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创新思维
2019-01-27刘云龙
刘云龙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266071)
1 引言
创新是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发展进步最直接的动力。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应用创新思维,是新时期对于高校后勤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是高校后勤在新时期推行改革的必经之路。究其本质,创新思维是对传统思维的突破,是对时代发展速度的同步。只有应用创新思维,才能解决当前存在于高校后勤管理中的种种问题;只有应用创新思维,才能促进高校后勤管理运行效率、服务质量以及资源有效利用程度的提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新时期高校后勤管理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创新思维对改善高校后勤管理的措施进行了相关思考。
2 高校后勤管理中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
2.1 管理理念创新
后勤管理行为由后勤管理理念所决定的,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应用创新思维,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在管理理念上实现创新。传统的高效管理理念比较粗放,因此,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高校的管理方法对后勤管理进行保障。针对传统理念的不足,需要改变粗放管理理念,树立精准管理理念,精准确定管理目标、精准执行管理任务、精准实施管理方法等,从而降低后勤管理的成本,减少后勤管理资源的浪费,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除此之外,后勤管理理念要做到以人为本,确保后勤管理真正服务于师生[1]。
2.2 管理模式创新
后勤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影响下形成的后勤管理基本运作机制。将创新思维运用于后勤管理模式,就是要对高校现有的后勤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保留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部分,找出其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通过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弥补这些不足。创新思维同样强调模仿和借鉴,因此,实现后勤管理模式创新,还需要对其他学校后勤管理的相关经验进行学习,汲取其中有利于本校后勤管理模式创新的内容。
2.3 管理技术创新
新时期的一大特征就是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故而在高校后勤管理中应用创新思维的又一具体体现是将各类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引入高校后勤管理之中,使得高校师生在后勤管理提供的服务中感受科技对于生活质量的提升,同时,提高后勤管理的效率,促进后勤管理的科技化、智能化。
2.4 信息应用创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观念开始风行。在后勤管理中引入“互联网+”理念,改变对于后勤管理信息的使用方式,同样是创新思维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体现。具体而言,就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高校后勤管理相结合,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后勤管理服务形式创新、后勤管理服务沟通交流创新、后勤管理服务推广创新等。
3 创新思维下提升高校后勤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制定创新后勤管理标准,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标准化
所谓高校后勤管理标准化,就是为高校后勤管理制定一定的标准,使高校后勤管理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标准化高校后勤管理需要通过管理标准的制定、管理标准的发布及管理标准的实施三个环节来进行。以创新思维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标准化,首先,要在全新后勤管理理念指导下进行标准制定,精准规定标准中涉及的各方面内容、注重细节,以细节防止管理漏洞的出现,以细节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标准制定完成之后,高校可将标准初稿发布在学校后勤网站上,广泛征求来自师生的不同意见,然后根据师生对于标准内容给出的反馈,对标准进行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最后,标准的实施,后勤管理标准化的过程,也正是后勤管理规范化的过程,因而不能让标准流于形式,而要严格执行标准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标准的制定还要充分考虑到高校后勤管理的具体实际与具体特点,从而使标准具体化,进一步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实践意义。
3.2 打造创新后勤管理平台,推动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
正如前文所说,创新思维具体运用于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体现就在于信息应用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往往通过线下问卷形式或者随机访问形式进行,效率比较低下。互联网时代,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可以有效改变这一问题,打造创新后勤管理平台。例如,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号完成后勤服务信息的发布、后勤管理相关调查等后勤管理工作,利用互联网的即时反馈性,高效搜集后勤管理中所需要用到的各方面信息,让微信公众号这种便捷的形式成为后勤管理的高效平台。微信平台还可以覆盖后勤维修、意见反馈、失物招领等多项功能,为师生提供便利[2]。为了进一步推动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高校后勤管理部门还需要建立相关的后勤管理信息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随时调用档案中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例如,建立Excel 表格,利用Excel 的函数功能和图表功能,分析后勤服务的实效性、师生对于后勤服务的满意度等,从而提高高校后勤管理水平。对于档案中的各项数据,还要及时进行更新和维护,保证数据的时效性,使数据能够反映出后勤管理的最新情况,使后勤管理能够随时有效地进行数据分析。
3.3 引入创新后勤节约意识,推动高校后勤管理高效化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当今社会的重要思想[3]。创新思维指导下的节约活动,并非对资源的使用进行死板地限制,而是通过运用各种高科技技术,通过完善资源的使用和分配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实现对于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第一,后勤管理部门可以对后勤管理服务中的一些基础设施进行更换,例如,将亮度单一、固定的白炽灯更换为能够自动随光线变化调节亮度的节能灯,从而节省电力资源,提高用电效率;第二,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可以推广一些先进的资源利用方法,如水资源节约管理方法,在后勤管理中,实现对水资源的精准使用,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其最大的价值;第三,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需要加大针对师生的相关节约意识的宣传与活动的推广力度,让师生理解节约的意义,共同参与节约的过程;第四,高校后勤管理要及时利用互联网学习最新的节能技术,并结合本校后勤管理实际,将节能技术进行相应转化,使节能技术能够真正运用于本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之中,例如,可以引入太阳能这一可再生资源。
3.4 开展创新后勤管理合作,推动高校后勤管理协同化
创新思维对于合作同样提出了要求。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激发群体的智慧,为创新提供更丰富的思想来源,从而进一步激活创新思维,激发创造力。因此,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也要善于与高校之中的其他部门、善于与其他高校的后勤部门展开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将创新落到实处。例如,可以邀请其他高校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来本校进行经验分享、开展主题讲座,从而学习后勤管理的新思路,以此作为创新的基础等。最重要的合作是高校后勤部门的内部合作,后勤管理部门内部要做到团结统一、积极沟通。
4 结语
总而言之,后勤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的其他工作,如教育、科研等都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影响师生的生活体验与学习体验。新时期,为了促进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必须在后勤管理中运用创新思维,实现管理理念、模式、技术及信息应用的创新,推动高校后勤管理标准化、信息化、高效化、协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