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青年“海归”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9-01-25姚永明
■ 姚永明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江苏 扬州 225009)
“海归”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末。2002年,人民网在总结“五年成就100词”专栏中对“海归”作了这样的释义:“海归”是相对在国内学习、工作的本土人才而言的,指的是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留学归国人员。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著名“海归”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先进事迹作出“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重要指示,在“海归”群体及海外留学人员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如何更好地关心青年“海归”、服务青年“海归”,特别是给予青年“海归”更多政治上的关心和引导,使其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多做贡献,成为新时期各个领域、党的各级组织在谋划党建工作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新时期加强青年“海归”党建工作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后,在海外学成回国的大有人在,各个时期都有典型代表,但从总体来看,人数不多,规模不大。改革开放以来,学成归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海归潮”已初见端倪。集中关注青年“海归”群体,重点加强青年“海归”党建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开始显现出来。
1.加强青年“海归”党建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提升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世界各国都争相出台政策,推出各种实招儿来吸纳外来人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代以来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这样的国情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大批曾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人员纷纷回国,出现了人才在国际间的正向流动。早在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正式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纲要》不仅确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工作的科学论断,其中,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是对人才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所谓科学的人才观,首先是科学选才,正确看待人才的类型和水平层次,充分考虑人才的来源和背景。所谓党管人才,首要的是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对人才进行教育和再培养。所谓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最重要的是确立“又专又红”的人才标准,看待人才不能重业务水平,轻思想表现。唯有这样,学成回国的青年“海归”群体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青年“海归”党建工作是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首次提出的重要概念。毛泽东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建党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1]。他把这样的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了一场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伟大革命。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这次伟大革命的过程中,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概念。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领导全党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2]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3]的新要求。由此可见,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注意吸收社会各个阶层的先进分子到党的组织中来,当然包括从海外留学回国的人员中吸收党员。而且,从回国后所发挥的作用来看,“海归”人员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推动者,所以,“海归”人员理应成为党员发展对象的重要来源,加强青年“海归”党建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
3.加强青年“海归”党建工作是深化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建工作不仅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从党建的国内形势讲,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给党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使党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多元文化和价值交流、交锋和交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信仰选择。从党的组织状况看,党员队伍在新老交替中空前扩大,特别是党员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党员教育管理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繁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4]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青年“海归”群体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争取和拉拢的目标群体,在国内,民主党派也非常看重“海归”群体,并在其中积极发展成员。因此,加强新时期青年“海归”党建工作对深化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青年“海归”群体的特殊性值得关注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社会不断上升的影响力,正在转化为海外学成青年回到祖国怀抱的“吸引力”,“海归”正在形成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特殊群体。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6》显示,从1978-2016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有322.41万人已完成学业,其中有265.11万人选择学成回国发展[5]。我们必须对这个特殊群体给予重点关注。
1.青年“海归”群体的构成比较特殊
