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女性服饰变化研究

2019-01-27安徽大学230039

大众文艺 2019年6期
关键词:服饰衣服

(安徽大学 230039)

一、初唐的女性服饰胡化色彩较多

唐代女性服饰主要为上衫(或襦)下裙,将裙束于衫(襦)外。衫,《释名》解释为:“衫,芟也,衫末无袖端也。有里曰复,无里曰单。”1唐诗有“夏衫短袖交斜红”2的诗句,可见衫是于春季和夏季所穿的无袖单衣,也是唐朝人们的日常服饰之一。襦和衫一样都是上衣,区别在于襦是冬天穿的衣服。《新唐书·食货志》就有相关记载:“初,德宗居奉天,储畜空窘,尝遣卒视贼,以苦寒乞襦绔,帝不能致,剔亲王带金而鬻之。”3而唐朝的胡服主要指北方和西北少数民族以及来自西亚、欧洲国家的服饰。隋唐时人们受胡服文化的影响,喜欢穿紧身简短的衣服。唐初衣服的颜色多是简单的纯色,衣领的款式是常见的圆领、方领、翻领等。而且,人们喜欢在衣领、袖口等位置添加一些刺绣装饰。裙,《释名》解释为:“裙,群也,连接群幅也。”4即裙是由数幅布帛连接拼制而成的。初唐距离隋代不远,故妇女装束和隋代差别不大,多为紧衣小袖长裙,外着半臂。同时,妇女也喜欢穿间色裙,这是一种用两种以上颜色的布条相间隔而缝制成的衣服。这种裙子大多由六幅布帛拼制而成,每两幅布帛之间的拼接处称为破。初唐之裙较为紧瘦,故唐初间色裙多为五破、六破。而且唐初对女服的规格作了规定,不能超过六破,所以七破裙在初唐也较为少见。成品精美的七破裙多为贵族妇女所穿的衣服。这种布帛拼接之间形成的破形成自然的竖纹,不仅可以从视觉上给人以高挑的感觉,而且具有一定的美感。间色裙的样式主要为高腰、束胸,裙身及地。裙子上还有装饰,在上面绣花的叫“绣裙”,这种款式较为普遍。也有人在裙子上印花、画画甚至缝上珠宝等饰品,使裙子更加美丽,吸引女性眼光。早期受少数民族服饰的影响,间色裙的布帛条纹较宽,衣服也较紧身,被称为“尚危侧”、“笑宽缓”等。至后期由于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安史之乱后去胡化思想的影响,衣服条纹越来越窄,最后在盛唐时为其他样式的女裙所取代。

二、盛唐女服风格多样

盛唐女子所穿衫、襦,衣着较初唐更为宽大,但也有不少人为劳作方便而穿紧身服装。窄袖紧衣与衣着宽大两种服饰风格并行。色系亦由初唐的纯色、浅淡色转变为盛唐的浓艳多彩之色。红、黄等颜色鲜艳的衣服得到女性的喜爱。史书中记载杨国忠姐妹五家各穿一种颜色的衣服,组合成一个队伍,为唐玄宗表演助兴。其场景就像百花盛开一般美丽,由此可知这队伍衣服多半由流行的鲜艳之色组成。也说明盛唐时期女性服饰绚烂多彩,华美异常。

