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使用探究
2019-01-25
(宁德师范学院,福建 宁德 352100)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设备不断丰富,新媒体带来的新兴阅读立刻被广大读者所接受。作为高校信息服务中心的图书馆,在终身学习和阅读推广的倡导下,电子书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纸质图书,多媒体阅读迅速走进大众视野。
1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的必要性
新媒体阅读以传统纸质图书不具备的高传播速度和更新频率、低应用成本、大承载信息量、便捷的检索方式,以社交群体为依托兼具互动性、共享性、个性化等多种优势,影响力不断增强,快速占据阅读市场。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6.2%。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使人们更多的通过新媒体进行阅读,传统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开放、自由、方便、即时、舒适的需求。
在图书馆评估方面,对图书馆新媒体电子资源的评价成为对馆藏资源建设、运营能力、服务效果等评价的重要考量,是促进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要途径[1]。
2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的现状
2.1 高校图书馆多媒体阅读设备接触增加
高校图书馆常用的新媒体阅读媒介分为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满足读者对图书、杂志、报纸、期刊、论文等多种不同要求。固定设备由各大书商提供的带有数据库功能的横屏或竖屏的大屏幕阅读器数字移动图书馆,例如超星数字云图书馆;移动设备包括平板、水墨屏电子阅读器、手机等。除传统意义上的阅读以外还有听书、戏剧化表演形式等。不同需求的读者可以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式。新媒体阅读设备的增加,对新媒体阅读推广起到很大作用。
2.2 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数字资源不断增加
根据《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我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到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整体市场规模达到254.5亿。大规模市场需求兼以政府的支持倡导,推动图书馆阅读转型。高校图书馆资源库通常有付费中文资源库知网、慧雅电子书、读秀学术搜索、百链云图书馆、学术视频、维普考试资源、高校联合数字图书馆、地方文献库、大成中国各地方志集、万方新方志等,外文资源库SCI、Sco pus、JSTOR、lexis、heinonline等。此外,还有不断增加的试用资源库、免费资源库等。
2.3 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日渐增加
校园vpn使校外师生也可以使用校园网内部资源,推送服务受到欢迎。手机使用的移动图书馆业务,能够具备集成更多的服务而受到越来越多图书馆的青睐。这些“移动图书馆”服务提供包括预约、查询、阅读、咨询、收听等基础服务,在这些基本功能外还开始提供向云服务、私人定制、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等特色服务[2]。
高校图书馆提供手机相关的微博、微信等推送服务。读者可随时随地接收到图书馆的最新消息,同时微信微博所连带的用户社区可以更广泛地推广阅读服务。其中微信平台主要提供菜单导航、命令查询、群发推送以及在线咨询服务[3]。
3 图书馆新媒体阅读的不足
3.1 高校图书馆购买的电子书种类较少
版权问题是目前电子书种类少的主要原因。数字版权有别于过往的版权,作者对数字版权的认可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子书能否售卖,另外由于担心盗版,部分出版社不愿意发行电子版的书,同时洽谈数字版权也需要时间。例如,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京东电子书商城、当当数字馆都仅有《檀香刑》 《生死疲劳》两部电子书可以在线购买,淘宝电子书也仅有《蛙》一部电子书。电子书种类少造成高校图书馆在采购时,可选择的种类少。同时为满足学术研究,又以学术类期刊、论文资源为主,经费也最为充足。其他电子书则被压缩。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虽然多,但是电子书种类较少,不能满足在校师生的阅读要求。
3.2 高校图书馆电子书馆藏优质内容缺乏
