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参政党的履职路径及在新时代的探索
——以中国民主同盟为中心的考察

2019-01-26李晓虎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费孝通民盟参政议政

张 峰,李晓虎

(1,2.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北京 100006)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民主党派立足于实践需要和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履行职能的形式和内容,履职活动逐步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主同盟(以下简称“民盟”)的履职路径及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不同特点,以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履职路径创新有所助益。

一、以人民政协职能为职能,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履行职能的多种途径(1977年至1989年)

1977年冬,中共中央向各民主党派发出了把工作活跃起来的号召,各民主党派逐步恢复活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①廖盖隆、庄浦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1949-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94页。1979年6月15日,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开幕词中指出,我国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②邓小平:《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6页。。在同年10月召开的中国民主同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民盟中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当前最大的政治,是我们国家现阶段的中心任务,也是我们民盟的中心任务”③胡愈之:《中国民主同盟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民主同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专刊》,民盟中央办公厅1979年11月编印,第9页。。民盟四大通过的章程规定,民盟“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总纲为政治纲领”,要“充分发挥党的助手作用”④《中国民主同盟章程(1979年10月22日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民主同盟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专刊》,第15页。。在随后的十年间,民盟的履职工作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第一,积极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参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1982年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规定,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群众生活的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并通过建议和批评发挥民主监督作用”⑤《政协章程的制定和历次修改情况》,2014年2月12日,http://www.rmzxb.com.cn/c/2014-02-12/3302.shtml。。在实践中,民盟作为人民政协参加单位,积极履行了这两项职能,但履职范围并不限于人民政协,中共中央经常召开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座谈会,就有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决策进行协商,听取意见。⑥曹虹冰、崔红星:《建国以来多党合作的几种形式》,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问题研究》,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年,第118-124页。

20世纪80年代,教育领域一直都是民盟参政议政的主要关注点,这既是民盟成员构成的特点和优势所在,也是当时全社会推进“四化”建设的迫切需要。⑦当时还没有“参政议政”这个概念,在1983年12月召开的民盟五大的工作报告中,与之相似的活动被笼统地称为就具体的工作任务进行调查研究,“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民盟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参政议政”一词,是在《中国民主同盟1988年工作要点》中。1980年和1982年,民盟先后两次发动各级组织开展关于教育计划、教育体制问题的调查研究,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我国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和《关于改革城市中等教育的几点建议》两份建议,强调智力开发和智力投资的重要性,对当时教育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1983年,民盟呼吁增加教育投入和实行义务教育制。在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民盟的建议得到了体现。1989年3月,在七届二次全国政协会议上,钱伟长第一次以民盟中央名义作了题为《振兴教育 刻不容缓》的大会发言。也是在这年这月,中共中央领导人在批复民盟建议时,指示相关部门:今后在研究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时,一定要有民盟的同志参加。教育领域成为民盟近四十年来参政议政的一贯优势和重点。⑧《费孝通与民盟“十二字”方针》,孙春兰主编:《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北京:团结出版社,2017年,第330页。

民盟参政议政的另一个主要关注点是区域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初,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都积聚了巨大的发展愿望和潜力,却缺乏区域规划的指导。民盟看到了这种迫切需求,发挥自身丰富的智力资源优势,开创性地开展了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和咨询活动。早在1983年,在时任民盟中央副主席费孝通的主持下,民盟中央多次组织专家到甘肃定西地区进行考察,提出了在干旱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的一整套规划。民盟还帮助闽南三角地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长江荆江段和洞庭湖地区、川中丘陵区等地区制定了短期与长期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综合治理规划,都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高度评价。1988年6月,民盟中央成立区域发展研究委员会,开展区域性发展战略研究工作。1989年11月8日,民盟区域规划和咨询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徐州召开,时任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明确提出,民盟的工作是要为经济建设多做实事、多做好事,这一主张很快得到各级盟组织和广大盟员的广泛响应。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民盟逐渐开辟了一条通过参与区域发展规划开展国是咨询、参政议政的新途径。①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费孝通:《费孝通与多党合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第二,积极开展面向社会为“四化”服务的各项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功立业。

