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探索

2019-01-27周哲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中职汽车院校

周哲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100070)

1 引言

明确育人主体是高职院校与汽车相关单位,规范制订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前置订单、提高水平及学历层次,需要提高高职人才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让中高职院校一起合作,完成培养汽车检测和维修能力的目标,激励体系可以是政府主导,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参与。类似这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探讨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专业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法显得更加关键。

2 国内外中高职衔接情况分析

我国在中长期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职业教育一定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满足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人人产生终身教育的观念,协调发展高职教育,完善先进的职业教育机制,让最广大的人民百姓都能够顺利接受职业教育,不断向社会输送需要的劳动技术复合型人才。高职教育的进步完善有利于更好地建设先进的职业教育机制,促进高职教育满足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需求,做到有效统筹,不考虑学历层次等问题,全面提升专门的业务水平。学好汽车检测和维修技术,向社会上的汽车维修公司、汽车生产公司、二手车交易企业与各汽车品牌4S 店输送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为有效解决汽车行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很多学校开设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2.1 国外中高职衔接的办学模式

在美国,多通过准备综合课程来完成中高职衔接,紧密结合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中毕业技术准备教育,从而形成中高职衔接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统一由社区学院与部分单位组建,职教团队制定衔接中高职的教学规范与教学大纲。在德国,其开展职业教育的基础十分双元化,只要毕业于普通的高中,学生都可以报考大学,并具备同等的学历资格,学制体系呈螺旋式循环上升,职业课程综合性强,呈阶梯式并行模式。在美国、德国或是澳大利亚,其发展职业教育离不开政府的助力,同时,其他单位对办学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其职业教育标准完善而具体,建立了完备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机制,更系统地培养技术型人才。

2.2 国内中高职衔接的办学现状

当前,我国的中高职之间一共有四种衔接方式。第一种是单独招生,高职院校的主要招生对象是中职、职业高中或技校毕业的学生,让学生参加理论与技能考试,并且保证专业方向一致,学生先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习三年,之后再在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学习三年,实现分段式衔接;第二种是通过五年一以贯之的模式,初中毕业的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由于不满足专业知识的要求,需要在五年的时间里学习完中职与高职阶段的所有课业,实现衔接;第三种是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已经利用高考来到高职院校,同样是三年中职、三年高职的分段衔接;第四种是中高职的三加二模式,一些中职、高职院校在得到相关批准之后,合作办学,招收应届的初中毕业学生,学习期为五年,先在中职院校学习三年,之后经过衔接,参加对口的高职院校统一考试,一旦通过考试就可以转到高职院校,学习两年之后,取得大专学历。其中,第二种模式只有高职院校这一个办学主体,第四种模式为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不管是那种衔接模式,学校和学制都是不变的,主办院校设计中高职衔接模式时需要全方位统筹安排课程,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明确目标之后,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其他的两种模式都是中职学习三年、高职学习三年的分段衔接,学生随机择校,中高职院校不方便进行统筹。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尚在起步阶段,中高职衔接还很不成熟,没有明确规范中高职衔接的课程安排。因此,我国职业教育机制中还没有关于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规范,培养人才的操作流程没有理论支撑。有关部门需要根据不同的学历层次,明确培养人才的目标,完善课程机制,建立课程制度规范,高效进行教育教学。

3 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和汽车相关单位应协作育人,根据汽车维修单位机电维修的岗位需求,遵循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分层次培养,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注重提高技术水平,让高职教育顺利开展。

3.1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科专业目录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560702)明确划分在汽车制造类(5607)。高职学生如果要报考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中职学习的必须是汽车制造和检修、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与汽车运用和维修这三个专业,从而保证专业明确,并且专业方向一致,更针对地培养专业型人才。

3.2 结合高职学生群体特点,制定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针对不同专业的人才制定对应目标时定位一定要清晰,中等职业教育在其中的价值意义是很基础的,而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的是引领作用。高职院校按照汽车单位不同的人才需求,结合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全面考量,统筹制定高职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重复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持续完善改进知识层次,强化提高专业技能,同时,更加关注企业文化、人文精神与培养主动创新的能动性,发挥学生应有的引领价值。学生从中职到高职院校继续学习,因为已经有了三年的中职教育基础,具备一定的基本专业能力。学生精力更加充沛,对学习充满了自信,并且更加主动学习,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善于表现自我[1]。与之对比,学生在中职阶段的业务水平有待提升,只能进行汽车保养、维护等工作,还需要加强综合业务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让中职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满足了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让汽车维修单位更好地招聘自己需要的高质量检修人才。高职学生在毕业之后多选择就业,只有部分学生选择前往本科院校继续读书。高职培养人才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及校企合作汽车单位的人才需要,对应培养汽车机电维修的岗位能力。培养人才必须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不断使自己的汽车检测和维修职业水平得到提升,可以做好未来工作中检测汽车的性能、诊断故障及技术管理等工作,成为专业知识储备丰富的复合型人才。

3.3 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与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是用来最终检测人才培养水平的渠道,明确育人的主体是高职院校与汽车相关单位,规范制订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前置订单、提高水平及学历层次,需要提高高职人才的业务能力及职业素养,促使中高职院校达成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汽车检测和维修能力,激励体系可以是政府主导,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参与,完成能力递进,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利用不同阶段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符合学生的群体特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培养人才,突破了中高职之间的界线,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相关单位参与培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通过多年的参与培养,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水平达标,人才资源优质稳定。高职学生需要明确就业岗位,提高自己的岗位能力。高职院校与优秀的汽车企业达成合作,培养优秀学子,满足用人需求。开展校企合作,明确目标,共享资源。学校与汽车相关企业全程参与中对高职学生的培养,共同受益,逐步完善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猜你喜欢

中职汽车院校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