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2019-01-27王淑荣曹慧敏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王淑荣 曹慧敏

(1.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确定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期间,就根据当地生态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应当地发展的生态战略目标,并相继提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实现人民幸福和维护子孙后代的利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战略、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阐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论断。在认真分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及价值内蕴的基础上,从以下四个方面探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学说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我们能发现和挖掘出丰富的生态学思想,马克思分析了人与自然、实践活动的关系,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研究,从而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通过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社会历史范畴,得出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相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这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学说形成的哲学基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学说蕴含的理论精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源及其发生的必然性,论证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和谐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导致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私有观念的存在。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工业化水平日益提高,由于资本家过度追求经济利益从而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环境问题的思考,正确预测了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他指出,“人与自然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之一。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应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互惠互利”。

其次,它揭示了社会实践促使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在人与自然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充当纽带和中介,发挥着推动人与自然协同进步的作用。在自然界当中,人类的存在方式就是通过社会实践展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1](P201)自然界同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样,都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规律,如果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按这个规律进行,一味地对“人化自然”进行开垦、滥用,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只有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行事,才能与自然界和谐共处,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社会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的一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这种生产方式影响、制约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生活在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历史中的人们,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广泛和深刻的改造、利用自然,以增强适应自然的能力。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人类对于自然的认知也在不断发生改变,从完全依赖自然而生存的原始社会到有限的开发利用自然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再到毫无节制的索取、掠夺自然的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相结合进行分析考察,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统一,人与自然之间最终实现和谐相处的问题作出了最深刻的见解。在马克思看来,“统治”自然的任务应当是“控制”人的欲望,也就是说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为基础。同样,恩格斯也对“支配”自然作出了全面的解释。他说:“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绝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我们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能够和正确地运用自然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论述了要实现人的解放,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及其实现途径,阐述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深刻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对当代全球生态治理的诉求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尤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文化基础:中国传统生态哲学智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思想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代表性观点,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学说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结合现实的社会问题加以阐述,在更宏观的层面上论述关于自然生态的思想,有着更为崇高和普遍的意义。

儒家思想中包含着许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和伦理文化,但也阐述了诸多人与自然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儒家学说中,有“天道性命”“人与天一”的说法,在孔子看来,天是客观存在着的,人属于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强调人要理解“天道”的内涵及其运行规律,尊重“天道”自身变化,并且要把它内化为人自身的内涵和规律,要求人要遵循“天道”,即自然规律,不能罔顾自然规律而随心所欲。孟子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更加注重人以外的自然界,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认为人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界的发展状况密切关联,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基础。董仲舒进而吸收这一思想,提出“仁,天心也”“天人合一”的观点,认为天地蕴化万物,并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阐明人类的生存方式,人与自然应是相容相与的。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儒家思想传统中体现了鲜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些思想推崇和谐的生态伦理观,为我们今天坚持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

道家一直以来坚持的是 “道法自然” 的主张,“道”反映在自然界中指的就是自然规律,在道家看来,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关键,就是要遵循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老子强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在告诫人们对自然事物的运行和发展要少加干预,任其按照客观规律自生自成,只有这样才能使万物自由的且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作用。其次,道家自然观中蕴含着深刻的伦理道德价值,其“寡欲节用”的思想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观提供了有力价值支撑。道家认为,人只有保持恬淡无为的心境来控制自身欲望,才能够减少对物质资源的过度追求,才能有效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

墨家致力于解决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主张,墨家思想中蕴含的生态观念,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其对天地万物的爱惜。当今,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情况下,墨子的思想对解决全球环境利益冲突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全球正面临着共同的生态危机,世界各国想要解决环境问题,团结起来进行真诚的合作是唯一出路。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墨子“兼相爱,交相利”的智慧对于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命运共同体贡献了重要哲学智慧。

法家的生态环保思想主要体现在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按照时节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消费,强调量入为出,体现了文明进步的生态消费观。

由此看来,我国古代思想家们,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诸子百家也都思考和阐述过这个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而且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多数思想家的共识。如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灵活吸收与运用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使古代社会总结出来的经验智慧适应现代社会的持续发展,造福于现代人类社会。

三、学理基础:生态伦理学

工业革命开始后,西方国家工业化快速发展,出现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现象,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对立,各种污染接踵而至,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不断加深。直到20 世纪5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完成了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开始注重把握发展机遇,一些思想家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反思,产生了进行环境保护的思想,认为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发展,开始积极谋划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生态伦理学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的学问,而生态伦理学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道德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的层面。生态伦理学揭示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敲响警钟,而且提出人类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原则,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理基础。

第一,坚持人与自然协同发展、和谐相处的原则。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秉承的是“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这就决定了他的生态文明思想必然会包含把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强化和完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作为价值追求。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现象,如果这种形势还在朝着继续恶化的方向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的惩罚和报复。因此,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在利用自然时应将改造与保护、破坏与补偿结合起来。

第二,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原则。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我们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这表明了国家一定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来发展经济,而生态伦理学中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的原则为这一思想的产生和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第三,坚持个人、社会与自然三者相统一的原则。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无以为继,而且已成为危及人民群众健康的民生问题。以人民福祉为目的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反复强调的内容,这为我们处理个人、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以及奋斗重点。

四、现实基础: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虽然在当时没有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产生了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与实践活动。首先,毛泽东同志非常关心我国绿化工程的施行和发展,在建国初期就提出了消灭荒地荒山、绿化祖国的思想策略。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曾强调,“空气、森林和地下宝藏等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重要因素。”[3](P34)其次,毛泽东同志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在我国生产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针对我国频发的洪涝灾害,提出了一系列兴修水利、防止自然灾害的政策主张。第三,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存在矛盾的现实情况,提出了控制人口的思想,并经过积极探索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既有效缓解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为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增强综合国力提供了思路。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认识到了自然生态环境对我国生产发展的重要意义,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1989 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能够持续、有后劲”。[4](P312)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政府签署了两个环境问题国际公约,并在世界上率先制定了国家级的《二十一世纪议程》。[5](P127)邓小平理论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重视环境、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生态建设制度化和法制化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

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高度关注。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6](P279)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多角度推进了生态环境建设。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概念,胡锦涛明确强调,生态建设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党在建设中对人民生活环境的关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实现这一点,必须要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强调要加强我国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使得生态评价体系更加完善,考核制度更加合理。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十八大报告里单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部分具体阐述,说明了在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合理意蕴和时代价值。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总结,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举措,首先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生态文明维度上讲,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追求高质量生态产品和优良生态环境这一迫切需求的积极响应。在2018 年5 月18 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党中央首次正式提出和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标志性成果,提出以和谐为基础的生态文明思想,强调生态文明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实施,注重生态系统的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重大,关系着人类未来的发展境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吸收借鉴能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优秀理论成果并根据实际付诸实践,积极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感呼吁国际社会团结同行,共同解决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