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云班课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探索

2019-01-27隋志远尹雪峰孙璐茜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6期
关键词:云班利用职业

隋志远,尹雪峰,孙璐茜

(1.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烟台264006;2.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济南250358)

1 引言

现代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职业需求与支撑个体长远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是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要素的整合。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者当职业发生变更时,这种能力依然存在,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所以二者也被称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具有隐性特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对其培养成果进行观测。

职业教育对象的智能模式具有形象思维的特征,这类学习者善于做更好的程序性知识学习,而掌握秩序性知识的最佳方式是进行情境学习,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是达成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教学目标的有效路径。在将行业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后,依据课程中学习情境的设置,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2 云班课概述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了传统课堂向高效“学堂”的转变。云班课就是一款具有代表性的优秀课堂互动教学软件。它基于移动互联环境,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资源推送和作业任务。完善的激励与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自主学习,实时记录学生学习行为,实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考核,为老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研究大数据,并实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智能助学和智能助教功能[1]。借助云班课,在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构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下教学活动划分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主要环节,三个环节教学目标设定为:①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并进行线上学习活动,完成相关陈述性知识的学习;②课中在线下实施情境教学,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整合,通过项目的完成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技能的提升;③课后,通过修改项目成果实现知识深加工,通过线上的分享成果实现成就激励,通过线上的项目制作总结习得策略性知识。在这三个环节中全过程融入对关键能力的培养。

3 课前学习活动

课前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完成相关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对于相关的陈述知识的学习要求,通常能够在记忆的基础上达到理解的层次即可。

在组织课前线上学习的过程中,课程组教师团队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将教学内容录制成微视频,并利用云班课中的“资源”标签中“发布”功能进行定时推送。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储备、学习习惯,利用碎片时间进行个性化的自学。教师可以“资源”标签中进行学习情况查看并进行督促。学生看完一个视频即可获得一个考核经验值并纳入过程性考核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习得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学习惯与自学能力。

教师在推送视频资源的同时,利用云班课中的“活动”标签中的“答疑讨论”功能开展学习分享与答疑活动,利用“头脑风暴”功能开展视频中问题回答活动,并设定自动结束时间。学习分享与答疑活动,在实现同学间学习分享与帮助的基础之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分享、求助施助等合作意识,同时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这种活动使得学生的分享、求助、施助等内隐的合作意识能够被可视化,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参与次数与质量进行观测,并通过点赞进行激励。视频问题回答活动将视频中的重难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让学生回答,起到导学作用,在督促学生进行充分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与逻辑表达。在该活动中,学生每完成一个回答即可获得相应考核经验值,教师则通过抽查回答质量进行监督。

如果教学视频中存在教学范例,学生就需要完成视频中的教学范例。教师利用云班课“活动”标签中的“作业/小组任务”功能发起学习范例提交活动,指导学生按时提交。学生在提交后需要根据教师给定的评价标准进行6 份作业评价,在促进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同时培养守时的素质。

4 课中学习活动

课中学习任务的目的是实现知识的内化与技能的提升。职业教育的学生智能特征决定了课中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教学更为有效。教师在课中利用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中的工作情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情境,借助云班课App 实现情境教学,通过有规律地经历获取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过程控制——评价反馈等工作过程,实现对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授课时,教师首先利用云班课中的“活动”标签中的“头脑风暴”功能发起“课前学习困难反馈”的活动,在进一步加强课前学习反馈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与问题描述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具体情况进行学习指导,并针对课前学习的知识点,为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的讲解。

在完成了对知识点查漏补缺的讲解后,教师展示或发布项目要求,利用云班课中的“头脑风暴”功能发起“项目制作思考”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借助教师设置的引导文进行独立思考,完成项目制作的个人计划。该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力、信息查询能力、文字表述能力、逻辑表达能力、计划制订能力等关键能力。在学生结束“制作思考”活动后,教师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浏览同学的回答,促进学习交流,通过为优秀同学点赞,塑造学生欣赏他人的品格。

在学生自主制订项目计划后,利用云班课中的“活动”标签中的“作业/小组任务”功能发起“项目制作计划决策”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做出本小组的计划决策,并保证小组每位成员能够按照小组决策的方案完成项目制作。该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妥协能力、冲突解决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等。学生提交计划决策后,按照教师提供的评价标准进行组间互评,在锻炼评价能力的同时进行借鉴学习。

在小组间就各组决策的计划进行互评与借鉴后,教师利用云班课中的“作业/小组任务”功能开展“项目提交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按照本组决策的计划完成项目制作。该活动,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计划执行能力。

5 课后学习活动

学生在课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完成项目的制作,通过生生互评与教师的点评,明确了自己项目制作的优劣,课后需要对自己的项目作品进行修改,并将修改结果与父母分享,在撰写本次学习总结后,进入下次课程的课前学习。

在课后,教师利用云班课中的“作业/小组任务”功能发起“项目修改”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点评修改项目并进行提交,提交后互评。该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师利用云班课中的“头脑风暴”功能发起“项目分享”活动,要求学生通过QQ 或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将项目结果与家人共享,并在云班课发截图提交。该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家庭意识与亲情,并使学生能够在得到亲人肯定的基础上增强自信。

教师利用云班课中的“头脑风暴”功能发起“项目总结”活动,通过引导文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总结,帮助学生习得策略性知识并培养总结习惯与技巧。

6 结语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而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大多是内隐的,具有隐性特征。通过利用云班课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教师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使得这些能力能够被可视化,从而可以进行相应的评价考量,使得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云班利用职业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满意度实证分析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形成性评价驱动的高职大学英语“云班+课堂”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与实施
基于云班课的SPBTC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职业写作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基于云班课的移动学习在信息化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