馆藏电子书优质内容缺乏原因在于纸质书和网络原创书籍。新媒体传播以内容为本,优质的内容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力量[4]。
传统出版商与数字资源的平台提供商之间存在博弈,很多优质作品的数字版权仍没有放出,或者即使出售数字版权后仍然限制授权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子阅读的推广;同时网络原创书籍是以国内的原创网络小说网站为出发点,内容多是武侠、仙侠、玄幻和都市言情等,存在部分原创的内容低俗、打审核擦边球等问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缺少符合时代的优质内容是阅读推广的痛点。
3.3 高校图书馆购进的电子书缺乏管理
各供应商数据库独立,不能统一归纳整合进图书馆的检索数据库中。读者在查询纸质书籍资料阅读时,不能查看到该书是否有相应的电子资源,这使读者必须在电子资源库中进行单独检索。同时缺乏阅读导览和相应的宣传,资源利用率低。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平台同质化,主要体现在资源同质化,以及平台结构同质化。同国外相比,我国并没有强大的图书资源支持市场。虽然购买不同的数据库,但是内容的匮乏,平台机构基本采取相同的操作模式,少有更人性化的设计,阅读体验有待提高。
3.4 缺少馆藏电子书评价反馈体系
经图书馆采购的电子书服务通过供应商一般具有评价反馈功能,但是不够完善,不能使用户简单直接地反映问题。用户通过邮箱联系,通常在24 h内得到回复,并且此回复仅限该用户可见。一些供应商提供工作时间内在线客服,可以和客服交谈,但若同时咨询的人多就会提示“目前排在第n位”。图书馆接收到的用户反馈,还需反馈给供应商,需要时间。电子书供应商提供的这些咨询、评价方式,对于用户来说难以直接有效反馈问题,相较于电子商务平台来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3.5 新媒体阅读自身缺陷
人眼对普通屏幕阅读容易引起视疲劳;水墨屏的反应速度和刷新频率也让很多读者不适应;这些都难以提供同纸质书籍般及时翻阅前后内容进行对照;泛滥的手机推送功能让人容易烦躁,甚至取关或屏蔽。
短篇的碎片化阅读让人慢慢失去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能力,“短平快”的快餐式的阅读方式导致浅度思维和碎片化思维,容易缺乏专注力。
4 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使用的改进
4.1 加大图书馆在电子书购买方面的投入
一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提高图书馆资源购买力度,不限于学术资源,更广泛扩充图书馆资源库。另一方面培养相关馆员,注重版权素质。目前随着电子资源的开放,很多平台提供有版权的电子书不同格式免费下载。可采取多种渠道获取,自建电子书资源库。甚至针对图书馆服务不同需求建立个性化数据库。
4.2 健全图书馆电子图书采购规章制度
目前中文电子书市场仍不成熟。2006~2010年间由于电子资源的兴起,全国各图书馆大规模补充电子书资源。这期间着重看中资源数量。随着稳定期到来,电子资源的采购更加关注内容,主要考核电子书的品种、学术价值是否达到本校读者和科研要求。对电子资源更新频率也严格验收、确定数量。购买标准有打包、按本、逐年付费、买断或混合型定价等。同时由于电子书版权问题,如果让图书馆去筛选或甄别电子书是否符合版权要求十分困难,还容易陷入版权纠纷。因此,需要健全采购的规章制度,对购买资源严格筛选。
4.3 健全图书馆电子书评估机制
对馆藏电子书进行评价,为电子书资源整合建设寻求合理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促进新媒体阅读资源建设。主要评价对象为电子书内容和用户体验,以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用户评价法、用户满意度调查法等方法,要求能够全面反映采购资源或自建资源的使用以及图书馆多媒体的阅读服务。
4.4 扩大新媒体阅读的服务范围
在新生入馆教育中加入新媒体阅读的宣传,培养读者信息素养。同时建立主题鲜明、角色清晰、资源集中整合、导航合理便捷、访问渠道完善的综合资源导览平台。移动图书馆服务“新书推荐”一栏发布电子书更新,应用网页嵌入式,或者悬浮式进行推广,同时在版权允许的范围内在相应的纸质图书下方能够配合电子版本的链接,使读者可以及时阅读。在技术服务上尽可能支持新媒体阅读。
4.5 同传统纸质书配合一起推广阅读
虽然纸质图书销量逐年递减,但传统阅读不可完全替代。利用新媒体自身的特点扬长避短,用传统阅读的长处规避新媒体阅读自身的短处。汉字较以字母组合文字更适合新媒体阅读的特点,推广新媒体的移动阅读,用阅读器和手机有效利用通勤、等待等碎片化时间。配合纸质图书进行深度阅读,培养深度思维。
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阅读服务中应加强宣传和引导,在技术服务上主动为读者提供便利,完善用户体验,减少使用障碍,使用户能够方便、快捷利用新媒体阅读,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