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研究进展与展望

2019-01-26钱镇郭强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时代

钱镇郭强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杨浦 200092)

执政伊始,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记者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民生、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目标等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由此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2]报告以“美好生活”开篇,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3]报告又以“美好生活”结尾,指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4]据统计,作为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核心概念之一,“美好生活”出现达14次之多。作为新时代一项重要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对“美好生活”开展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缺乏系统性的述评研究成果。鉴于此,本文对“美好生活”的研究进展进行述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检索对象,文献来源类别为所有的期刊和报纸,综合来看,学者们关于“美好生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一、“美好生活”的生成背景

(一)“美好生活”的生成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

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吉文灿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出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与确认。[5]

秦德君指出,作为历史创造者的人民群众,同时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共产党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体现。[6]

李磊认为,“美好生活”内含人民多方面与多层次的利益诉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激发人民实践活动积极性的动力源泉,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坚持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逻辑必然与集中体现。[7]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张三元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旨归,满足人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与基本途径,而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最终归途,二者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8]

3.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思想。虞程盛认为,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思想从片面强调“物质”和抽象“人”的视角转到对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活理论的继承,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9]

辛世俊、代文慧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生活内在规律的规定,马克思关于“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思想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10]

(二)“美好生活”的形成有着鲜明的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美好生活”形成的实践根源。王雅林认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生产力取得较大发展,人民收入水平获得较大提升,基本民生有了较大改善,这是新时代我国城乡居民需要转型升级,并逐步过渡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条件。[11]

赵建波、解超认为,“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实践,在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逻辑推动之下的经济建设巨大成功,使得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自信谈论“美好生活”。[12]

贾玉娇指出,美好生活的发展转化是对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社会主义实践道路的本质表述,实现美好生活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属性和要求。[13]

杨小勇、王文娟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渐进式的历史过程,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三个文明建设”再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认识是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加深的。[14]

(三)“美好生活”的形成有着坚实的价值支撑

“以人民为中心”是“美好生活”的根本价值旨归。谢加书认为,“美好生活”作为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的生活,是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立场的根本要求,更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的人民性与正义性的充分展现。[15]

杨宜勇指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并把人民作为紧紧依靠的实现力量,当中内含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了一切的人民”的全部要素。[16]

李喜英认为,中国共产党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诠释有着特定的历史价值指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根本价值指向。[17]

二、“美好生活”的内涵界定

(一)基于人的需要视角

陶倩认为,“美好生活需要”是在原来物质文化需要表述的基础上,作为一种新的、较为全面的理解和表述方式。美好生活需要是全方位、多层次与多样化的,不仅指的是需要种类的扩展,同时还是侧重获得感的表述,又是融入了核心价值观的表达。[18]

吉文灿认为,“美好生活需要”属于一种更高层次性的发展性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性的基本特征。[19]

(二)基于生活哲学视角

唐魁玉认为,美好生活就是幸福生活,是人类作为生命、行为和社会主体所追求的某种良性的、理想的状态。[20]

翟绍果、谌基东认为,人民对于多层次生活需要、精致化生活理念、复合型生活内容与多元化生活状态的客观追求是新时代共建“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21]

张三元认为,作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感受,美好生活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政治、社会等生活构成美好生活的核心内容,绿色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底色。[22]

向勇认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需要包含着“美”与“好”的双重意蕴,“好”生活着眼于人的生理需求与物质需求,“美”生活着眼于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因而美好生活就是努力追求与营造物质与精神生活高度平衡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与生活追求。[23]

武潇斐认为,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生活构成的界定、对“生产生活”异化的批判,指明“美好生活”是建立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肉体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体。[24]

(三)基于治国理政视角

黄秋生、刘寅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一幅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人民美好生活图景,其中经济富强是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政治民主是美好生活的基本保证,精神文明是美好生活的文化熏陶,社会和谐是美好生活的必然追求,生态美丽是美好生活的审美需要。[25]

江畅指出,总体上的人民“美好生活”是全体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生活。[26]

李磊认为,当代中国现实语境下的“美好生活”是一个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系统话题,应当包含充裕的物质条件、充分的政治权利、丰富的精神食粮、良好的和会秩序和优美的生态环境。[27]