在民主党派恢复工作初期,参政议政之外的一些社会服务工作起初叫“面向社会活动”,后来被称为“面向社会的智力服务活动”,具体包括办学、讲学、咨询服务和支边扶贫等。

办学工作是民盟开展比较早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早在1979年,就有民盟地方和基层组织针对高考升学举办补习班。1981年3月,费孝通提出“广开言路、广开学路、广开才路”的主张。②费孝通:《广开言路,广开学路,广开才路》,《中央盟讯》1981年第6期。此后,民盟各级组织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办班活动兴盛起来。民盟四川省委会1984年在西昌创办的凉山大学,被誉为民主党派办学的一面红旗,多次受到有关方面的表彰。到1988年召开民盟六大时,已经兴办各类学校350多所,结业学员达36万多人,为帮助职工和社会青年提高文化水平、掌握专业技术、进而升学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办学同步,民盟中央和各级地方组织经常邀请盟内专家学者到各地讲学。1983年6月,民盟中央组织一批盟内著名专家学者,面向社会开办了第一期“多学科学术讲座”,朱光潜、黄药眠、钱伟长、吴组缃等担任主讲。从1983年到1988年,四期讲座听课人员达上万人次,在社会上产生深远影响。据1992年的一项统计,各民主党派举办的各种讲学、讲座有近8000期次。③佟一:《参政大潮中的中国民主党派》,《中央盟讯》1992年第5期。讲学活动紧紧跟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帮助中小学提高师资质量和帮助高等院校、学术机构培养业务接班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智力扶贫也开始于民盟组织专家学者到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的讲学活动,主要是在人民群众中传播科学知识和进行一些项目咨询。同期开展的还有医疗咨询和义诊活动。1983年初,中共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召开各民主党派智力支边挂钩会,民盟在这个会上承担了46项支边任务,智力扶贫工作在盟内逐步开展。1986年,民盟中央在费孝通对甘肃定西地区连续三年考察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扶贫点——甘肃省会宁县中川乡米家峡“农牧业综合发展示范站”。从1987年开始,民盟、民建、农工党、九三学社、全国工商联和国家民委联合组成的扶贫工作组开展了对广西百色地区12个县市的扶贫工作。1988年3月,为了加强对智力扶贫工作的协调,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成立了“智力支边协调小组”,使这项工作纳入到有计划、有步骤的轨道。截至1988年9月的不完全统计,为支援老少边穷地区,民盟各级组织共派出4000多人次,完成近2000个支边扶贫项目。全盟共建立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机构159个,参加咨询服务的盟员达到万余人次,完成的项目近2000个。①钱伟长:《中国民主同盟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中国民主同盟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专刊》,民盟中央办公厅1988年10月编印,第5页。

第三,做好“三胞”工作,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服务。民盟中央和一些地方组织成立了联络工作委员会,通过举办多种活动,密切了与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简称“三胞”)的联系。一些地方组织配合有关方面开展了对台宣传工作;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落实侨务政策和去台人员家属政策;发动盟员为台胞寻找和联系失散多年的亲属或在台湾的亲友;为侨胞回国投资、兴办各项公益事业“穿针引线”。民盟五大以后,许多地方组织和盟员积极协助政府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援了“四化”建设。

第四,参加国际交流活动。1986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费孝通陪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出访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四国。访欧归来,费孝通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出访前的准备工作,学习理解方针政策、讨论总书记讲话文稿,修改各种文件……没有共产党员和非党员之分。并说,怎么叫民主党派“参与”国家大事?我看这就叫“参与”。在西欧四国,费孝通参加了除“首脑会谈”以外的重要活动。②张智楚:《费孝通访欧归来谈》,《瞭望周刊》1986年第30期。1986年11月4日,费孝通在北京设宴招待波兰民主党主席姆温查克一行。③《费孝通宴请波兰民主党主席》,《中央盟讯》1987年第1期。1986年12月,应费孝通邀请,英国前首相卡拉汉来华访问,在胡耀邦会见卡拉汉之后,卡拉汉一行由费孝通陪同,对江苏省的淮阴、扬州和无锡进行了考察。④《应费孝通副主席邀请英国前首相卡拉汉来我国访问》,《中央盟讯》1987年第2期。

