边境线,是吉林省向南开放各市县中距丹东港最近的城市,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①通化自古以来就是东北东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构成,是吉林向南开放的重要节点。

②通化是吉林省距丹东港最近的城市,可显著节约物流成本。

1.2 交通物流较为完备

通化的高速、铁路、机场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实现了“1小时域内”“2 小时省会”“3 小时出海”的目标。通化地区有东边道铁路、通丹高速等多条铁路、高速线路交汇,通化三源浦机场已经通航,正积极推动通化机场扩建为航空口岸机场,沈阳与通化之间的高速铁路、通化与集安之间的高速公路建设,都按规划有序推进。在吉林东南部乃至东北东部地区,通化的交通设施较为完备,基本具备吉林省东南部交通枢纽的条件,在实施吉林向南开放战略中具有一定优势。

随着长白山医药物流中心项目的建设挂牌,中国中医药产业展览交易基地在此落户,通化的医药物流和产业展示平台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对扩大流通、拉动经济、助力振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1.3 资源禀赋别具特色

①自然生态资源特别丰富。通化自然资源优势明显,森林、中医药、矿产、绿色食品、水资源十分丰富。通化松花石是中国松花石主要产地之一,曾获“中国松花砚之乡”等称号。通化野生经济植物共13 科,约1000 余种。其中人参产量可观、品质上乘,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开发潜力巨大。通化是中国著名的中药之乡,跻身“中国三大天然药库”的行列。有绿色食品资源190 余种,享有盛誉,曾获“中国葡萄酒之乡”“中国优质大米之乡”等称号。

②历史文化资源独具特色。通化地区文明传承有序,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积淀深厚,在东北及东北亚地区有重要地位和影响,是东北及东北亚丝路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原文化向朝鲜半岛及远东地区传播的重要渠道。通化自古就是东北及东北亚地区人类文化流通之孔道。期间,通化地区积淀了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系统发掘。

1.4 腹地支撑非常有力

通化除了具备边境、沿江、近海、产业、资源、旅游等优势,还有长春、吉林等腹地的有力支撑。

位于吉林省中部的长春、吉林两大城市,是吉林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两地人口占全省45%,GDP 占全省60%以上。吉林省积极推进长吉一体化,为长吉图向东开放和面向环渤海向南开放提供强有力的腹地支撑。形成了以长春和吉林两大城市为腹地支撑,以边境、省境城市为开放窗口,面向东北亚、环渤海,东进南拓、两翼齐飞的大开放格局。

1.5 历史机遇难得

国务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提出“三圈三带”空间布局,而通化正处在鸭绿江中朝经济合作带的核心区域,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东北东部经济带”构想、“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龙江丝路2025”规划的相继提出,是通化实施吉林向南开放战略的难得机遇期。

东北东部铁路、通丹高速公路、丹东港,既是大通道的主轴,也连接成一条生机盎然的通丹经济带。它将发挥通化、丹东、白山、本溪等东北东部节点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交通网络和节点城市构成的带状经济统一体。同时,通丹经济带与长吉图先导区、辽宁沿海经济带相呼应、补充、配合,将共同促进整个东北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加快崛起。

2 战略实施规划——五条建议

2.1 需要明确的基本判断

通化守长白门户,是吉林东南部地区新的重要增长极,是东北及东北亚丝路的有力支撑,是东北东部地区振兴发展的重要枢纽,是我国沿边开放开发的重要区域,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国家“一带一路”布局的重要构成。

作为向南开放的重要节点城市,通化市应依托白山绿水,抢抓政策机遇,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利用好现有条件,全力推进以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为核心的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打造吉林省向南开放的“大通道”,是吉林省实施向南开放战略的关键,也是白山、四平、辽源等地实施向南开放战略的示范。

2.2 需要完成的基本目标

在既定发展目标的指导下,科学分解任务,到“十三五”末期,创造性完成以下既定任务:第一,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第二,开放平台功能健全完善;第三,外向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第四,与丹东港实现联动发展;第五,与周边区域实现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将通化建设成为吉林省国际物流新枢纽、开放发展新引擎、绿色转型发展新高地。充分发掘城市潜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全面提升综合功能,进一步加强通化的窗口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能力。

2.3 需要把握的工作原则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切实把握以下五项原则,即坚持整体规划、分布实施原则,科学布局,有序推进;坚持设施先行、强化支撑原则,超前谋划和建设交通、市政、信息等基础设施;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原则,实现窗口与相关区域协同发展;坚持产城融合、集约节约原则,实现以产兴港、以港带城、港城融合;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动力原则,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在贯彻上述原则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目标,把握方向,拓展眼界,提升境界,错位竞争、协同发展,并把握以下五个要点:第一,坚持正确发展方向,全力推进窗口建设;第二,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全面激活内生动力;第三,优化投资加快转型,全面促进产业升级;第四,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示范绿色生态发展;第五,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助力东部中心城市建设。

2.4 需要完成的阶段任务

在统筹自然人文资源、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政策扶持等要素的基础上,在今后五年内,要完成以下阶段目标:通道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开放平台功能健全完善,外向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通化市与丹东港实现联动发展,构造区域快速客运网、沿线城际交通主骨架,推动通化市与周边区域实现协同发展,提升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动力,从而形成客运、物流、通讯、产业、旅游、金融、人才等功能完善、衔接畅通的“大通道”。

2.5 需要细化的政策支持

2016年3月吉林省委省政府《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用地支持力度,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加强人才支持力度。

第一,充分发挥领导干部作用。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推进吉林省东南部“大通道”暨向南开放窗口建设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人和优势”,继续鼓励市级领导包干重大项目,既放权又集权,调整用人办法,破除体制障碍,集中优秀资源办大事,将主动上门服务、现场办公解难、拓展沟通渠道常态化,发扬“工匠精神”,把事儿参透,把话儿说开,把活儿作细,把劲儿卯足,把人参、葡萄酒、特色中草药、全域旅游等“潜力股”的效能充分发挥,把有实际工作经验有能力有魄力的领导干部用好。第二,加大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在激烈竞争中,高端人才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目共睹,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推进科技和文化创新,是实施“大通道”及向南开放窗口建设的内在需求。通过高端人才引进,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纵深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文化资源转化,将医药、大健康等产业的先进工艺、理念嫁接改造、引进消化,通过自主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推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产品,叫响“通化制造”。第三,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利用好吉林省固定资产投资“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项目和通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其他省级专项资金,按照有关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将“向通化国际内陆港务区倾斜”落到实处。此外,有必要通过推进省际间合作、区域间协同等途径,积极协调国家层面的项目资金扶持。组织专业团队招商引资,建立通商协会,鼓励以商招商,重点吸引国际、国内500 强企业进驻通化。

猜你喜欢

吉林吉林省东北
13.吉林卷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卷
吉林卷
大东北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