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

2019-01-27朱丽琼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33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

朱丽琼

(温州新东方培训学校,浙江 温州325024)

1 引言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也迈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受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如何通过企业管理工作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当前我国所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 企业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

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管理效果是由企业的经济效益来直接体现的。因此,企业的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也可以说企业管理是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前提。为此,近年来,我国企业也逐渐地开始建立科学有效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此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获取和提升。另外,在企业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最大,企业在建立并完善现代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也逐渐增强[1]。除此之外,企业的管理工作还和企业的日常生产、运营和营销过程息息相关,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企业的资金流动会逐渐加大,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以此来优化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维持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总而言之,加强企业管理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金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进而降低管理成本,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最终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久经营。

3 利用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3.1 利用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措施

3.1.1 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企业要建立并完善项目评估体系,帮助企业评估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价值以及评估相关的资产,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做准备;第二,企业要建立并完善各级预算部门,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最终实现对项目资金的预算管理,实现项目资金投入的合理规划和利用;第三,企业要将自身产品的生产、销售收入、生产和销售成本、利润等内容全部纳入企业的预算工作中,实现全面预算;第四,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财务管理人员要对项目的预算方案进行严格审核,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1.2 加强投资收益管理

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加强投资收益管理,加强投资预测工作,进而提高企业项目投资的收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进行项目投资之前,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的投资目标和投资方向,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提高企业的投资水平;第二,在确定投资目标之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和投资决策人员需要根据投资方向制定完善的投资方案,投资方案的内容需要包含企业的现金流量分析和风险分析方面的内容,提高投资方案的有效性;第三,企业的投资方案至少需要制定两个,方便企业的投资决策人员进行科学选择。另外,企业的财务人员还需要对投资方案进行科学评价,结合现金流量水平和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在投资方案使用之后,企业的财务人员还需要对投资方案进行反馈和评价,并根据企业外部投资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企业投资收益的最大化[2]。

3.1.3 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企业应该加强资金管理。第一,企业要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及时收回企业账目上的欠款,进而回收结算,判断企业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效益的盈亏情况,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管理工作的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企业出现坏账,降低经济损失。第二,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的相关基础工作。首先,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妥善保管银行的限额支票和结算票据,并及时向银行收回结算票据,然后在企业的相关账目上进行记录。在这个过程中,财务人员需要明确银行限额支票的使用期限和使用要求,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要重视和银行的对账工作,对于未到达的账款项目要进行及时的催账处理,准确掌握企业在银行中的账目金额。最后,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和往来账款之间的核对工作,对于已经收回的款项要及时进行回收结算,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确度。

3.2 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3.2.1 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企业要想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应该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第一,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实际的人力管理工作中,注意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第二,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市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第三,企业要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不断地向企业的整体目标靠拢,实现员工和企业的双赢;第四,企业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运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模式的系统性,最终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2 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相关的管理制度

企业除了要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外,还需要建立并完善人力资源相关的管理制度。第一,企业要完善人才的招聘和管理制度,结合企业要求,完善人才的招聘条件和招聘标准,进而合理安排面试流程,完善企业的人才队伍;第二,企业要完善人才的培训制度,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进而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作贡献;第三,企业要完善员工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态度积极、工作成效明显的员工要给予一定奖励,而对于消极怠工的员工则需要进行一定处罚。另外,企业还需要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员工的日常表现和最后的绩效考核结果直接联系起来,激发并保持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3.3 利用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

3.3.1 不断完善内部成本控制体系

在内部管理工作上,企业首先要完善内部成本控制体系。第一,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要重视内部成本控制工作,并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和完善内部成本控制体系,然后,企业还需要结合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责任制度,将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一个部门,甚至具体到个人,从而使所有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都可以自觉地进行成本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三,企业要制定降本增效的长效运行机制,对于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现象要进行及时地处理;第四,加强企业的目标毛利润管理工作,根据企业外部市场的实际情况,调整企业的产品服务海外生产数量,保证企业的利润空间,对于市场变化要进行及时预警,避免企业出现经济损失。

3.3.2 提升运营效率

第一,企业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生产运行过程,加强对资产要素的管理;第二,企业要加强对资产的盘点,不断提高现有资产的利用率;第三,企业要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严格控制领料额度,避免材料浪费;第四,企业要加强对资产占用情况的计算,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关的管理措施,例如,对于企业的应收账款,企业要制定责任考核制度,加强对收账催款的监督和管理;第五,企业要制定责任追究机制,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问题要进行追责,提高管理人员的警觉度,保证工作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因此,企业应该从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内部管理三个方面入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长久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休闲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