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创新与经验
2019-01-26李燕,吴昊
李 燕,吴 昊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兰州 730000)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对于加快推进我国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凸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中共中央领导人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在当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建设,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本然维度:自然的先在性与客观性
首先,马克思主张自然界是第一性的。一方面,他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他强调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由此足以看出自然界对人而言本就是先在性与客观性的存在,即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这就内在地要求人要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从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双向协调。
其次,马克思指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1〕178自然的先在性与客观性并不代表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人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相统一的存在。一方面,人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另一方面,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由于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进行的,人改变世界的能力必然受到来自客观自然规律的制约和来自人自身力量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人的实践活动的局限性、条件性以及人的能力的有限性。同时,马克思认为人具有能动性,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实然维度:人与自然的矛盾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和异化劳动的批判,揭示了人与自然相矛盾的原因。马克思指出,“资本一旦合并了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劳动力和土地,它便获得了一种扩张的能力,这种能力使资本能把它的积累的要素扩展到超出似乎是由它本身的大小所确定的范围,即超出由体现资本存在的、已经生产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数量所确定的范围”〔2〕。资产阶级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并不是要自觉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要使自然界服从资本增殖,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资本的扩张性和掠夺性导致人们毫无节制地从自然中获取资源,破坏自然界的平衡,造成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立。同时,异化劳动使得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外部世界即自然界的生产、生活资料越来越不属于他们。“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即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因为从人那里夺走了他的无机的身体即自然界”〔1〕97。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制度造成的,私有财产制度使劳动服从于资本的统治,把自然界变成资本掠夺的对象。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是现代生产劳动的片面性和反生态性的集中体现。
(三)应然维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认为要解决生态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就必须改变人的实践方式,消灭阶级和阶级剥削,否定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公有制,建立一个全新的社会。
首先,要改变人的实践方式。人与自然相分离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异化劳动,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然要对异化劳动进行扬弃,即实现“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同时,改变实践方式就是使实践方式变得更加科学,更加与自然相适应。所谓科学的实践方式就是不能盲目地、不计后果地从自然中获取生产生活资料。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人不能跳出自然来统治自然,要承认自然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制约,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其次,要推翻现代资本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资本具有明显的反生态性。马克思认为,“在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3〕52。想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推翻现代资本主义,而无产阶级就是推翻现代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力量。在已经形成的无产阶级身上,一切属于人的东西实际上已完全被剥夺,甚至连属于人的东西的外观也已被剥夺。无产阶级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进行革命的同时,也就进一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再次,要重建一个全新的社会。马克思认为只有重建一个全新的社会,才能重建一个被资本所破坏的自然。在这个社会中,“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3〕187。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格,懂得了对自然索取的节制,人与自然只有在这种社会里才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相处。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我国的创新发展
(一)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开创
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提出了许多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与措施。
首先是植树造林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连年战争的破坏,广大地区满目疮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对荒地荒山的改造已刻不容缓。1955年12月,毛泽东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提出:“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4〕5091958年8月,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三制”园林化发展设想。毛泽东的“植树造林”思想对于我国改造荒地荒山、防止水土流失和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兴修水利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洪涝灾害频繁,长江、黄河、淮河等洪涝给沿岸地区造成了严重损失。治理洪涝灾害,对于新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毛泽东在淮河遭遇严重水灾后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在荆江分洪时说道:“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在毛泽东同志的号召下,我国兴建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水利工程,为农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方面。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一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现在必须学习和坚持的重要内容。人们坚持勤俭节约,浪费的资源就会减少,对自然界的需要也会随之变少,这更加有利于自然界的恢复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毛泽东认为应该长期坚持勤俭节约,曾提出勤俭建国的方针:“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5〕240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坚持勤俭节约,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发展
邓小平是党内较早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领导人之一,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首先,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生态思想,强调要提倡勤俭节约,坚持植树造林。1957年邓小平在《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建设》中指出:“要提倡因陋就简,经济节约,艰苦奋斗。我看真正讲节约的应当是社会主义。”〔6〕1982年12月26日他在对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情况报告的批语中又写道:“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7〕
其次,邓小平提倡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980年4月,邓小平同中央负责人谈长期规划问题,在谈到能源和交通问题时说:“长期规划第一位的问题是能源,把它规划好了,使它真正走在前面,就解决了长期规划一半的问题。”同年在成都考察时鼓励发展沼气,1990年又提出要发展核电站。这些都是邓小平为推动能源消费转型、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而提出的重要举措。
再次,邓小平提倡综合开发、循环利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谈到循环利用问题,“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转化为苯胺染料,茜红燃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转化为药品”〔8〕。邓小平对发展循环经济也非常重视,曾指出:“如何利用四川的天然气,能不能搞一个年产五千吨到一万吨的氮肥厂,或者能不能从天然气中搞塑料,建一个年产一千吨的厂子做实验。”〔9〕邓小平的发展循环经济思想对于节约利用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紧缺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江泽民、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深化
江泽民、胡锦涛继续深化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这一时期,从国际看,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的战略选择;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何既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面临的重大课题。
江泽民生态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始终作为一件大事来抓。”〔10〕532从此,可持续发展上升为我国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并于1997年写入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其次,坚持勤俭节约。江泽民继承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勤俭节约思想,提出要节约资源。他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克服各种浪费现象。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10〕464再次,提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1996年7月,江泽民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告诫人们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盲目发展生产力,置生态环境于不顾。生态环境的恶化将制约生产力的发展,我们不能继续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一定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上升到保护生产力的高度。
