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检察实践

2019-01-26/文

中国检察官 2019年23期
关键词:检务检察工作粤港澳

徐 彪 /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港澳与内地全面互利合作的重点领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广东省做到 “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也为检察机关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因此,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过程中,作为建设者、受益者和保障者,检察机关要紧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大局,找准服务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自觉把检察工作置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大局之中去思考、谋划和推进,充分发挥惩治预防犯罪、强化法律监督、化解矛盾纠纷的职能作用,坚持在服务中履行职能,在履行职能中开展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与实效。

一、转变司法理念,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司法理念是司法行为的思想基础,也是各项检察工作推进落实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检察机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局中,不能当局外人,不能做旁观者,必需始终坚持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大局去思考和谋划检察工作,要切实改变单纯以打击犯罪为主的观念,形成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作大局上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正确理念,努力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目标,找准配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契入点,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比如,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合作重点领域,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五个方面的工作契入点:一是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针对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以及车匪路霸等犯罪主动加强与公安机关及金融、电信主管部门的工作衔接,充分发挥重大疑难案件快速反应、提前介入作用,共同研究、解决办案中出现的问题,形成打击合力。二是在“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上,应当着力落实好广东检察机关《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中的13 条意见,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司法保护,最大限度激发创新活力,让广大企业家安心在广东投资兴业、扎根发展。三是在“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上,应该始终保持严厉打击知识产权犯罪高压态势,加强对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办案思路和执法司法尺度差异性等研究分析,集中攻克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交叉案件中的难点和重点,提高社会影响较大等重大案件的办案质效。四是在“共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上,应该研究如何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当好公共利益的“看护人”。按照中央的要求,检察机关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通过监督、协调、配合,形成了保护公益的强大合力。2017 年7 月以来,我院以创建行政检察品牌为契机,大力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95 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9 份,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 件,立案办理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61 件,提起诉讼25 件。如我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的方式,督促区环运局依法处理了堆放在顺德区杏坛镇一无牌厂房长达近两年的1700 多吨的危险废物,督促区人社局和区社保局依法追回在过去几年相关案件中损失的社保基金400余万元。五是在“培育国际合作新优势”上,应该针对粤港澳三种法律制度的差异性,积极加强粤港澳三种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推动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司法合作平台。

二、紧贴热点履行职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有序的发展环境

检察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服务的思想,密切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是始终坚持围绕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一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去思考和谋划检察工作,积极探索通过履行检察职能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措施,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等方面积极参与改革实践,配合广东省把握发展良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快速、高质量发展。二是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是推动佛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共有民营企业23.1 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0%,2017 年佛山民营经济增加值6067.02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5%,孕育了美的、碧桂园、格兰仕、志高、万和、海天等一批骨干民营企业。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广东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对于佛山深入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意义重大。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极其重要的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明确强调的“三个没有变”关键在落实,我们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着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贡献检察力量:要坚持在“保”字上下功夫,依法打击危害民营企业的各类犯罪,维护良好的改革创业发展环境,如依法对阻碍碧桂园集团有限公司凤曦苑项目施工的冯某等14 人以破坏生产经营罪提起公诉,有效促进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在“促”字上下功夫,依法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保障民营企业公平竞争和市场法治环境,如今年我院开展的“涉产权刑事申诉案件甄别纠正及公开审查专项督查”专项工作,受理涉产权案件7 件,在办理盈泉公司被挪用资金申诉一案中,促使顺德区法院以《刑事裁定书》的形式,补充裁定责令被告人梁某友退赔盈泉公司人民币60 万多元;在“扶”字上下功夫,正确执行法律政策,依法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办理涉民企案件要防止“构罪即捕 一捕了之”;在“联”字上下功夫,加强联系沟通,形成检企共建的良性互动机制,如我多次带队深入美的地产集团、格兰仕等企业调研座谈,就发挥检察职能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等进行深入的交流。三是要加大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保护自主创新,推动创新型社会建设。为走出具有顺德地域特色的专业化检察室路线,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我院决定将管辖北滘、龙江、乐从、陈村四个镇街的北滘检察室打造成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化检察室,并把全区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集中统一在北滘检察室办理,加大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假冒专利、侵犯商业秘密等影响高新技术研发的犯罪,2015 年以来,我院依法办理了涉及制售假冒“美的”“皇朝”等知识产权犯罪案件73 件165 人,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三、强化司法协助,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公正的法治环境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将粤港澳三地经济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至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虽然被纳入了中央顶层设计,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特殊情况,且在府际合作的实践中,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在法律方面存在认识上的模糊和分歧,深度合作赖以确立的法律地位与法律依据不明,缺乏行之有效的区际司法协助制度。因此,粤港澳大湾区在法律法规等问题上仍需要更多创新思路、互补发展与合作机制,如何跨越法律制度的冲突,跨区域进行司法协助等仍需探索。厘清相关法律冲突及合作协议等问题,有助于消除认识上的模糊与分歧,也为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府际合作的法治和制度提供依据。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可以粤港澳法学研讨会为平台,积极探讨研究“珠港澳”三地深入合作的法律基础和法律困境及《框架协议》等区域行政协议,可以考虑利用《框架协议》所设立的“体制机制安排”,就案件的管辖、查扣并缴交赃款或赃物、逮捕和移交犯罪嫌疑人、证人出庭作证、司法文书的送达等问题通过可行方式建立司法协助框架,广东省与港澳特区可以就司法协助框架原则达成共识。共识可以用专门的协议,或者共同原则,或者示范法等可行方式建立。同时,各方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司法协助工作委员会,以协调大湾区内有关司法事务。

四、深化智慧检务,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高效的检务环境

近年来,顺德区刑事案件持续增长,我院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5 加2、白加黑成为我院办案干警的工作常态,如我院2018 年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3061 件4822 人,侦监检察官人均办案数约为278 件436 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5030 件6885 人,公诉检察官人均办案数约为240件328 人;截至2019 年12 月1 日,共受理审查逮捕案件2453 件4169 人,受理审查起诉案件4086 件5884 人,检察官人均办案数约为176 件271 人。为满足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需要,我院积极探索智慧检务建设,以“科技强检”为突破口,引入“互联网+”理念,强化大数据思维,不断推进“智慧检务”建设,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检察改革、司法办案、检务管理、检务公开等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看得见的公平正义。今年以来,共完成远程视频提审2309 人,远程视频开庭2340 件,制作电子卷宗16183卷;在全省率先运用语音智能系统制作讯问笔录;运用多媒体示证,实现高效准确出示证据,等等,大大提升了检察官办案的效率和质量。为将司法救助与精准脱贫相对接,利用案件系统的大数据,筛选出司法救助对象,检察官行程2000 公里实地走访,对三起案件的8 名被害人近亲属开展司法救助,发放救助款17 万元;创新“互联网+检务公开”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了便利的网上服务通道,提供案件信息查询10760 件、受理律师阅卷申请4264 人次。同时,升级“三微一端”,积极传播法治正能量和检察“好声音”,共发布原创法制作品、典型案例、扫黑除恶信息近787 余条,累计阅读量达30 万余次,在检察宣传、普法教育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智慧检务的推进离不开智慧支撑和科技创新。尽管我院智慧检务已有一定成绩,但与检察工作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将以粤港澳大湾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为契机,借助科技创新破解当前司法领域存在的难点、痛点,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各项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最终迈向智慧检务,从而更加有效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高效的检务环境。

猜你喜欢

检务检察工作粤港澳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从混沌走向协同——论检察机关案管职能和检务督察职能的关系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检务系统设计
基层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之完善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公诉环节检务公开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