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26傅浩宏
傅浩宏
摘 要: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在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较为明显,针对于这一问题,合理利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目前中职教师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中职数控教学为例,简要叙述了分层教学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提出了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推动中职数控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成长。
关键词:中职;分层教学;数控;应用
一、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意义
(一)满足教学需求
我国中职学校所面向的招生对象多是初中毕业生,而这些学生在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为优越,导致独立生活能力较差;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此外,学习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偏弱、家庭因素复杂也是不少中职学生所具备的特征。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妥善采取分层教学法,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的养成,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
(二)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以及现代企业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的各项分工也就愈发明细,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是当下中职学校的主要目标。各行业领域内,对于学生知识能力与技术水平的要求差异较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中职学校应当慎重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参考时下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分层教学法,以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主要目标展开教学活动,以满足现代企业对综合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划分学生层次
在分层教学活动当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划分学生群体层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应当在深入剖析学生具体差异的基础之上,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群体层次,以此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单位,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并体现在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多维度的指标上,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了较为复杂的影响。举例而言,在数控教学活动中,对于学习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来说,其具体的学习成果也有较为明显的差距,这就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之中可能无法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进行全面统一的教学,而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同时根据上述因素的差异,将其划分为多个群体层次,对不同群体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以求提高数控教学的有效性。
为利用分层教学提高中职数控教学的质量,教师可在学生入学之初,对学生的基本资料进行大致的浏览,以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然后,教师可以利用班会或是面谈的方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技能进行深入的了解。最后,教师可以组织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对数控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使此后的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对学生的基础资料、兴趣爱好、知识技能、数控基础知识熟悉程度等进行广泛的了解之后,教师即可根据上述因素进行分门别类,将学生划分为若干群体层次。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分层并非是固化的,而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步发展以及教学进度进行动态调整的一个层级,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欲望。
(二)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
教学内容是展开教学活动的基础,然而,由于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较大,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不同会给各个群体层次的学生造成不同的学习压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深度挖掘教学内容的情况之下,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性,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以求学生能够在达到阶段性学习目标的情况之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中职数控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参考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对教材内容及其知识结构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的差异进行观察和了解,同时将数控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合理规划教学目标,以此满足不同群体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求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可采取如下方法:对于部分基础知识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教师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对数控专业的基础知识内容进行牢固的掌握,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投入实践当中。此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格外注重对学生数控学习兴趣的培养,树立其长远的职业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积极性。而对于那些基础知识能力较强,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其数控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侧重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由此推动学生的专业化发展。而对于那些具有优秀基础知识能力,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应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同时进一步开展知识拓展的教学,提高学生在数控学习中的创造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笔者在数控教学中,讲解外圆轮廓的编程知识这一章节,首先按常规方法给出练习任务(如图1),编写右半边轮廓加工程序,此举目的是巩固学生知识基础。接着抛出深一层的问题,轮廓的左半边该如何加工?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加工工艺问题:需使用什么刀具?加工路线如何预订?该如何编写程序,尤其是圆弧加工的指令用法等。在得出结果后,加以进行对比,同学们豁然开朗:外圆轮廓选取不同加工路线会直接影响零件采用完全不同的编程方法。通过此例,学生不但对加工工艺的有了更深认识,而且对指令的用法更加清晰,对数控编程兴趣大增,纷纷表示希望能够再多点这样的训练。
(三)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分类
教学方法的不同对于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丰富教学方法,用以提高学生的课程投入度,继而提高教学效率。就中职学生来说,其学习目的不尽相同,有的学生的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进入中职学校,还有学生则是抱着尝试的心态,来到中职学校进行学习。简而言之,以端正的态度,真正想要学得一技之长的学生并不多。针对于这种现状,教师唯有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学习情况、学习特点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实际教学情况来说,对于那些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屡次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教师应当与其进行积极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況与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可以从数控专业的前景以及职业规划说起,以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成绩尚可,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于那些成绩优异、知识能力扎实的学生来说,教师则适度对学生进行拔尖教育,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同等级的数控竞赛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的基本内核在于因材施教,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基本目的。在中职数控教学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切实把握,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有效应用分层教学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松,刘国柱.在中职数控专业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118.
[2]李宝强.中职学校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课程分层教学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7(30):111-112.
[3]刁亮琦.中职数控实训中对现代学徒制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07):125-126.
[4]夏永波.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在中职数控专业中的探索与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11):98-99.
[5]赵莉.中职数控专业课组合技术教学项目的科学设计与教学组织[J].群文天地,201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