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及防范策略分析

2019-01-27夏小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4期
关键词:贷款风险管理中心借款人

夏小鹏

(攀枝花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四川 攀枝花617000)

1 引言

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日益深入的大背景下,住房公积金逐渐成为关键内容,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金融问题和民生问题,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社会的长期发展中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为广大职工带来了很大实惠,满足了职工的购房需求[1]。全国大部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直属城市人民政府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独立的事业单位,但它和行政单位一样没有资本金,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又不是独立的金融机构,没有按照银行类机构的要求加以监管,缺乏竞争手段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种筹资无成本,负债无风险的运行机制潜在的信用危机和社会危机是巨大的。从风险分类看,公积金管理机构面临的主要为非系统性风险。

2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分析

2.1 制度风险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第一,决策风险。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是执行机构,住房公积金信贷政策由当地住房公积金管委会确定,一旦决策有误,会对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信贷资产质量带来很大的损失。在属地化管理原则下,地方政府为拉动住房消费,出台了“去库存”、支持非公企业及农民工购房等导向性政策,对公积金管理部门下达个贷率、异地贷款等任务目标,过分强调贷款数量增长,容易忽视贷款质量,加大了产生不良贷款的可能性。第二,信用信息不对称风险。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过程中,信息信用联系人主要是贷款申请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贷款业务担保人。其中,贷款申请人和担保人极易获取住房基金管理中心的各项数据,如贷款利率、公积金总额,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无法全面了解借款人及保证人的信息,这就带来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2]。

2.2 借款人信用风险

在住房公积金行业的发展中,造成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是借款人有意不履行还款义务;客观因素是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影响导致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如借款人因疾病、车祸、火灾等意外事故出现的伤残而失去工作能力、失踪或死亡不能偿还贷款,受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企业亏损和破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借款人事业和收入下降、无经济来源,出现不能偿还贷款、无法履行担保义务的情况。

2.3 抵押风险

目前,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式主要是住房抵押,这种方式带来了很多风险,如抵押物损毁风险,其主要是指不可抗力带来的自然灾害,如地震等;人为因素带来的风险,如保管不合理、拆迁等;房价泡沫、房价出现大范围波动等,都会对抵押物的价值带来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还会出现抵押物处置风险,这就会导致借款人个人居住问题、社会问题,如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住房自身特性的影响下,被抵押房产无法有效执行,且执行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内容,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这就会带来更多的抵押权行使成本。

2.4 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管理中心内部操作程序、人员、系统不充足或因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可能性。近年来,操作风险给不少金融机构带来了相当严重的损失。就公积金管理中心而言,其经营的内容是信贷资产,内部审批、贷款贷前调查、贷后管理等环节操作流程的不完善,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道德水平较低,贷款信贷程序的不完善都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对于公积金管理中心来说,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来自不同单位,真正有金融从业经验的寥寥无几,识别风险能力相对低。针对贷款管理工作的全国统一管理办法和具体的操作规程出台较滞后,信贷管理软件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版本,不规范的管理导致诸多问题的出现。

3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风险防范策略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各个地区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如攀枝花市贷款发放额连续5年超过全市所有商业住房贷款总和,个贷率由41%提升到71%,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攀枝花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但在住房公积金贷款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逾期贷款不断增加的情况,这就需要加强对各项风险的防范,下文主要研究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防范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贷款风险防控制度

在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管理过程中,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贷款风险防控制度,有效地规避各类风险问题。例如,攀枝花中心建立了多层级的公积金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一是防范流动性风险,个人贷款率维持在70%~85%,当年资金使用做到收支平衡,确保贷款资金及时到位;二是严格落实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加大贷款受理、审批、抵押落实和贷款发放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将各项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三是加强日常催收工作,建立中心、委托银行、担保公司和开发商结合的多级催收体系;四是督促担保公司认真履行担保职责、受托银行针对严重逾期的住房抵押担保类贷款,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并行使抵押权。

3.2 加强对逾期贷款的处置

随着公积金贷款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逾期贷款不断增长的问题。对逾期贷款要及时分析、及时处置,避免出现公积金贷款的回收困难、造成损失。例如,攀枝花中心对于逾期贷款的处置,及时召开了相关专题研究会议,建立了完善的逾期贷款处置、贷款风险防控长效制度,确定了“明确责任、分类处置、加快化解”的逾期贷款处置工作思路,通过加强催收工作、采用法律手段以及担保公司代偿,逾期贷款大幅下降,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贷款风险总体可控。

3.3 合理管控各项风险

在住房公积金贷款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贷款操作存在缺陷等各项风险,严重阻碍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制度的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各项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的控制。首先,确保信息的对称性。在大数据时代,个人征信是申请各项贷款的关键和基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需要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统,对借款人的信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对借款人贷款前的征信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和银行合作了解借款人的信用卡和其他贷款履约情况,掌握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对借款人还款能力进行调查,通过单位和工资卡流水对借款人收入、还款能力进行了解[3]。其次,降低贷款操作风险。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就贷款业务和银行进行合作,借鉴银行商业住房贷款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针对性培训,不断提升信贷从业人员的业务素养。

3.4 加强对内部的管理和控制

一是核心业务稽核常态化。每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稽核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对公积金信贷业务开展跟踪稽核,及时发现问题,做到即查即改。二是权限管理规范化。信贷部门设置应做到不相容岗位分离,严禁一人独立完成贷款业务的全过程,对信用审查、合同管理、款项发放等风险大、发生问题危害较高的风险点,进行重点监控。三是业务审查精准化。对照业务操作规范,重点稽查,不留死角。四是依据稽核结果,落实整改责任。根据稽核发现的问题查补漏洞,从源头上杜绝人为操作风险,切实有效地防范操作风险。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快速发展中,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公积金贷款的风险,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确保住房公积金运行的安全性,为缴纳住房公积金职工的切身利益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贷款风险管理中心借款人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漾皮肤管理中心
宸山皮肤管理中心
浅论借户贷款情形下隐名代理的法律适用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
防范校园网络贷款风险的机制研究
小微企业借款人
晋商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研究
热词
抚松农发行开展贷款风险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