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规划与协同效应: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逻辑
2019-01-26陆晓娇
■ 陆晓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主持召开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是因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回忆起上初中时,一位政治课老师讲授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给同学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这节课在我的一生中留下深刻印记,对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也有很重要的影响。”[2]针对思政课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2019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鲜明特点是充分体现了整体规划和协调效应两大逻辑,这两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支撑,把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
政党与青年历来有着密切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实现这样的目标,根本途径就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4]这里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体现了对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整体规划,和对学生成长特点的尊重、对教育规律的遵循。
回顾新中国70年思政课建设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大中小学各学段的思政课不但没有形成整体规划,而且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部分学段的思政课课程设置在全国也未实现统一。为了贯彻落实1949年12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求,《中学暂行教育计划(草案)》《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等文件印发,各学段纷纷设置思政课,后来进行了多次调整。“文革”期间,学校教育秩序遭到严重破坏,思政课建设严重受挫,更别提整体规划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思政课经历了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1985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提出“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对各学段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了系统的改革要求[5]。这是整体规划思政课的有益探索,以此为标志,思政课建设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1994年印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将“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作为一个目标提了出来[6]。2005年印发《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实现了对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整体规划的初步尝试,深化和发展了此前的高等学校、中学、小学的德育大纲。时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詹万生研究员在解读这个意见时指出:“其突出特点是以德育的整体观念为主旨,对大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内容和途径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体设计,提出实施要求。”[7]有研究认为,在2019年中办国办《意见》印发前,“虽然我国大中小学都开设有思想政治相关课程,但并没有整体性的规划”[8],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只是由于上述两个文件均是针对大中小学德育体系而非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加之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教育目标未充分体现螺旋上升、教学内容存在前后重复等问题。
如前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新高度。2018年末,一项围绕“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的24校专题调研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在青年学生中传播的氛围有了明显优化”[9]。《意见》在明确思政课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从10个方面概括了思政课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深化”[10]。仔细分析这10个方面的突出问题,整体规划的问题带有根本性。为此,《意见》明确把“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基本原则,体现在各项改革举措之中。
课程目标具有导向性,课程目标精准定位是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关键。《意见》提出:“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1]。这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共同目标,体现了育人目标的统一性。由于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阶段性,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有一个层次化、系列化的过程。《意见》在设置思政课统一目标的基础上,对大中小学分别提出了各有侧重的目标。其中“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12]。
课程目标决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体现课程设置的理念。《意见》总结实践经验,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丰富和拓展。《意见》强调:“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在保持思政课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基础上,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13]。不仅对必修课作了整体规划,而且对选修课的整体规划也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0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不同学段的思政课的课程名称是有区分的,小学1-2年级、3-6年级分别开设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开设思想品德课,普通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大学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了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新要求[14],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15]《意见》将不同学段的思政课统一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统一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了这门课程是融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于一体的,尽管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在不同学段的要求是有差异的,但是这“三性”的要求贯穿于不同学段。以理论性为例,义务教育阶段也有这方面要求,只不过在这个阶段理论性的呈现方式与高中阶段、大学阶段不完全相同。
思政课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必然会反映到课程内容上来。《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等教育“短板”纳入课程内容,突出强调内容设计的系统性。还明确提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16]这是一种以接受论为导向的课程设计思维,把学生的接受特点作为课程内容设计的主要因素,从而把整体规划及其效果统一了起来。
此外,《意见》还对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做出了统筹规划,规定:“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建设,科学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注重提升思政课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17]这样的制度设计打通了思政课整体规划的“最后一公里”,可以有效避免教材“各自为政”,实现课程目标。
二
协同效应是整体规划的自然延伸。“根据协同的内涵,协同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要围绕整系统,它决不是对某一个子系统的要求。协同效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协调或共同行动作用时形成的整体,具有了新的特定功能。”[18]形成思政课的协同效应首先是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之间的协同。以前述的思政课课程目标为例,逐步引导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初中阶段“强化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意识”、高中阶段“形成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认同”、大学阶段“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9],最终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种不同学段课程目标的协同,使同一目标实现有效衔接,符合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协同效应也就应运而生了。
