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试管婴儿之母”张丽珠:一生精彩

2019-01-25高博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良医圣约翰试管婴儿

高博

曾想开飞机救国

张丽珠的父亲张耀曾先生做过孙中山的助手,参与起草过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913年《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张耀曾有四个女儿,张丽珠是老幺。别人议论张耀曾没有儿子,张耀曾却说,好女孩胜于恶男,生儿生女都要报效祖国。他用一首诗教育女儿们:“辛辛尽吾时,不知有穷遏,恳恳尽吾能,不暇问收获。”后来他的四个女儿都去美国留学,成了专家。

1937年,张丽珠中学毕业,那时正号召“航空救国”。她说自己又想造飞机,又想开飞机。“我到处看招生广告,最后看见南京中央大学有个航空工程系,我就报考了这个系。”

尽管张丽珠考上了中央大学航空系,但学校搬迁到内地了,张丽珠则留在上海,在暨南大学读了半年物理,就改去圣约翰大学学医了,那是租界里唯一的大学。

父亲病逝让她转做良医

张丽珠曾经说:“医学原来并非我的志愿,但父亲突然在1938年因病去世,纪念他的文章中有‘良医良相尽,此事最堪哀的句子,使我立志要做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

张丽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后,选择妇产科,做了住院医师。1946年,她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同船的还有华罗庚跟冯玉祥。

在美留学期间,张丽珠发表了论文,研究的是从体液早期诊断肿瘤,这是當时的前沿课题,因此她接到英国玛丽·居里医院的聘书,又去英国工作和学习了一段时间。回国后,张丽珠被卫生部分配到北医第一附属医院,6年后,又转到北医第三医院工作。

第一例试管婴儿成功

1984年,张丽珠开始做试管婴儿实验,颇受议论。有人说:“我们国家已经有这么多的人口,为什么还要做试管婴儿?你是跟计划生育对着干!”

但张丽珠认为病人生不了孩子很难过,所以做试管婴儿是对的。那时候医院穷,她的试剂要自己配,针头要拿去钟表店磨。

一位甘肃的小学教员,丈夫是四代单传,家里很希望她有后代,但这位38岁的女士结婚20年也没生孩子。1988年3月10日,她成了第一位试管婴儿的妈妈。

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手术室门口挤满了记者。张丽珠进手术室时,没跟记者们点头,板着脸一句话也不说。因为她非常担心,怕小孩生出来万一有畸形或者兔唇。直到孩子哇哇大哭,检查小孩全身都挺好,张丽珠才安心。这个孩子后来被起名“郑萌珠”。

网民张丽珠

张丽珠喜欢跟年轻人逗乐,有次年轻同事给她买牛奶,她问多少钱,要付钱。年轻人说20块。张丽珠说:“这么贵!你是不是敲竹杠啊?”年轻同事都叫她“张大夫”,而不叫“张老师”。

有同事回忆说,张丽珠说话简洁明了,90多岁还是如此。谁回答问题不到点子上,她就不高兴。她查房时对同事严厉,并“用简捷又无比犀利、不留情面的语言批评人”。

张丽珠80多岁时还在坐诊,她学会了PPT,还用电脑打字、写书,收发电邮和搜索学术进展。

张丽珠95岁时去世。她的告别仪式很独特,礼堂内播放的不是哀乐,而是她生前最喜欢的《梁祝》;大屏幕滚动播放的照片没有黑白的,都是彩照,正如她一生的颜色。

猜你喜欢

良医圣约翰试管婴儿
约克圣约翰大学创意中心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做试管婴儿何必去远方
政府疏忽,巴新预算漏了急救车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做试管婴儿何必去远方
130万
良相与良医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