盛唐时由于经济发展繁荣,中外交往增多,社会风气也较为开放,所以女性服饰比前代更为大胆、多样。一方面,衫、襦领式增加了较为坦露的低胸领,有的还作半露胸的款式。欧阳询《南乡子》中有言“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5这描绘了年轻女孩穿低领露胸款式衣裙所出现的场景。另一方面,间色裙多为八破、九破,款式变的宽松和复杂。曹唐的“书破明霞八幅裙”对此就有描述。而且,裙子长度也比初唐时期要长一些。孟浩然曾写“行即裙裾扫落梅”来描绘此景。此时除了间色裙外,浑色裙更为流行,与今天的百褶裙形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采用的材质通常为绸、纱、罗等,款式为高腰束,裙下呈圆弧状散开显示其宽大之态。这是随着国力的强盛,女性服饰逐渐华丽奢侈的体现。更有社会上层人士追求高端精致的着装。《新唐书·五行志一》中记载安乐公主喜好装饰,有很多华丽精致的裙子。其中笼裙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百鸟毛裙最为有名。百鸟毛裙做工复杂,在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能看到裙子上不同的景色,仿佛有数百只鸟住在裙中,生动美丽。这引起官员家眷、平民女子纷纷效仿,追求羽毛装,导致山中的各色鸟类几乎被杀尽。稍后的杨贵妃也追求精美的服饰,《旧唐书·五行志》中有:“杨贵妃常以假鬓为首饰,而好服黄裙”。6为了满足杨贵妃对珍宝衣服的追求,各级官员纷纷寻求制作美衣华服的原料、工匠,以求制出佳品哄贵妃高兴,甚至以此开辟升迁的捷径。安乐公主和杨贵妃等人在唐朝社会地位尊崇,他们的爱好对社会风气有很大影响,甚至引领唐朝女性服饰的流行趋势。因为贵族女子对华衣美服的争相追求,慢慢使社会上弥漫奢侈的风气。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降低胡服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安禄山事迹》中提到,唐玄宗时期女子大多穿紧身短瘦的衣服。可见到天宝年间女性还是迷恋于紧衣窄袖的胡服。因此盛唐女子衣服一方面有着向华丽宽大方向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胡服紧衣窄袖的风格依然被大家借鉴。

女着男装是唐朝女子穿衣的另一个流行趋势。初唐和盛唐时期经常有女子在生活中穿男装。史书中记载唐朝太平公主穿男装参加宴会并表演歌舞,高宗与其皇后觉得很有意思。在此之后,士人之妻常常穿丈夫衣服,成为一种潮流。而且,唐朝有不少流传后世的艺术作品中表现了穿男装的女子形象。尤其在武后统治时期,唐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女子也可以参政,女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让女性开始解放天性,追求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再加上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让女性服饰男性化色彩也越来越常见。其中半臂就是一个代表,半臂是用贵重的罗、锦制作的,所以又称其为锦半臂。半臂在唐代初期为男女通用之服,到后时变为女子之服。宋人著作《事物纪原》中就说到唐高宗喜欢穿半臂衣服。唐朝前半期,经济繁荣。很多少数民族人和外国人来长安居住,所以长安人的生活受少数民族风气影响很多。史书记载扬州广陵郡的土贡物品中就有锦半臂,但是土贡之半臂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宫中庞大的需求。开元八年,玄宗就曾利用府库中的钱去四川购买锦半臂。而唐朝女子服饰中有半臂,极大可能是受到龟兹的影响。虽然高祖截去袖子穿半臂。但女子的半臂却为袖长及肘,长及腰部的样式,女性多穿半臂于衫襦外,有点类似于今天的马甲。半臂在唐朝女子中的流行具有阶段性,前期发展较好,后期穿的人减少。因为唐朝前期女子喜好胡服,多穿紧身衣服,套半臂也很合适。到了唐朝中期后,女子衣服款式变的宽松,半臂自然也就不合适了。这些变化除了经济的原因外,就是因为安史之乱后,去胡化风气兴起,在女性服饰方面也有相应的改变。唐张泌《妆楼记》中提到“房太尉家法,不着半臂。”7房琯家规不准穿半臂,是因为房琯本人亲历安史之乱,对胡人极为痛恨。所以极力推崇去胡化思想的发展。因此,中唐时期女子穿半臂等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衣服已经变少很多了。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长服饰向宽大方向发展,半臂已经不再适合宽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民族关系变化对服饰风格产生了影响。

三、中晚唐女性服饰的变化

一个时代的潮流风尚多半会受到经济、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唐朝在爆发安史之乱后,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反对窄袖紧衣的风潮。此时人们对胡服的态度渐以排斥为主,且更加強调中华宽衣博带之传统。故在此影响下,衫、襦形制相比盛唐愈加宽大。同时盛唐女子的低胸装也被中晚唐时期宽大的女服所取代。但安史之乱时,肃宗借兵回纥平定叛军,之后大量的回纥人留居在唐朝境内。因此此时在女子服饰中兴起了回纥衣装。回纥服饰偏向腰身窄小的风格,也能体现女子体态之美,所以较受欢迎。在一些描绘唐朝的壁画上,也可以看到贵族女子身穿回纥装的景象。元稹《法曲》云:“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8这应是回纥服饰在安史之乱后流行于唐朝境内的真实写照了。从而在中唐时女性服饰出现回纥装与宽硕的服饰并存的现象。这样的变化与民族关系的好坏密切相关。盛唐时民族关系较好,女性服饰胡化的范围就扩大;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对胡人失望的同时又有回纥部落的帮助,所以这一阶段服饰胡化更有针对性,更偏向回纥人衣服的特点。

