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充的独异精神

2019-01-25那秋生

书屋 2019年1期
关键词:论衡王充治学

那秋生

《论衡》是一部哲学巨著,原有百篇,现存八十五篇,共二十万字,王充以毕生心血写成,影响深远。《论衡》一书是王充的“独异宣言”,曾被视为异端邪说,直到唐代才得到肯定,尤其是韩愈大为赞扬王充的“特立独行”精神,把他树为学者的典范。《论衡》一书,以怀疑、批判精神为武器,以实证、科学方法为基石,成为当时理性精神的光辉代表,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居统治地位的价值判断思维之外,另立了一种事实判断思维。

主张思想的独异。王充反对把孔孟当成无可非议的偶像,把学说当成千古不变的教条,《问孔篇》、《刺孟篇》,就是批判儒家思想的著名篇章。他说:“追难孔子,何伤于义?”“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理?”王充所处的时代,正是“天人感应”与“王权神授”之说统治人心,以及“谴告”、“灾异”、善恶报应之类封建迷信盛行的时代,作为一位战斗的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对这些东西进行了毫不调和的斗争。

坚持心灵的独异。一门独特的“衡学”是王充创立的,就是运用传统的“中庸之道”来修心养性,善于自我调节。试看《自纪篇》中的一些格言:“得官不欣,失位不恨”,“时进意不为丰,时退志不为亏”,“处卑与尊齐操,位贱与贵比德”,“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同安危而齐死生,均吉凶而一败成。”他以为,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独异之心”,才可以從容地做人与处世。

倡导人格的独异。王充最看不起那些投机取巧、趋炎附势的人。这是一位士子的自传:“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已,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也。”古人常有“怀才不遇”之叹,此公更是有“一生三不遇”之痛,屡屡投机,每每失算。时耶?命耶?真是好笑之极!王充用这篇寓言,巧妙讽刺了世俗的可悲,以便士人皆能“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

创造学问的独异。王充说:“富才羡知,贵行尊志,体列于一世,名传于千载,乃吾所谓异也。”这一个“异”字,可以说明王充的学问是独树一帜和出类拔萃的。“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这是治学原则。“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这是治学目标。“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这是治学途径。“折中以圣道,析理于通才”。这是治学诀窍。

猜你喜欢

论衡王充治学
酷爱学习的王充
民国北方京剧科班的发展流向及与“外江派”关系论衡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萧公权的治学转向
分期付款
弟子规·出则悌(七)
《论衡》选读
教育家朱九思的治学观
王充路
宋代《论衡》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