胡锦涛生态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提出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的理论,不仅涵盖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也包括了生态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六大之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其次,兴水利、除水害。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兴水利、除水害,自古至今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水利建设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水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水资源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胡锦涛指出,要“坚持人水和谐。正确处理人和自然、人和水的关系,是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的基本前提。要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高效利用水资源”〔11〕552。再次,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指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1〕610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等等。
(四)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出了新的规划,制定了新的目标,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首先,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早在2005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到党的十九大时又再次提出这一理念并进一步深化。新时代,保护生态环境应该且必须成为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次,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寻求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12〕544他号召大家:一要加大植树造林的力度,把植树造林当成一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谈到了森林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森林,地球和人类将会是什么样子。二要坚持节约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在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上尤其要确立这个观点。
再次,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认为人对自然的破坏最终会伤及自身。他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12〕394我们必须在头脑中筑牢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理念,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一)首要前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代表着人民的利益,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党的历届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进程中都始终坚持一个中心理念——以人民为中心。
毛泽东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人的因素,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要诚心诚意地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而一切物质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利用。”〔5〕34此外,毛泽东还十分关注人民群众的卫生条件和生存环境。1955年12月,他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要求:“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若干种危害人民和牲畜最严重的疾病。”〔4〕509农业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邓小平非常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江泽民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生态环境建设的始终,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提出了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要求。胡锦涛提出了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他多次强调,要将解决危害人民利益的事情放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他认为环境就是民生,关于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从来就没有小事。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在实际工作中一直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做到了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也是我们党能够长期执政、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的根本保证。
(二)重要途径:发展科学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对于环境保护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是社会精神财富,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人类的实践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学技术还不发达,但是毛泽东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主张运用科学技术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利用,1970年12月毛泽东批准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为加快可再生能源——水电的利用奠定了基础。1988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他非常注重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在他的领导下,国家出台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星火计划”和“燎原计划”等一系列发展科技的计划。科技进步为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提供了可能性和基础保障。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江泽民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他指出,“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13〕。主张改造传统工业,发展信息和自动化技术,构建节约型经济体系。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更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胡锦涛主张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认真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由传统工业社会向生态文明的绿色经济型社会发展。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之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14〕。发展循环经济、开发新能源、破解发展难题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
(三)制度保障:强化法治理念
法律是维护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稳定发展的有力武器,也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有力武器,因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至关重要。
加强生态环境立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所以要做好立法工作,使生态环境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人民群众环境保护的法律意识,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15〕,使生态建设在法律制度的保护下行稳致远。
毛泽东就非常重视环保立法,1973年8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我国通过了第一部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从此,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始走上制度化、法制化轨道。邓小平历来强调加强环境保护等法律制度的建设。在邓小平的积极推动下,1979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2年环境保护又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之后《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等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并实施,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逐渐完善。江泽民任总书记时期,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多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进一步完善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环境保护法》《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构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史上最严密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四)全球视野:促进国际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没有哪一个国家可独立于世界大潮流之外,“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时代早已过去。加强国际间的环保合作,吸取各国治理环境的有益经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国的共同需求。所以,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促进国际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独有的问题,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加入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多个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在公平、公正、合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各国的合作,为促进全球环境和发展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实现与各国的共同发展、绿色发展,提出“绿色合作”的理念、追求、主张与原则,积极推动与各国在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上的合作。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世界性的眼光,基于对“我们的世界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的深刻思考,提出了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新要求、新愿望。习近平总书记还将生态发展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之中,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智慧。
在国际合作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国际公约,加强同各国的环境保护合作,与各国建立友好发展关系,建立稳固的交流合作机制,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努力为全球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