实现思政课的协同效应最重要的是要注重思政课与各类课程相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这一重要论述,极大地拓展了思政课的格局,为形成思政课协同效应指明了努力方向。“长期以来,人类知识体系高度分化的发展趋势,各门课程的功能不断地被狭隘化,知识的分门别类变成各门课程在育人功能上的互不相关。似乎一类知识只与成人相关,而另一类知识只是用来满足成才的需要,这导致了长期以来,在我国高校的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把满足大学生成人需要推给思政课,思政课也把满足大学生成才需要推给了专业课。”[21]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割裂了思政课与其他各门课程的育人功能。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乱说,造成的结果是育人的抵消效应,在互联网的病毒式传播下,甚至会产生放大效应和塔西佗效应。”[22]就思政课本身来说,受思政效应显现的滞后性影响,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政课说起来重要、上起来次要”的现象。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高等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情况表明:“有的高校存在‘调门高、行动少’、思政工作‘表面化、碎片化’的现象。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配备未达标,有的地方缺口近30%。”[23]强调思政课的协同效应,既是在坚持中加强思政课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意见》对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了全面设计。提出:“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和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4]这样的规定,一是强调“整体推进”和“相互配合”,二是强调“所有课程”和“课程体系”,三是强调“深度挖掘”和“发挥功能”。2019年秋启用的普通高中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这三科统编教材“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与义务教育教材的纵向衔接,实现主线贯穿、循序渐进、螺旋上升”[25]。
从广义上讲,形成思政课的协同效应离不开与学校之外的协同。思政课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办好思政课虽然是学校的主要职责,但是家庭、政府、社会都不是旁观者。以家庭为例,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要注重家校合作。”[27]搞好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主动作为,更要密切合作。一些地方和学校定期开办家长学校等形式,把办好思政课作为重要的沟通内容,就是很好的探索。政府对思政课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的格局能否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尖锐地指出:“现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招人用人标准和导向过于单一,过分注重高学历文凭,还要看本科是不是‘九八五’、‘二一一’,这是一种现代版的‘出身论’。学历不代表能力,也说明不了人品德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率先破除唯名校、唯学历是举的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给全社会带个好头,担起育人的社会责任。”[28]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以用人导向为例,充分说明了政府和社会在思政课中的重要作用,也指明了政府和社会努力的方向。
三
作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两个内在逻辑,整体规划和协同效应是紧密联系的。其中,整体规划是前提,也是一种协同,离开了整体规划,协同效应很难形成;协同效应是整体规划追求的价值目标,离开了协同效应,整体规划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整体规划和协同效应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破解其建设不平衡不充分等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质量。
党的领导是我国学校的独特优势,学校思政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具体体现。2019年10月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专题著作《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收录了3篇有关教育的讲话,分别是《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可见,在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党对教育的领导的份量是很重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29]为此,《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如“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地方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推动建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抓思政课机制”等[3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领导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存在“三多三少”问题,即:“有的讲话一般性的品德要求多,理想信念强调得少;个性化表达多,党的教育主张强调得少;同国际接轨讲得多,中国特色强调得少。”[31]为解决这个问题,《意见》也提出了明确要求。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32]。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新要求[33]。贯彻落实这一新要求,《意见》从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激励力度、后备人才培养等5个方面作出了规定。应该说,现在思政课教师的政策支持和激励力度确实比较大,甚至吸引了其他课程的教师“跳槽”到思政课任教。而且,其他课程的教师转岗到思政课任教,已经有了规章制度。但是要让教师认真上好思政课,必须增强其职业认同感。解决好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思政课到底有没有学术性这一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34]这要求广大思政课教师正确认识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加强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增强思政课的学术含量。否则会造成上不好思政课,学生不愿听、学不好,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对思政课的偏见。同时,要注意纠正一种现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的地方形成了思想政治专业非学术、无学术等极为错误的观点和氛围,给一些思政课教师造成很大心理阴影,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35]。
形成思政课的协同效应,重点要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和“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36]。在探索发挥各类课程育人的实践中,“课程思政”的概念应运而生。课程思政不是“课程”与“思政”的简单拼凑,而是一种精耕细作的思政课。这种类型的思政课,就是我们过去常说的隐形的思政教育。相比于思政课,隐形的思政课可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尽管思政课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动摇,但是如果其他各类课程发挥不好育人作用,思政课的协同效应就难以形成,甚至产生抵消效应。当然,实施课程思政要立足课程特点,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嵌入、渗入到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过程之中。事实上,不仅其他各类课程要主动与思政课配合,思政课也有一个与其他各类课程配合的问题。解决它们互相配合的问题,思政课要发挥好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两大作用。这是由思政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可以有效防止课程思政“跑偏”,确保效果。育人是思政课的主要功能,但并不是全部功能,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才是其完整功能。现在对育人的讨论和实践很多,《意见》吸收了各地的实践成果,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关于如何发挥其育才功能的讨论还很少,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补齐思政课建设的“短板”,是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思政课建设的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也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不平衡问题,教师思政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建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还未完全形成等不充分问题”[37]。比如说,民办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18.35万所,占全国比重35.36%;各类教育在校生达5378.21万人”[38]。现实情况是,有的民办学校过分纠结经济利益,对思政课重视不够;有的民办学校对思政课的投入少,政策落实不到位。民办学校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实,民办学校在办学方式等方面与公立学校存在差异,但是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育人导向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民办学校在根据法律法规办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公益属性和社会效应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也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要求办好思政课,在这方面没有例外。”[39]为了加强民办学校思政课建设,《意见》要求“把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纳入思政课建设整体布局”,“对民办学校指派思政课教师或组建专门讲师团”[40]。这两个要求,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很有针对性。
办好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必须增强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从“根本保证”、“有力支撑”、“深厚力量”和“重要基础”等4个方面总结了办好思政课的基础和条件[41],因此办好思政课的底气是充足的。当然,要把整体规划和协同效应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果,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