青年“海归”群体构成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第一,总体年龄偏小。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巩固的重要时期。青年“海归”中大约有87%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下[6]。与其他中年学者去海外短暂交流访学不同,青年“海归”一般在海外攻读本科或研究生学历,有的甚至高中阶段就在海外读书,这就决定了他们去海外留学时的思想基础、心智基础、价值观基础还不牢固;正因为如此,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强,很容易不加思索地适应、接受和融入留学地文化。第二,留学类型和时长不一。这就决定了他们到达留学地后进入专业学习的状态、投入专业学习的精力、从事专业学习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也就决定了他们在专业学习之外接受留学地文化影响的机会是不一样的。第三,留学地不一。这就决定了影响他们思想的留学地文化是有区别的,影响方式也可能是不一样的。当然,还有一点毋庸置疑也特别重要,那就是他们留学生活的具体过程是不一样的。总之,青年“海归”在海外多年,离开党的教育和培养,他们的思想极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留学地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而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甚至深深地打上留学地的文化烙印。有调研结果显示,认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海归青年教师占比高达79.5%,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持赞同态度者占比达75.1%,认为共产主义最终可以实现的海归青年教师占比50.9%,对西方思潮持赞同意见者占比70.3%,对历史虚无主义持赞同意见者占比41.8%[7]。可见,青年“海归”受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潮影响较大。
2.青年“海归”群体的回国动机比较复杂
国际间存在人员流动是正常的,而且,国际化也正在成为高端人才的重要特征。但是,人才如何流动一直是各个国家密切关注的,特别是当人才流出呈现某种潮流时,一定会引起留出国的高度重视。当年中国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开始出现大批留学人员回国时,美国《今日美国》和《华尔街日报》将出现在中国的“海归潮”称之为“逆向人才流失”。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海归潮”呢?有调查研究表明,90%的“海归”称经济机会是他们回归的最重要原因;51%的“海归”认为,能为祖籍国经济发展做贡献是回国的重要原因;59%的“海归”觉得在祖籍国的生活品质优于或不低于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品质;76%的“海归”认为祖籍国的市场重要[8]。当然,不排除还有其他的动机,如“海归”人员国内家庭出现变故等。应该说,“海归”的回国动机与回国后的作用发挥密切相关,至少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区别。而且,在动机的背后还有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回国时,在思想认识和觉悟上与党和国家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应当加强对青年“海归”回国动机的考察。
3.青年“海归”群体的作用发挥比较特殊
在国际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海归”依然是令人羡慕的“光环”。因此,与国内青年相比,青年“海归”回国后的作用发挥就显得比较特殊了。第一,青年“海归”群体的主体作用发挥是特殊的。(1)“海归”群体大多属于“双高人员”,即高学历和高知识水平。他们一般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较强,又掌握了相对先进的科学方法,更擅长于理论联系实际,表现出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2)他们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和很好的科研积累,能关注并捕捉到学术前沿问题,表现出很强的研究能力,在科研领域容易脱颖而出。(3)他们具有较强的科学精神、批判精神和民主作风,易于接受新事物,拥有巨大的创新潜能。他们大多是作为人才引进的,回国后都能获得优厚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成为推动用人单位教学、科研或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第二,青年“海归”群体的对外影响也是特殊的。(1)“海归”群体对身边非“海归”青年群体有影响。一般说来,青年都具有程度不同的“偶像心理”,以及强烈的进取意识和看齐意识,“海归”的特殊身份和显著的作用发挥,会在无形中对周围青年产生激励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2)“海归”群体对“准海归”人员有影响。尽管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到海外留学的人数相对还是比较少的,正因为如此,在海外留学的人员之间出于血浓于水的故土情感,他们之间的联系是紧密的,也就是说,还在海外求学的人员对已经回国的人员是比较关注的,“海归”们回国后是否有用武之地,是否得到重用,包括在政治上能否获得发展,对“准海归”们决定是否回国、何时回国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青年“海归”党建工作的现状不如人意
青年“海归”群体的特殊性为加强青年“海归”党建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如何重视青年“海归”党建工作,特别是如何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引导,使其既“专”又“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当前青年“海归”党建工作现状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
1.青年“海归”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不健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9]在这样的大原则和大背景下,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显得尤其重要。但是,从目前基层党建的现实状况看,对青年“海归”党建总体上重视不够,主要表现为:第一,对业已形成的青年“海归潮”认识不够。有的党组织还没有意识到新时期“海归潮”的快速发展,总认为目前“海归”人数较少,还没有形成规模,党建工作没有必要单独或者特别关注这个群体。第二,对青年“海归”党建的必要性认识存在误区。有的党组织认为青年“海归”是否申请入党是个人的事情,是自觉自愿的事情,只要他们在业务上能发挥作用就可以了,至于“海归”们是否要求入党无所谓。第三,对青年“海归”群体作用发挥的心理预期不高。有的单位认为引进“海归”人才主要是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标任务,至于对青年“海归”要不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上级没有硬性的规定;还有的单位则纯粹是为了本单位“装门面”“做样子”,对“海归”是否发挥作用、发挥多大作用不抱什么希望,因此,认为没有必要花太多精力关注他们在政治上的成长与发展。
2.青年“海归”党建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体系
党建工作是由许多事务性工作组成的系统工程,把一名党外青年培养成为一名合格党员有一系列规范环节和具体要求。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基层青年“海归”党建的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没有形成有效的工作体系。具体表现在:第一,对青年“海归”的政治引导重视不够。在实际生活中只对他们提出业务要求,不提或少提政治要求,甚至连参加政治理论学习都不作硬性规定,组织意图传达不够、不及时。第二,没有制定适合发展青年“海归”党员的程序和标准。青年“海归”一般都有不小的业务压力,如果用传统的组织发展程序和条件要求对待青年“海归”积极分子,容易使他们产生因“繁”而“烦”的畏难情绪,影响他们在政治上追求进步的积极性。第三,没有给青年“海归”积极分子配备专门的联系人。青年思想的转化与发展主要靠日常的教育与引导,为积极分子配备联系人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此,但有的单位党员人数有限,乐于做兼职党务工作的党员更少,这就造成为积极分子配备联系人不足。第四,组织发展工作不正常。有的单位重事业发展轻组织发展,没有做到时机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3.青年“海归”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不到位