(四)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

张伟认为,在理论层面上,就人的全面发展而言,“美好生活”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的继承与创新,真善美相统一的生活是“美好生活”的真正内涵与共同追求,只有在三者的统一中,才能显示“美好生活”的意义。[28]

莫子刚认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具体内涵应当包括丰富坚实的物质生活基础,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更优良的自然与社会环境。[29]

(五)基于多维目标视角

赵建波、解超在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两种视角下对古今中外有关“美好生活”认识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认为,美好生活并非单一的目标,而是多维目标的集合体。在社会维度,美好生活不仅包括了生活个体的积极体验,更多的是社会整体人民生活的普遍状态;在历史维度,美好生活是历史的,作为一种超越现实的期望,“美好生活”的具体样态在社会进步、人性进化基础上也会不断发生改变;在价值维度,美好生活绝非奢侈与享乐,而是天然指向“善”的生活,物质富足、政体良善、文化繁荣、社会有序等,构成“美好生活”的外在条件和依据。[30]

此外,部分学者从其他视角对“美好生活”进行了探讨。石若坤认为,在价值维度上,“美好生活”就是值得去过或者应该去过的生活,是一种善的生活;在道德实践与美好生活的关系层面上,美好生活是追寻德性的实践生活。[31]王名、李朔严认为,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美好生活”,其内涵应当包括超越资本主义、超越国家主义、回归人民中心与人的全面发展。[32]王雅林认为,作为历史范畴的“美好生活”内涵是动态发展的,总体上应体现“生存、享受、发展”的统一。[33]杨建国、王丽娜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角度对美好生活的内涵做了探讨,认为“美好生活”应当是人本和谐、劳动创造、共同发展、需要合理的生活。[34]

三、“美好生活”的现实意义

(一)初心宗旨回归说

钟明华、董扬认为,美好生活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照,“美好生活”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现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转向,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的回归,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重申,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自觉及其在当代的出场形态。[35]

王雅林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牢牢把握”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列,体现了两者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在“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核心视域下引入“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完全符合马克思的“初心”。[36]

(二)理论继承与发展创新说

张伟认为,社会生活的发展不仅仅是停留在物质发展的层面,更主要的是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内涵的论述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观点,是对这一观点的继承和发展。[37]

钟明华、董扬认为,回归初心、回归发展的本质、回归生活世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层内涵与重大创新。[38]

虞程盛认为,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思想把发展从片面强调“物质”和抽象“人”的视角转移到对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视,努力改善民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活理论的继承和创新。[39]

李磊认为,习近平的美好生活观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层面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理论与行动指南。[40]

(三)发展价值观升华说

吉文灿认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对以往以“发展生产力”为核心的物化发展逻辑的超越,更加彰显了人本价值理念。[41]

钟明华、董扬认为,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美好生活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以发展作为“目的”代替发展作为“手段”,通过实现新的发展进而追寻美好生活,回归了发展的本义,矫治了发展的迷失,重构与丰富了21世纪的发展价值观。[42]

(四)民主社会主义理论超越说

沈斐认为,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社会,中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能够有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根本上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社会,因而“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内涵实现了对西方民主社会主义的全面超越。[43]

(五)中国力量凝聚说

莫子刚认为,“美好生活”的目标展望有助于在新时代凝聚党心民心,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力量,推进实现现代化。[44]

李永胜认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与价值共识,在根本上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将凝聚最广泛的社会共识与最深厚的群众力量,聚集发展力量,画出更大同心圆。[45]

(六)世界意义彰显说

谢加书指出,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的美好生活,以发展生产力为基础,以共建共享为途径,以可持续性为理念,重视系统构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美好生活建设示范作用,必将为世界各国人民建设美好生活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并逐渐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46]

史云贵、刘晓燕认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是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对完善世界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世界提供实现美好生活的中国方案。[47]

四、“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一)宏观层面

1.实现“美好生活”的指导思想。韩喜平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和指明了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重申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系统阐述和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共同富裕及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基本遵循与理论指南。[48]

2.实现“美好生活”的领导力量。张卫伟、王建新认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历史进步论的基本立场,不仅为世界无产阶级创造美好生活树立了中国典范,开辟了“美好生活”创造的中国道路,而且凭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执政能力和从严治党的决心,为未来的“美好生活”创造提供了信心支撑。[49]