二、明确了参政党定位,规范了参政党职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不断强化优势、拓展履职领域(1989年至2005年)

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1989年《意见》),在民主党派的性质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参政党”概念,第一次将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民主党派在我国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作了准确而明确的定位, 从而使我国的政党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和规范。⑤《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杜行健主编:《团结与民主》下卷,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第1036-1043页。1989年《意见》具体规定了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的基本内容、形式和渠道等,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也为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据2005年10月发表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统计,自1989年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围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以及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进行考察调研,特别是围绕经济建设、和平统一两大任务,先后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提出重大建议近180项,地方组织提出各项建议提案8万多件,其中许多都被采纳。民主党派各级地方组织共提供咨询服务项目4万多个,兴办各级各类学校1000余所,培训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约300万人次。以民盟为例,这一阶段,既是费孝通“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做好事”理念不断完善并广为接受的阶段,也是丁石孙提出“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并深化践行这一理念的阶段,是民盟在履行职能中由探索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

第一,在政治协商方面,民盟中央领导同志参加了中共中央举行的历次协商会、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就中共中央将要提出的大政方针等问题进行协商和讨论。在这一阶段,主要议题有:加强党的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农”问题、国企改革、科教兴国、反腐倡廉等,各民主党派领导同志还就海峡两岸关系、中美关系、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等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发表谈话,支持我国政府的立场,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民盟八大(1997年)之前,民主党派的主要领导列席国务院有关会议,民盟八大之后由列席改为参加国务院和有关部门举行的政治协商会、座谈会和情况通报会。党派的地方组织负责人也在当地中共党委和政府举行的各种政治协商活动中,就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听取情况通报、进行协商讨论,促进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协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第二,在参政议政方面,除了保持对教育的特色优势外,民盟将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成为建言献策的又一重要领域,创造性地提出了诸多地域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国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的作用。1990年,费孝通在天津以“口与腹”为比喻,提出了环渤海湾经济圈的设想;1991年,费孝通在《凉山行》中提出“攀西开发区”设想,“西通缅、印、孟的南方丝绸之路”,激活古已有之的南北两条丝绸之路。①徐平:《费孝通:从实求和 志在富民》,《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2日,第16版。20世纪90年代,民盟中央先后向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初步设想》《关于建立攀西开发区重建南方丝绸之路开发大西南的设想》《关于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的建议》《加快发展环渤海地区的若干建议》《关于促进中原、淮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对京九铁路沿线城乡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关于加快开发甘肃河西走廊的建议》等诸多重大建言成果,获得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其中,许多意见被吸收到有关决策和规划中,区域发展成为民盟参政议政的闪亮品牌。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定型,民盟不再在区域发展的地域概念上作新的延展,而是在中共中央确定的区域战略基础上,就如何贯彻实施深入建言,尤其是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议题,开展了系列调研和建言献策活动。