在党建工作中,党员的教育管理十分重要,其目的是解决从组织上入党到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无论是对留学前就是党员的“海归”,还是回国后发展的“海归”党员都很重要。目前,在青年“海归”党员教育管理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对青年“海归”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紧。有的单位对“海归”党员长时间不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不闻不问,导致他们对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政治归因认识不清,对能否实现共产主义存有疑问。第二,对青年“海归”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不够。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规定性。有的单位忽视青年“海归”党员长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途径有限、机会较少的事实,通过不断强化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激发青年“海归”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做得不够。第三,对青年“海归”党员的关心服务不够。有调研资料显示,超过70%的“海归”青年面临购房、结婚、生育或抚养子女等现实压力[10]。有的单位除了给他们定指标、下任务、传压力之外,对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主动关心、着力解决不够,使青年“海归”党员感受不到组织的温暖,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等等。
三、新时期加强青年“海归”党建工作的路径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一批批“游子”在海外完成了知识和能力积累之后,纷纷加入回归祖国的潮流,党的各级组织要站在“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和深化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把加强青年“海归”党建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1.完善青年“海归”党建工作体制机制
党建工作是一盘棋,青年“海归”党建工作是这盘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下活这盘棋,光在思想上重视是不够的,还必须创新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第一,单列青年“海归”党建工作板块。在过去,只有少数作为人才引进的“留学归国人员”,自然没有引起党建工作的注意。如今,不少单位每年都有“海归”加入其中,单列青年“海归”党建工作板块可以说时机成熟,水到渠成。第二,建立有效责任机制。党建工作若要实功做实,就是要明确责任,将青年“海归”党建工作列为各级党组织的重点工作,不仅在业务上加强培养,更要在政治上的加强引导。要建立党组织书记亲自抓、分管书记重点抓、基层党支部具体抓的责任体系。第三,建立青年“海归”信息实时更新机制。各单位都要建立青年“海归”群体信息库,对青年“海归”的具体信息做到统计准确,如留学年份、留学时长、留学地名称、留学类型、留学时政治面貌、回国年份、最后学历学位、专业方向、回国时间,以及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等,做到信息更新及时,全面准确。
2.创新青年“海归”党建工作体系
把一名主观上积极要求入党的青年“海归”培养成一名党员是一件不简单的重要工作,为此,要积极探索并构建一套合理的工作体系:第一,加强对青年“海归”的教育引导,及时传达组织意图。在青年“海归”入职后的第一时间里,各级党组织要根据实际情况(如人数规模)及时召开“海归”座谈会,以党组织的名义欢迎他们加盟祖国建设事业,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政治关心,传达党组织的意图。第二,制定科学化的考察标准和人性化的考察程序。发展党员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有规定的标准和严格的程序。在过去存在青年“海归”不愿意入党的情况,就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入党条件苛刻、程序繁琐、时间跨度较长、提交材料复杂等。为此,要结合青年“海归”的特点,制定科学规范的考察标准,不固守条条框框,人为设置入党门槛。所谓人性化不是降低标准,而是考察方式要灵活,程序和手续要简化,不是光看参加了几次党课、交了几份思想汇报,而是要从实际出发,重点考察他们是否信仰共产主义,是否有入党的自觉意愿和坚定信念,在考察时抓核心标准,看思想本质,重发展主流。第三,配备、配强联系人。虽然要求入党是自愿行为,但是这种自愿的意识是可以培养和强化的。为此,要建立“联系人制度”,安排有责任心的老党员与他们结对子,在业务上指导,在生活上关心,在政治上引导,变“等待自愿”为“主动吸引”,通过组织上的人文关怀,激发他们的入党意愿,不留政治上的“空窗期”。第四,适时发展。就是要在严格发展程序和保证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及时、适时地召开支部大会,吸收他们入党,避免他们在心理上产生“等待期”。
3.加强青年“海归”党员教育管理
党建工作流传一句名言:“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思想上入党一生一世。”这句话其实强调了党员教育管理是一个不断培养和巩固政治认同的过程,要贯穿于整个党建工作。
那么,如何加强青年“海归”党员的教育管理呢?第一,不断加强青年“海归”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政治共同体产生的情感和意识上的承认和接受。加强青年“海归”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立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在青年“海归”入党前人性化考察的基础上,对青年“海归”党员的日常行为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在业务实践中做表率、作贡献,更要在思想上不断强化党员意识,用明确的政治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要求自己、影响他人。第二,重点加强青年“海归”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一方面,党的先进性是通过汇聚党员个体的先进性来体现的。因为青年“海归”党员都是各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党组织要通过理论灌输、典型引领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先进性教育,促使他们自觉作为、主动作为,用出色的业务贡献,特别是坚韧的科学精神,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党的纯洁性是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生活中存在对党的先进性认识误区主要是由于少数党员在纯洁性上出了问题导致的。各级党组织要利用生活中鲜活的典型案例来教育青年“海归”党员,不断强化爱岗敬业意识,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和价值观,确保青年“海归”党员耐得住寂寞、扛得起责任、抗得了诱惑、受得了监督、经得起考验,共同维护党的纯洁性。第三,要全方位关心青年“海归”党员生活。青年“海归”党员与其他普通党员一样,要扮演众多社会角色,要面临和其他人一样的恋爱婚姻、成立家庭、子女教育、老人就医等一系列困难,党组织要对他们格外关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集中更多情感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