3.实现“美好生活”的核心方略。杨宜勇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对于满足什么样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美好生活要坚持问需、问政、问计于民,“美好生活”奋斗目标内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部要素,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核心方略的集中体现。[50]

4.实现“美好生活”的总体布局。杨小勇、王文娟认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全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为此,要坚持全面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51]

5.实现“美好生活”的发展理念。谢加书认为,新发展理念为美好生活建设提供方向指引。具体而言,共享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是创造美好生活的灵魂与价值导向;创新提供了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与制度保障,是美好生活建设的强大动力;协调要求美好生活建设要在实现城乡协调、区域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协调基础上,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社会各阶层共享成果协调,为美好生活建设奠定基础;开放是基于中外历史经验的总结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更好的建设美好生活;绿色强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经济发展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是建设美好生活的基本要素。[52]

6.实现“美好生活”的制度保障。赵建波、解超认为,新时代人民不断增长的权利需求与社会发展不能满足这些权利诉求的矛盾,已经成为阻碍美好生活实现的主要矛盾,人民权利诉求的制度保障应当成为美好生活的必然实践逻辑。[53]桑玉成指出,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较好满足之后,新时代更为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切实的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进程,建构制度供给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54]

7.实现“美好生活”的创造路径。武潇斐从马克思生活哲学的视域出发,认为扬弃异化之后的、合乎并趋近人的本质的、为大多数人谋幸福的“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路径。[55]杨建国、王丽娜认为,新时代的劳动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塑造、引导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劳动思想。[56]

(二)微观层面

1.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王雅林认为,“美好生活”并非经济概念,非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所能解决,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种需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需要超出经济范畴,借用经济学话语,提出更广义的“社会供给侧”概念,通过“社会供给侧”结构改革,综合利用创造社会的综合条件,实现对人民生活全面而有质量的供给。[57]卫中旗认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在深入理解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和供给体系的质量。[58]

2.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石若坤认为,道德发展的不充分成为制约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重要因素,这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道德领域的集中体现。当前我国社会出现的道德危机的实质是道德契约缺失造成的对美好生活实践的背离,推动道德建设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目标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59]

3.加快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构建。虞程盛认为,要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问题,既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生活方式,也不可回到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两种生活方式都存在许多腐朽没落之处,且与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相冲突,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视域下,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构建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60]

五、其他视域下的“美好生活”研究

(一)“美好生活”与休闲文化

刘慧梅、王晶、笪舒扬认为,休闲文化政策为美好生活提供制度保障,而人民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推动休闲文化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政府要重视休闲对构建美好生活的重要意义,引导人们认识与热爱休闲,在完善福利性文化政策、健全休闲需求表达机制、制定民族特色文化政策、树立生态文化政策观、构筑教育科研政策体系等方面进行休闲文化政策创新,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供制度基础。[61]

(二)“美好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

宋芳明、余玉花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要任务,作为与社会主要任务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应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发挥自身在引领社会公平正义、关照人的生存意义、动员美好生活创造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美好生活实现提供精神产品,增强社会大众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接受与认同,助力人民美好生活实现。[62]

(三)“美好生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顾海良指出,“人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要义,也是马克思的“美好生活”观。“美好生活”与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的“全面提升”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人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思想的中国话语读解。[63]

六、“美好生活”研究的评析

(一)多视角研究,成果丰硕

1.初步分析了“美好生活”的生成背景。学界普遍认为,“美好生活”的提出和生成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成果的文本研究,立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伟大实践,对“美好生活”的生成背景做了较为深入的学理阐释,初步厘清并明晰了“美好生活”的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及价值支撑。

2.初步解读了“美好生活”的丰富内涵。学者们对“美好生活”的内涵界定各有不同,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当代中国现实语境下的“美好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个体与国家、自我与他者以及代际之间”[68]的多维目标的系统整体,并在这些因素的张力运动下得以实践和延展。

3.初步阐释了“美好生活”思想的时代价值。已有研究不仅从发展初心的回归、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价值观的升华、发展力量的凝聚等多维度对“美好生活”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全方位分析,而且从中外的双重视域下阐述了“美好生活”的世界意义。