第三,在民主监督方面,存在着寓监督于参政议政之中和在特定岗位上进行监督两种形式。各民主党派发挥监督作用,除了直接与中共中央和各级党委就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外,还会在人大和政协平台上以提意见和建议的形式进行监督。例如,1999年3月,被列为“一号提案”的民盟中央《关于加大投资力度、依法治理黄河的建议》,提出黄河治理开发必须依法有序进行,应以国家立法的形式统筹黄河上下游、左右岸、地区与部门利益等建议。这些建议在日后的治理黄河实践中陆续得到落实。2003年3月,民盟中央在全国政协大会上提交《关于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提案》,建议尽快开展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立法研究。两个月后,部分省市爆发了较大规模“非典”疫情,这份提案以适度的前瞻性和高度的可操作性,为应对“非典”疫情提供了不可低估的参考意见。从这两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在这一阶段,民盟更加重视从法制建设角度参政议政。此外,依据1989年《意见》要求,各民主党派都积极推荐成员担任政府和司法部门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等职务,担任特约工作的党派成员认真参加行风评议、执法检查等活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第三,在社会服务方面,民盟秉承“做好事、做实事”的理念,不断拓展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新领域和新形式。20世纪90年代,民盟在办学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缓解各地不同层次建设人才的急切需要、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作出了贡献。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进入新世纪之后,民盟在教育实践方面的工作重点逐步由自主办学转向了帮助农村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将助学活动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1989年,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开始重点支援贵州毕节地区,钱伟长作为首任支援贵州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组长,率各民主党派专家教授赴毕节,为党派社会服务工作开辟出一条新路;1990年,民盟中央召开全盟社会服务工作会议,及时提出把科教兴农、智力扶贫工作作为全盟工作的重点;1991年,民盟中央开始帮扶河北广宗;90年代后期,民盟中央倡导东部和中西部十省市盟组织结成对子开展联手扶贫、助学工作。此外,为促进社会和谐,民盟部分地方组织逐步开展了对失足人员的帮教工作和城市社区社会服务工作。

第四,作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民盟还在促进祖国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5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名单,费孝通、钱伟长、林享元、王铁崖、芮沐、端木正六位盟员担任委员,费孝通任副主任委员;①《费孝通等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中央盟讯》1985年第9期。1988年9月,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名单,钱伟长任副主任委员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8年19期。,这些盟员为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了积极努力。民盟中央和地方组织还开展对台工作专题调研和联谊活动,积极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和学术交流,协助有关部门引进外资和人才。

三、主动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发展,优化人才结构、完善工作机制、建立整体优势(2005年至2015年)

2005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2005年《意见》),对各民主党派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民主党派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提出“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对政治协商的原则、内容、形式和程序等方面作出更加完整的规定,对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形式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为民主党派履行职能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杜青林主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多党合作的理论、政策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第253-270页。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逐步完成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推进,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成为党和国家整体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民主党派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

第一,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努力优化人才结构,加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发展力度。2003年9月,民盟九届四次中常会提出实施“人才强盟”战略,以提升民盟的整体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民盟在巩固文教科技主界别优势的同时,加大了对经济、法律、金融、管理及社会中介组织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发展力度,努力优化人才结构,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盟员270330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界别占77.3%,新的社会阶层界别占7.2%。②《政党活动纪要 中国民主同盟自身建设》,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国政党制度研究中心编:《中国政党制度年鉴·2015》,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6年,第593-594页。民盟的人才队伍在结构、质量和数量上基本满足了政治安排、实职推荐和参政议政的需要,为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了人才保证。

第二,在参政议政内容的选择方面,关注传统领域并形成重点关注的新领域。民盟不断研究新形势、把握新趋势,在发挥传统优势、坚持界别特色,保持对教育、科技、文化、区域发展等领域的持续关注的同时,以民生、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生态保护、公共管理等作为履行职能新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形成了重点关注的新领域,取得了全方位的参政成果。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后,随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出,民盟中央提出“不调研,就不发言”,明确参政建言必须以扎实的调查研究作为基础和前提,先后以高层协商会发言、政策建议信、政协提案等形式,就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职能转变、资源开发和保护、灾害与应急社会管理建设、“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等问题提出建议,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10年起,各民主党派开始受中共中央委托开展重点调研,民盟先后围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公平、大学生创业就业环境优化等问题开展系列调研,形成了一批有分量的政策建议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扩大了多党合作的社会影响。2015年,民盟中央就中共中央委托的重点课题“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调研,向中共中央报送了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信。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民盟中央提出的关于转变养老服务发展观念、构建多层次综合型的养老服务体系等建议得到了体现。③张宝文:《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届中央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中央盟讯》2016年第1期。

