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荀子》节制思想对当今领导干部的借鉴意义

2019-01-25赵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期
关键词:性恶论借鉴领导干部

赵峰

摘要:节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对古人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是古代君子达到“内圣外王”的重要途径。《荀子》一书包含丰富的治国理论,是儒家经典之作,其中他的节制思想,包括他的“性恶论”、“礼论”、“心论”等思想对当今领导干部修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节制;性恶论;心论;礼论;领导干部;借鉴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4-0104-02

一、节制思想的内涵

节制,本意为限制、控制,它的含义来源于竹节和剪裁的意向,有约束、克制使行为适度的意思。既是指个人以理智约束情欲和言行的道德规范,也是指社会或集体以风俗或法律对其成员进行强制性规约的制度精神。节制可分为自制与他制两类,即主动节制和被动节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节制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品质,我国传统典籍《易经》中的“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卦),即含此意。

二、《荀子》节制思想概论

1.节制必要性——“性恶论”。《性恶》篇开篇,荀子就讲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生来就是恶的,人们有贪图私利之心、嫉妒仇恨之心、爱好声色之心,如果放纵人的本性,就会发生争夺、残害忠良,就会淫乱无度,从而违反等级名份、扰乱礼仪制度和道德规范。所以说就一定要加以节制,也就是说要有师长和法制对其进行教化,进行礼仪的引导,这样才能确立合乎等级制度的正常秩序,实现社会的稳定。

2.节制可能性——“心论”。本性是恶的人是怎样做到节制的呢?荀子认为是通过礼的作用,以礼化性。但是,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荀子认为性是“不能为”,另一方面,却又认为礼能够“化”之,“性也者,吾所不能为也,然而可化也”。(《儒效》)这到底是怎样实现的呢?由此,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荀子的另一重要概念“心”。

荀子在《正名篇》中指出:“求者从所可,所受乎心也。所受乎天之一欲,制于所受乎心之多,固难类所受乎天也。……故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欲不及而动过之,心使之也。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寡,奚止于乱?故治乱在于心之所可,亡于情之所欲。”

荀子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于心的指挥,我们有什么样的选择与行动,都是来源于心的命令,所以说心为天命,其他感觉器官为天官,所以,只有心下达命令,其他器官才能发挥作用。這里所谓的心,就是指的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人的理性认识能力可以做出是非善恶的评价,这样,心才可以知晓对错,才可以趋善去恶,才可以认识“道”。所谓的“化性起伪”,就是说只有心的趋向发生改变,道德教育的“伪”才能实现。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起着中枢与关键作用。

3.节制可行性——“礼论”。荀子在《性恶篇》中提到,既然人的本性是恶的,那么礼仪又是怎样产生的呢?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

所以说,凡是礼义,产生于圣人的后天努力,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圣人为了改变邪恶的本性,所以做出人为的努力,人为努力的结果就产生了礼义,礼义产生后就制定法度。所以,礼仪和法度这些东西都是圣人所创制的。所以,只有根据圣人经过后天的努力所制定出的让人遵循的礼仪和法度,人们才可以有所因循、有所依据,才能将自己的恶性改正。因此,通过对礼仪法度的遵循,节制德性才可以实行,才可以将原有的追逐私利、嫉妒仇恨、放荡不羁的恶性改造成为符合“道”的君子之行,这样,上至君主、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都各司其职,最终实现国泰民安、太平盛世。

三、《荀子》节制思想对领导干部的借鉴意义

1.内在节制。(1)加强学习。荀子是十分强调学习的,在《劝学》篇中,系统阐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及他对学习的看法。“学不可以已。”“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由此可以看出,荀子非常重视学习,当代领导干部也应该加强学习,增强对历史、法律、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的理解,扩展视野,并将所学应用于具体实践,采用新的理念、方法、思路解决所面临的具体问题。(2)提升修养。第一,控制欲望。“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道者、进则近尽,退则节求,天下莫之若也。”所以说,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注意节制非分的欲望。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尊重自己的人格,特别是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要节欲守操,常怀律己之心,常排非分之念,常修为官之德,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第二,控制情绪。《修身》篇中说:“怒不过夺,喜不过予。”是说对犯过错甚至触犯刑法的人,即使再恼怒,也不惩罚过分;对做出成就或自己欣赏的人,即使再喜欢,也不奖赏过分。这句话就是告诫人们要善于控制自己的喜怒情绪,做到赏罚得当。因此,领导干部就应该严格自律,善于自我管理,尤其是自我情绪管理。同时,还要懂得适度“隐藏”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清醒和冷静,拥有包容豁达、淡薄名利的心态。(3)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荀子要求“官人守数”(《君道》)。“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职也。”(《荣辱》)“吏敬法令莫敢恣。……吏谨将之无铍滑。”(《成相》)“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富国》)。因此,领导干部应当像度量衡的规定那样,严格遵守党纪国法,真正对党纪国法深怀敬畏之心,时时事事从党性原则出发,自觉把敬畏党纪国法融入学习、工作、生活之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坚决抵制诱惑,狠刹歪风邪气,自觉提高免疫力。

2.外在节制。(1)制定完备的政策法律。荀子认为:“(圣王)起礼义,制法度。”(《荀子·性恶》)“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荀子·成相》)“纂论公察则民不疑论。”(《荀子·君道》)表明荀子赞同制定、公布完备的成文法。又如:“百吏畏法循绳,然后国常不乱。”(《荀子·王霸》)“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荀子·王霸》)荀子认为,只有法律规范完备,官员人民有章可循,然后社会才能安定。(2)自觉接受各方监督。《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这是说明君主要对官吏进行监督。当今,更要对领导干部加强各种监督。第一,建立完备的党内监督体系。国家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强化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第二,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对干部的监督,是对干部的爱护。放弃了这方面责任,就是对党和人民、对干部的极大不负责任。”领导干部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以百姓心为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说改的地方抓紧改,说治的病抓紧治”,以虚心纳谏的态度和认真纠错的行为,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晏玉荣.节制德性视域下荀子的“礼”“欲”之辨[J].河南社会科学,2015,23(2):83-87.

[2]姜红.荀子节制思想之探析[J].社会科学家,2012,(7):37-41.

[3]贡华南.节制的根源[J].社会科学,2010,(8):90-96.

[4]施文.荀子节制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5.

Abstract:The thought of moderation is an important ethical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ancient gentleman to achieve the "inner sanctity"."Xunzi" contains rich governing theory,is the Confucian classics,which he thought of restraint,including his theory of "evil" theory of "the ritual" the theory of "heart" and other thoughts on today's leading cadres training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Key words:moderation;Theory of evil;Theory of mind;The ritual theory;Leading cadres;reference

猜你喜欢

性恶论借鉴领导干部
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启示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