4.初步探索了“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既有从宏观视域下对“美好生活”实现路径的探讨,从指导思想、领导力量、核心方略、总体布局、发展理念、制度保障、创造路径等维度对实现“美好生活”进行了诸多探讨;也有从微观视域下对“美好生活”实现路径的论析,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民道德建设、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构建等维度对实现“美好生活”进行了深入分析。

5.初步思考了“美好生活”思想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部分学者认为,“美好生活”作为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与中心线索,深化了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时代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向往的理论和行动指南。

(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对“美好生活”的整体性研究不足。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美好生活”的某几个侧面,如形成背景、主要内容、现实意义与实现路径等,对其中特定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对“美好生活”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2.对“美好生活”内在生成逻辑的研究不足。已有研究忽视了对“美好生活”内在生成逻辑的分析和探讨,即多数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何为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何以实现”等问题,忽视了“何以美好生活”的问题。

3.对“美好生活”主要内容的研究不足。不少学者对“美好生活”内容的主观性方面给予了较多关注,认为“美好生活”是一个源于主观而难以把握的命题,但对“美好生活”内容应当具备的相对客观的标准认识不足,且对“美好生活”主要内容的研究多原则性的阐发,具体而深入的研究阐述相对不足。

4.对“美好生活”实现路径的研究不足。目前的研究多是从指导思想、领导力量、制度构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宏观层面对“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较少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公民道德建设等微观视域开展的研究。因此,“美好生活”实现路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

5.对“美好生活”的对外传播研究不足。目前的研究立足国内视野,较少有在国际视域下对“美好生活”的中外比较研究,较少有对美好生活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及世界意义的研究。同时,国外学者对习近平新时代“美好生活”思想的专门研究尚缺乏。

(三)今后研究的着力点

1.扩展“美好生活”的研究内容。第一,加强对“美好生活”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应当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好生活”的系列重要论述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深入研究,从整体上把握“美好生活”的生成与发展、内涵、意义与实现路径等。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对“美好生活”特定“部分”的研究。既要关注“整体”,扩宽研究广度;又要重视“部分”,扩大研究深度。总之,对“美好生活”的研究要生成系统研究与重点推进的两条路径,如此,才能不断增强“美好生活”研究的广度及深度。

第二,加强对“美好生活”内在生成逻辑的研究。弄清“何以美好生活”是进一步研究“何为美好生活”“实现什么样的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何以实现”等问题的逻辑前提。今后的研究应当从“美好生活”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等诸多方面,厘清“美好生活”的内在生成逻辑,不断丰富和完善“美好生活”的研究体系。

2.创新“美好生活”的研究方法。第一,加强对“美好生活”的文本研究。已有成果多重复性研究,同质化特征明显,且部分研究停留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文本表层,多为观点的简单罗列与归纳,深入解读不足,创新观点较少。今后的研究应当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的文本解读,真正理解“美好生活”的理论实质。

第二,加强对“美好生活”的实证研究。“美好生活”的提出是对我国历史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新时代我国发展突出矛盾问题的回应。已有成果中,多是关于“美好生活”的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多是关于“美好生活”的规范研究,实证研究较少。因而,对“美好生活”的研究要更加注重运用社会调查、案例分析、定量统计等方法,加强对“美好生活”的实证研究与定量研究,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直面和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增强理论阐释的说服力,才能真正把握“美好生活”的实践要求。

第三,加强对“美好生活”的比较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的“美好生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生活”、中国共产党的“美好生活”等理论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此外,新时代“美好生活”还是在与西方生活理论的不断比较中形成的,因此,要学懂、弄清并阐明习近平总书记的“美好生活”,必须将其置于“古今中外”的比较研究中,才能彰显其重要的创新品质与卓越的时代意义。

3.拓宽“美好生活”的研究视野。加强对“美好生活”的多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政治学领域,而对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较少。为此,应积极借鉴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扩展“美好生活”的解释维度,扩大“美好生活”的研究纵深。

另一方面,必须树立宽广的世界视野,在世界视野下深化对“美好生活”的研究,积极阐发“美好生活”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与世界意义,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美好生活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和借鉴,如此才能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美好生活”的国际认同,扩大中国特色美好生活建设的世界影响。

猜你喜欢

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时代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精明夫妻卖北京房子欲半生无忧,不料“美好生活”以血腥收场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