第三,在工作机制创新方面,形成全盟智力资源融汇、盟内盟外资源互补的新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方式,由过去以依靠少数代表人物的社会威望、学识影响发挥作用为主,转变为以依靠党派组织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发挥集体作用为主。民盟着力发挥盟内专家资源优势,吸收盟外专家才智,积极争取政府部门合作,发动地方组织广泛参与,逐渐形成了全盟智力资源融汇、盟内盟外资源互补的新的工作机制。一是不断完善联动机制和激励机制,民盟中央自2005年开始以资助和委托方式开展与省级盟组织、各专门委员会的合作调研,深化了调查研究的形式内容,有力地推进了参政议政工作。二是不断丰富参政议政的形式和载体,举办了以教育、民生、经济、法治、女性发展、现代农业、灾害与社会管理、城市文化等为主题的论坛和研讨活动,为参政议政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很多成果转化为建议和提案。其中,民盟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海洋事业发展、灾害与社会管理等研讨会与论坛经过发展整合,成为民盟教育论坛、民盟民生论坛、民盟经济论坛等有特色、有成果、有知名度的参政议政品牌。三是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自2006年2月民盟中央牵头会同国务院三峡办、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等部委组成调研组,对重庆市库区移民安置情况和库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作了实地访察,并提出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和发展后续产业的建议始,民盟中央与国家有关部委就重大问题进行联合调研形成了新的调研模式。2014年,民盟中央成立国情研究中心,与国家各部委及各大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新型调研模式。

第四,在社会服务方面,不断拓展新领域和新形式集中打造精品品牌。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民盟不断拓展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新领域和新形式,健全规范了三级联动、东西携手、多省市共同参与的社会服务工作机制,并集中力量打造了“农村教育烛光行动”“监狱帮教”“社区服务”等多个精品品牌。一是启动“农村教育烛光行动”。为推动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公平,民盟中央于2007年7月在全盟正式启动了“农村教育烛光行动”,采取多种举措帮助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二是开展“监狱帮教工作”。民盟“监狱帮教工作”始于1985年民盟重庆市委在重庆监狱举办的“育人学校”等活动,其后全国民盟组织陆续开展了对监狱服刑人员的帮教工作。2006年,民盟中央召开民盟部分省市帮教失足人员工作座谈会,工作内容不断深入,工作程序逐步规范。2013年,民盟帮教工作上升为“黄丝带”帮教计划,深化了与司法部门的合作,社会效益日益增大。三是打造“社区服务”。民盟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由民盟上海市委于1995年探索开展,而后各地盟组织积极推广,到2007年10月,民盟中央在上海召开“民盟部分省市城市社区服务工作研讨会”,推动民盟参与社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更大进展。

第五,在促进祖国统一方面,持续举办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校长联谊活动”。2005年,民盟中央联合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共同发起了该联谊活动,以后每年都有来自港澳台和内地大学的数十位校长参加,共同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加强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合作交流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等议题,宣传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促进了两岸四地教育、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四、民主党派履职日趋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内容更广、形式更多,与中心工作贴合更加紧密(2015年至今)

201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将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拓展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更加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拓宽了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领域。同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2015年《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以及2017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对新形势下加强协商民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主要途径如参加高层协商会、报送政策建议信,在政协平台发言、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以调研、协商、建议等多种形式开展民主监督,参加相关外事活动等日趋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进一步调动了民主党派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热情,也对民主党派更好履行职能提出了更高要求。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民盟、致公党等界别联组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深刻阐明了这一制度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并对民主党派在新时代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提出了“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助手”的殷切希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在实践方面提出了诸多重要举措,进一步拓宽了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发展路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参政议政展示了新特点。经过四十多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改革从“先易后难、渐进式推动”走向“顶层设计、整体规划推进”,更加注重增强整体意识,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更加注重增强各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新时代的改革背景下,各民主党派紧扣参政党定位,更加注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参政议政方面呈现出突出中心、各有侧重、既注重紧迫任务又关注长远目标的新特点。就突出中心、各有侧重的特点而言,“一带一路”倡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成为各党派普遍关心的议题。同时,各民主党派又根据界别重点的不同,充分发挥优势,分别在教育、医疗、金融等方面建言献策,从整体上形成了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响应;就紧迫任务和长远目标相结合的新特点来说,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贡献智慧和力量,是各民主党派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则是事关长远发展的议题。