元和以后这种风尚变化较大,唐和回纥之间战乱纷起。因此唐朝统治者针对回纥装流行采取了一些反对的措施。唐文宗就曾传旨贵族女子不准穿短衣服,衣服格式追求宽大。唐人沈亚之在《湘中怨》中提到:“裙袖皆广尺。” 所以中晚唐时期女子裙装突显出异于常态的宽大肥胖,而且此时社会上都崇尚这种肥硕之服,从宫廷到民间认为这是一种时尚,对此争相模仿、追求。这是由于政治因素而造成对服饰文化的过分反弹,具有非理性的色彩。同时宽衣长服的过度发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奢靡之风,最终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当然,中晚唐时期肥硕的服饰和奢靡的社会风气也引起了统治者的重视。文宗即位,面对服饰奢侈的现象,下诏对其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要求民间不能随意使用华丽的布帛,女子的裙装不能太宽太长等。同时统治者认为上行下效是引导社会风气最好的办法,所以他要求皇室人员更要以身作则,为改良社会风气做贡献。唐文宗时,延安公主因为穿着华贵宽大的裙子被文宗看见,文宗下令斥责她并对驸马实施了罚俸惩罚。徳裕为淮南节度使时也对地方妇人衣服规制做了尺寸减少的规定并上报朝廷。《新唐书》中记载,汉阳公主为人节俭,自唐德宗贞元年间下嫁郭鏦后,没有再增添服饰,所穿皆贞元年间的衣服。到了唐文宗时,内外盛行奢靡之风,衣服更加肥硕,为倡导节俭,文宗以汉阳公主贞元年间衣服广狭为蓝本,倡导其他公主效仿,以达到禁断浮靡风气的社会效果。

四、总结

纵观唐代女性服饰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唐朝女性服饰风格多变。初唐时期的紧衣窄袖之服主要以清新淡雅为主,胡服紧衣窄袖的特征便于劳作和活动,迎合了初唐经过战乱休养生息和提倡简朴的需要。到了盛唐,随着国力的强盛,女服以雍容华贵为其特征。款式也渐为宽大,样式众多,做工精密。衫襦的领式也由初唐简单的圆领和方领变为流行的袒领,女裙颜色和风格也更为繁多。初唐和盛唐还盛行着女着男装的风尚,体现了女服中增添了少数民族色彩,同时也突出因政治原因唐朝女子地位的提高。安史之乱后,人们对胡服渐以排斥为主,盛行宽硕之服。但是此时唐与回纥交好,使得回纥装盛行一时,这也是女性服饰针对性胡化的一个表现。进入晚唐,由于民族关系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紧衣窄袖的胡服已经不再占据主要地位,女子崇尚由胡服所体现的纤腰也被阔腰所取代,这体现了女性服饰去胡化的过程。女性衣服由此变得更为宽大肥硕,造成社会风气奢靡,使得统治者不得不屡加禁止,最终使女服发展走上正常化轨道。唐代女服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对我国现代服饰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服饰发展在迎合社会需要的同时也要注意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使我国服饰更加丰富多彩!

注释:

1.(东汉)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

2.(清)彭定求,沈三曾等.《全唐诗·采莲曲二首》(全二十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3.(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食货志·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4.(东汉)刘熙.《释名》,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

5.(清)彭定求,沈三曾等.《全唐诗·南乡子》(全二十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五行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7.(唐)张泌.《妆楼记》,艺文印书馆影印,1949年版.

8.(清)彭定求.《全唐诗·法曲》(全二十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9.(唐)沈亚之.《沈下贤集 追昔游集·湘中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猜你喜欢

服饰衣服
衣服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早起的衣服有舞跳
小衣服
Wearing History
放生衣服
强取人衣服
做自己个性本色 COCO薇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