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学基础
2019-01-27南京林业大学人文院210000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院 210000)
目前比较受学界支持和推崇的奥德姆生态学观点认为,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关系的科学,也是专门研究“和谐”的科学,生态学研究旨在在自然界中发现“和谐”,并且为一个更有生机的协调人类共同体提供一种模式。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富意蕴
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
所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说的“人”是个人与类群的全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自然”,是原始的、自在的自然,是一切感性力量、物质和存在物的总和。
“和谐”语意丰富,它最早出现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辞海中对“和谐”的释义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最初的“和”来自于音乐,是“唱和”的“和”,甲骨文和金文中都出现过“和”,表意为声音的相应和谐。逐渐地,“和”慢慢演化为和谐之意,引申为人与人之间、局部与整体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完全协调,遵循自然规律且结合有序。和谐是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相对、辩证的统一,是不同事物之间相辅相成、互助合作、互促互补的一种美好关系。但和谐并不强调均衡,很多时候有差异才能不断进化。
“共生”最早是生物科学上的一个概念,德国德贝里(Anton de Bary)将共生定义为不同类型的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他对共生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共生,不包括寄生、腐生等关系。不同种的生物互惠互利、共同生活的相处模式即是一种共生。人类社会和生物世界是十分接近的,生物学的很多规律也适用于人类的行为,生物学上的“共生”也被人们逐渐用来类比和解释除生物世界外的人类社会。现代人与自然领域讲的共生侧重动态性的共存共荣、协同发展,是回归相融的“共同体”。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
和谐共生是不同的事物在相处过程中的理想状态,所谓的理想状态,就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相互补赏;兼容差异、优化协调和共同进化。人类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是相互依存的利益“主体”,这里的相互依存可能更多地强调人依存于自然。因为相比地球不到40亿年的生命中,人类文明的五千多年历程显得太过渺小和短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曾被生动描绘在过很多大家的笔下。梭罗在他的著作《瓦尔登湖》中也体现出了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他自然观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生命共同体思想,共同体思想是和谐的重要保证。梭罗将自然界称为“爱的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形象的论断,体现了两者的一体性关系,也表征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中万事万物的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两次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树立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这无疑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和谐共生”作为“和谐”与“共生”的复合,是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二者共同存在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这一实践所要达到的一个境界旨归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学依据
1.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要求
生态系统是由无数个自然物组成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和其他事物相互关联,整体性是人与自然生态系统最普遍和最本质的属性。整体性是维持在和谐共生的状态之中的。奥德姆认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性原理是能体现生态学哲学本质的,整体性原理是生态学的第一原理。正因为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需要系统整体和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依存与制约、适应和补赏进化、兼容差异与优化协调,意即和谐与共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包括了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和进化;生态系统层次结构的等级、功能和结构的统一等等。
2.生态系统的承载力限度
“承载力”最早是工程地质学的概念。1921年,该词被转到生态学领域。任何生态系统都是有一定的承载力限度的,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也不例外。生态系统中,生产量与呼吸消耗相等,在此条件下所能支持的总生物量即最大承载力。承载力是生态环境容纳量的一个阈值。承载力的水平也并不是绝对的,最适承载力低于最大承载力,在长期的人类活动和人与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最适承载力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要求,因此也就必然要求着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
3.生态系统的特征依据
人与自然构成的生态世界有着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特征中有多样性、有序性、和谐性、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等等。生态世界的多样复杂和动态有序性要求着生态系统的和谐,生态世界的物质循环、转化和再生的规律更要求共生。正是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整个世界才会按照一定的规律章法运行并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发展态势;如若没有和谐共生,整个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必然是杂乱无章的,也就不可能实现它的特定功能和价值。
三、生态学角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
1.整体规划和生态生产
理论的研究最终应致力于指导社会生产实践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用生态整体观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人类应该要把大自然请回城市,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着眼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让人与自然最终融为一体。人类的实践活动既依赖于人类社会本身,更是绝对地依赖他所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的,为了使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永续地发展下去,人类还必须不断地进行再生产来满足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生产。
2.进行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与调整
生态学上有“最适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的概念,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须要坚持可持续的未来取向,拒绝过度的生产和消费,节制人类空前膨胀的物质欲望。注重长远,关注未来,要把握好承载力的这个度。实现当下和长远阶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做好基于承载力的生态调控,可以构建系统的指标体系;加强生态承载力的动态模拟,评估生态承载潜力同时预测其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进行生态承载能力的计算之后再进行产业的相关结构性调整。
3.补齐限制因子短板
生态学中有著名的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限制条件或称为限制因子描述的是任何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条件,在稳定的条件下,当某种基本要素的可利用量最接近于最小需要量时,这种基本要素将成为一个限制因子。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因子问题,必须要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不足,补齐短板。
4.用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角度来看,整个生态系统都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节约能源和资源。在人们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理应树立人与自然共命运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必须要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健康的经济形态,真正达到和谐共生的生态目标。
四、结语
近年来的生态危机在全球蔓延并且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愈演愈烈,恩格斯曾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只有尊重自然,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获得永续的发展。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生态学角度也呼吁我们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