第二,政党协商出现了新形式。2015年《意见》明确提出,“就民主党派的重要调研课题召开调研协商座谈会,由中共中央负责同志主持,邀请相关部门参加”。在当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完善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建立健全知情和反馈机制,增加讨论交流的平台和机会,使协商对凝聚共识、优化决策起到作用。同月,《条例》颁布实施,将“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作为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6月8日,新政策之下的首场调研协商座谈会在中央统战部召开,主题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制定“十三五”规划。8月21日,第二场调研协商座谈会又针对流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进行了协商讨论。由此,调研协商座谈会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步入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阶段,开拓了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新空间。

第三,民主监督开拓了新领域。自2016年6月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对口八个脱贫攻坚任务重的中西部省区,开展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通过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各民主党派以监督者的角度,深度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地方党委和政府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发挥民主党派智力密集的优势,帮助地方党委和政府出主意、想办法,共同研究应对之策,提出整改落实办法,将民主监督的过程变成了共同发现问题、共同研究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各民主党派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分别成立了由党派中央主席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分管副主席负责的工作小组,抽调骨干力量充实工作队伍。以民盟为例:民盟中央领导多次赴河南开展调研,与中共河南省委、省政府负责同志深入交流意见,共同制定了《沟通会商机制方案》,明确了双方沟通会商的领导机构、主要内容和开展方式等。民盟中央依托河南省各级民盟组织,建立了由专职干部和骨干盟员组成的联络员队伍,在10个市选择26个贫困村作为观测点,长期跟踪观察,对脱贫攻坚效果进行精准分析。与此同时,从全盟抽调力量对河南省21个贫困县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当地干部一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向河南省作了详实的调研情况反馈。民盟有15个省级组织也在本省内开展了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如今,有的省级民盟组织的对口监督县已成功脱贫摘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是各民主党派第一次对一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和重要政策落实进行监督,拓展了民主监督的渠道,丰富了民主监督的内容和形式。

费孝通曾说:“要认识我们现在处在几千年来没有过的大好机遇里面,要相信我们中华民族是有本领的。我们要有天下为公的理想和气魄,为国家的发展出力。”①《费孝通与民盟“十二字”方针》,孙春兰主编:《大道——多党合作历史记忆和时代心声》,第333页。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路径变化,无论事情大小、形式如何,始终离不开“天下为公”四个字,始终都在不断深化着如民盟一般“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始终都在践行着费孝通“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做好事”的“十二字”方针。这一过程,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视和支持下,各民主党派的履职能力不断提升、履职形式不断制度化、履职内容不断扩大、履职效能不断增强的良性发展过程。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形势下,各民主党派作为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力量,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各民主党派要在新时代实现“四新”和“三好”的奋斗目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继承前辈的开拓精神,增强责任和担当意识,进一步发展完善履行职能的新路径、不断探索参政议政的新领域、完善人才智力资源配置的新机制、丰富参政议政的新载体,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

猜你喜欢

费孝通民盟参政议政
民盟福建省委会向福建中医药大学捐赠《精正大医图》
向党而生伴党行——湖南民盟地下组织建立前后
今天,为什么我们要怀念费孝通?
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研究——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为例
关于大数据时代民主党派提高参政议政能力的思考
费孝通绅权与皇权的关系研究
当前民主党派参政议政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
时政类直播:如何更好搭建参政议政新平台
论民盟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