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有效举措
2019-01-27廉圣花
廉圣花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委党校,吉林 吉林132002)
1 引言
特色小镇建设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探索,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近年来,各地出现了打造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的热潮,培育创建特色小镇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特色小镇建设对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作用。
2 新型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载体,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市为主体社会的新时代。正是在这样的新的社会发展基础上,党提出了我们要走“四化”同步发展的道路,以及较为深入地说明了“四化”互相的联系。
“四化”同步其实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和工业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进其他“三化”。所以,“四化”是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四化”的实现也是在相互融合、互动、协调中实现的。
在“四化”同步过程中,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镇化的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业人口越来越少,对一些本来不集中的土地资源可以集中连片化非常有利,一些庞大的农业机器有了更好地发挥作用的空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收益,加速农业现代化。这就需要在城镇化的同时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否则,一般的城镇化发展会极易诱发农业萎缩和引发“城市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同样,如果单纯地从农业农村的角度去发展,忽视城镇化,而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会受到条件的限制,不会很好地发展。因此,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而且也是相互促进、协调同步。
所以,科学处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要求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补上农业现代化的短板,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协调发展。因此,从根本上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互动联动的关系。
3 特色小镇建设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载体,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特征可以看出,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新形态,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空间[1]。这些特色小镇承载着新型城镇化的功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从吸引接纳农民进城来看,我们国家未来十几年之内,还会有两亿左右的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从城市空间布局来看,很多特色小镇位于大城市郊区,有利于疏解中心城区的非核心功能,缓解交通拥堵、房价过高、环境污染等。从产城融合发展来看,很多特色小镇位于产业园区内,使产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升级,进而推动形成新城镇。
从特色小镇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来看,它是城乡之间的纽带,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新动能、新载体,是乡村产业兴旺的支点,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有利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把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城乡布局结构的完善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体系构建的重要突破口,以特色小镇建设破解一边大城市膨胀,另一边乡村凋敝的状况,从而解决“大城市”病和乡村发展的困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城乡融合发展[2]。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将会有越来越多城市要素和企业下乡发展、城市人口下乡消费,这就需要乡村要有能力来承接。如果特色小镇建设得好,就会成为这个有效的承接载体,为这些生产要素、消费者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以发挥两方面的功能:一是既可为附近农业转移人口提供非农产业岗位,又有助于提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从而振兴农业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二是特色小镇“三生融合”“四位一体”的建设,可为附近农村人口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和金融、科技、商贸、时尚、交通物流、文旅休闲、健康养老等商业服务,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在2019年4月开始正式印刷发行,这是突破城乡二元体制和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同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落实好这个文件,是未来我们特色小镇建设好的政策前提和基础。
4 结语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结合点,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