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

2019-01-27史全良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4期
关键词:技术类农业院校产学研

史全良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及生物科学学院,江苏 苏州215000)

1 引言

目前,我国高新科技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生物专业技术在科技建设过程中广泛运用。本文从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入手,展开阐述,针对如何运用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内容展开深入探讨。学校通过不断完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物实验进行结合,在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为社会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

2 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1 生物技术专业发展的具体要求

产学研一体化,是现阶段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为生物研究、生产领域做好人才储备,培养大量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生物技术专业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实践操作能力等,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型工作理念进行工作。因此,通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能够促进生物研究领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2 缓解农业院校、企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大部分的农业院校的教学资源、科学研究力量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效率;生物研究领域的企业对生物技术人员的需求量逐渐提升,招聘专业化、高素养的人才是现阶段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做的工作。因此,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帮助农业院校、企业缓解了各方面的压力[1]。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农业院校坚持以学生为教育核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为学生积极创造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深化理论知识学习印象;生物研究领域的企业通过与相关院校进行沟通合作,学校对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为用人单位引荐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不仅节省了一定的人力成本,也帮助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专业培训时间等。

3 校企合作以产学研为平台分析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的具体策略

3.1 以产学研为基础制定生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被生物领域的企业和学校广泛运用。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结合生物学实际教学状况进行分析,根据生物学教学纲要、优秀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并重新制定了教育目标,现阶段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生物领域的企业亦是如此,企业管理人员将“产学研”的具体内容与企业发展目标进行结合,注重培养专业化的生物类技术人员,要求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充分运用专业技能,结合自身状况,运用新型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2]。学校与企业进行全方位合作,注重学生生物专业技能教育、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为今后企业招聘生物技术类人员拓宽渠道。

3.2 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制度内容

生物专业的知识内容与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比较强,目前产学研一体化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足够重视。在这种状况下,要不断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对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提出明确要求,从而提升生物类人才培养质量。

①构建多种不同形式的生物实验训练基地。生物实验教学是学校开展生物学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学校以学生为教育核心,为了能够全面满足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需求,学校在积极构建多种不同形式的生物实验训练基地。学校坚持以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训模式为基础,培养高素养的生物类专业人才。实际上,生物专业涉及的内容非常宽广,在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下,生物类专业的学生由原先的知识型向专业型、全能型的方向进行转变,而生物实验训练基地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了重要场地。学生通过操作每一次的生物实验,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对于今后生物领域企业招聘到高能力人才提供重要帮助。

②与产学研进行结合,构建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生物领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渐提升,导致学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向生产经营方向不断发展。甚至在双方合作中,为了能够全面提升经济效益,企业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没有严格按照生产秩序进行生产;没有将学生运用到实际生产环节中,忽视了学校的教学投入。校企在发展过程中,要将实践教学活动与管理内容进行结合,制定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为今后构建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3]。

3.3 将生产实践与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进行结合

校企合作过程中,运用产学研一体化生物类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工作,能够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进步的趋势。学生在学习生物专业技能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生产内容进行全面整合,便于在今后对产学研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

3.4 建立校企合作专门管理机构

为了保持校本合作的规范、高效和健康,学校和企业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合作,学校和企业与相对独立的管理部门开展高校业务合作是很有必要的。在学士学院的二级管理机制下,学校与商务合作中心应具有两个组织层次。在学校一级,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侧重于提高人才,因此,建议与中学的培训中心联系以合并和协调常规培训。在部门一级,着重于发展副中心主任,与企业打交道的方式以及教授学生的方式。二级学校和企业合作中心应配备专家和兼职教师,从而为员工营造良好的环境,以进行高质量的教师和合作社的教育和培训。

4 结语

综上所述,产学研一体化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是现阶段校企合作过程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关键模式。产学研一体化生物技术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就是将生产、学习、研究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结合,将学生、学校、企业进行全面统一,在增强三方交流的同时,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生物专业技术,能够帮助生物领域企业节省人力资源成本,为今后我国培养创新型、技术型应用人才创造条件。

猜你喜欢

技术类农业院校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
技术类工程项目营销策略研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技术类档案的网络著作权保护问题研究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