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19-01-26孙珉玫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中华文化弘扬

孙珉玫

(中共察布查尔县委党校 新疆 察布查尔 835300)

[内容提要]民族团结的根本在于人心聚合,人心聚合的根本在于价值相同、认同相一。必须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以扶正祛邪促团结,凝聚人心促稳定作为治本之策。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县,有锡伯、维吾尔、哈萨克、汉、回、蒙古等25个民族。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19.6万人,少数民族占比67.2%,是个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发展的大家庭。长期以来,境内外“三股势力”为达到分裂国家的政治目的,通过文化疏离策略、宗教极端思想微观渗透和歪曲新疆历史等手段弱化群众的“五个认同”,并辅以暴力恐怖手段,大肆制造隔阂、破坏民族团结,严重影响自治县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心病还须心药医,治病必须拔病根。我们必须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以扶正祛邪促团结,凝聚人心促稳定的作为治本之策。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治本之策

(一)铸牢中华文化认同是加强民族团结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①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观点--人民网[D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1010/c1003-25800352.html,2014-10-10/2018-06-03.。民族团结的根本在于人心聚合,人心聚合的根本在于价值相同、认同相一。长期以来,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煽动民族分裂思想,煽动宗教极端思想,大肆干涉群众的世俗生活、他们无视中华民族文化,无视新疆历史事实,肆意歪曲和杜撰新疆地区历史,迷惑、绑架群众,着力强化狭隘的民族意识,竭力“去中国化”、“逆中国化”,进而消解伊斯兰教的中国特色和群众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妄图最终达到其离间直至分裂国家的政治目的。妄图通过弱化群众的文化认同来消弭“五个认同”。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必须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文化认同这个“牛鼻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观文化发展战略和微观文化涵养工程统筹兼进提升中华文化认同,这是有效遏制和根除民族分裂思想、宗教极端思想的治本之策。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中华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魂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扬弃积淀,其精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是中华文化的渊源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魂魄所在,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五个认同”的根本。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①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01)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离开中华文化这个怀抱,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之魂,就要根据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继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强大的优秀基因,不断培育塑造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意识和归属感,不断涵养文化自信,培养文化自觉,夯实民族团结的文化根基。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的对策建议

以文化人育人、团结凝聚人心,必须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

(一)主动谋划作为,牢牢掌控文化工作话语权

意识形态领域较量的实质是控制话语权,即谁控制了话语权,谁就能引导民众。掌控话语权首先要增强话语吸引力。

1、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创新和现代化阐释提升文化自觉。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爱国忧民”“仁孝齐家”等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当代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就要用好历史、哲学、人文、文学艺术、典故等各类好的教材,深入挖掘其中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基因,结合伟大复兴中国梦、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等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群众向善向好、包容团结、爱家爱国,培养面对多元文化的理性扬弃、开放包容的态度。

2、立足现代文化追根溯源,用中国故事涵养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新时代各领域各民族中涌现出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突出故事的中国特色,写好、讲好、丰富好中国故事,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根植于心,潜移默化涵养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落实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文化传播主导权

1、坚持守土尽责,强化阵地管理。进一步加强文化产品和文学作品审读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对于涉及新疆历史的各类学术研究、宣传舆论、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广播电视、语言文字、报刊图书、新闻出版等,加强审核把关。落实问责制度,对于任何通过教材、课堂、历史小说、文体活动等形式宣扬极端思想、错误历史文化的行为严肃追责惩处。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持续推进“清源”“固边”“净网”“秋风”“护苗”等专项行动,加强对各类有害出版物、有害宣传品和有害信息的治理力度,斩断“三股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极端渗透的源头。

2、加强对媒体工作的服务和指导。媒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更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执政资源和执政手段。特别是进入新媒体和自媒体时代,党组织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领导权和主动权,必须在重大问题、重要节点、重大事件面前不缺位、不迟到、不失声,精心策划议题和议程,整合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优势大力谱写团结和谐主旋律。

3、弘扬主旋律,把准文化传播方向不偏倚。文化传播工作肩负服务文化、传承文化、引导文化和教化育人的职责。创新文化传播工作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用中华文化视野,着力突出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自觉传播和体现文化多元融合、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现代文化,进而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

(三)坚持群众路线、不断创新,团结凝聚主力军

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践行者,也是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力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要结合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引导,不断创新丰富内容和载体,不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例如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监所中心、进宗教场所、进旅游景点等“十进”活动,用中华传统文化持续浸润涵养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华传统节日”系列主题民俗文化活动,强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知、尊重、继承和弘扬,培养辩证思维、扬弃精神和开放包容精神,引导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坚持文化阵地下沉前移,积极拓展文化大院、文化礼堂、社区舞台等小巧、便捷、灵活的新型文化阵地,分类、分层、分众开设道德讲堂、传统文化讲堂、经典诵读、传统仪式等文化活动,坚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操作的方式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让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能量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涓滴成河、渗透到各族群众的血液之中,不断消解分裂思想和极端思想的滋生,不断培育塑造各族群众的共同文化意识和归属感,续写团结奋进的血脉相融之情。

(四)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并进,进行新疆历史和文化全民再教育

清代学者龚自珍说:“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①周琼.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文件资料,2016年第29期(总第733期),55。新疆历史是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焦点。要纠正澄清群众内心深处长期积累的、深层次根本性的一些模糊和错误的思想认识,必须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遵循,全覆盖地进行全民性的新疆历史和文化的再教育。

1、要自下而上地组织发动好群众。坚持以立为先,立破并举原则,借助夜校、升旗、文体活动等群众性宣教载体,围绕新疆历史、民族、宗教和重大现实问题,结合群众的生产生活变化、家乡变化等基本现实,精心设计主题,高质量地开展发声亮创活动并覆盖到各领域、各阶层、各群体。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融入媒体传播工作、基层文艺创作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中,通过细致入微的宣传教育形成强大的主旋律声势,奠定好基层的思想基础。

2、要自上而下推动好宣传贯彻工作。一是以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的学习,示范带动基层群众的学习。二是分批次加强对宣传文化干部、新闻采编人员和宣讲骨干的集中培训,壮大培优思想文化宣传队伍。三是坚持分类分层次、通俗易懂、鲜活生动,由专业部门编写各级各类宣讲教材,特别加强中小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地方教材研发工作,坚持从孩子抓起,确保进学校、进教材、进考核、进头脑。常态化长期开展,引导各族群众了解新疆、认识新疆,激发爱疆爱国的美好感情,培育滋养长治久安的文化血脉,凝聚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中华文化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民族团结之歌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