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联动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的扬州发展
2019-01-25陆剑
陆 剑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1)
1 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的内涵和层次
2016年7月,本着重塑经济地理新格局的战略考量,江苏省提出了“以扬子江城市群为引擎,以沿海经济带、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支撑的‘1+3’重点功能区战略”。
扬子江城市群包含南京、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八个地级市,土地面积约5.1 万km2,常住人口近5 000万人,GDP占全省78.6%,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水平,是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创新能力强、城镇分布密集、开放程度高、竞争能力强的重要区域。
2 扬子江城市群融合联动的主要条件
2.1 国家级发展战略叠加效应
十三五以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这些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先后出台,对于处于沿江两岸的八市来说,不仅仅是在做一加一等于二的加法计算,更多的是一乘二乘三的叠加效应。
2017年6月的“扬子江城市群工作座谈会”上,原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明确指出:“国家战略规划中,沿长江区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开放门户,多重国家战略在这个区域叠加。”打造扬子江城市群,是江苏省通过实施功能区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考量,是缩小苏南苏中苏北发展梯度差异,打破这三个板块因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等因素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江苏省全省一盘棋的战略目标。
2.2 多层次都市圈联动的网络化区域空间体系
如果说长三角城市群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建设面向全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的体现,扬子江城市群则是脱胎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次级发展战略,统筹城市间发展关系,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具体实施。因此,扬子江城市群的建设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战略指引下,起到更好地对接和支持作用。
受经济、文化、习俗等历史条件影响,江苏省一直存在着宁镇扬和苏锡常两大都市圈,加上地理位置接近的通泰城市带,构成了扬子江城市群的主体发展框架。近年来,在跨江融合一体化进程中,锡常泰、苏通经济圈的概念也常被提及,这也为扬子江城市群协同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的一级城市发展圈,即长三角城市群;在江苏形成了以南京和苏州双核驱动的二级城市发展圈,即扬子江城市群;在江苏、浙江、安徽形成了诸如宁镇扬城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等三级城市发展圈。群内各组成城市,在依托于原有基础设施和产业特色的基础上,跨区域联动融合已成城市间的发展主流。
2.3 沿江八市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初步具备
城市群的发展以地域间的既定距离为第一构建要素,这种距离包括物理意义上的远近空间距离以及心理意义上的语言、风俗等文化距离。扬子江城市群在空间距离上具有较强紧凑性,区域内城镇密度远超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已达68%,城镇之间的边界已较为模糊。此外,在区域内原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备的基础上,规划的南北沿江高铁、36条过江通道、城际轻轨、航空服务网络、港口群等,已为扬子江城市群的生成提供了基本保障。
从文化距离上来讲,虽然沿江八市分属于金陵、吴、维扬三个文化圈,但一衣带水、隔江相连的相似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使得区域内的历史和文化脉络有着天然的共通。近年来,城市间的文化交流愈发丰富和频繁,居民间的认同感和包容度逐步提高,通过求学、务工等形成的区域内人口的良性流动,也为心理距离的缩减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3 扬子江城市群中扬州的发展瓶颈
3.1 产业结构互补性有待加强
“十九大”以来,扬州市把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在做大做强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产业发展已从过去造船、石化等传统产业为龙头,转变为汽车、机械、软件信息服务等基本产业占据主导地位。2018年以来,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5.6:49.4:45.0调整为5.2:48.9:45.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12 559元,增长7.7%。但相比城市群内其他地区,扬州的产业结构和规模特点并不突出,主要表现在扬州的经济总量在扬子江城市群处于弱势,产业聚合程度不高,第一二产业中低端业态占比较大,第三产业还是以基础性服务为主,信息服务、文创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够强,与周边城市的互补性不够。
3.2 中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
在扬子江城市群八市中,扬州一直存在着中心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等问题。虽然在2011年底,江都正式撤市设区,但与主城区的融入速度还比较缓慢。在长三角地区,上海是最大的辐射源和 “增长极”,对扬州处于二级辐射范围。在扬子江城市群之中,南京对扬州大市的辐射作用也极为明显;加上苏锡常等城市对扬州也存在较强的辐射效应。扬州地处上海、南京、苏锡常这些辐射源的交汇地带,从内部来说,造成了扬州城区的城市吸引力不强、人口流动率不高、难以留住人才等问题;外部来说,苏南地区和上海比较明显的“虹吸效应”,产业、资本、人才外流现象较为突出,使扬州难以实现真正的区域联动和跨江融合。
3.3 城市群合作机制不够明晰
在我国的现行经济政治体系下,城市间的竞争大于合作,经济发展水平竞争的本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政治服务。就扬子江城市群内部来说,普遍存在产业结构雷同,重复性投资等一系列问题。例如:在扬州的支柱和重点发展产业集群中,产值过千亿元的行业有三个,分别为电气机械制造业、化工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三个行业合计完成产值3 842.4亿元,对全市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41.9%,拉动全市产值增幅5.7个百分点。但横向对比来看,这三个产业也是扬子江城市群中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产业规模和发展方向更多地受到各地行政指令影响,跨区域间的竞争大于合作,产业链难以实现细化和分工,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又比如,各市都把沿江大开发当作政府工作的一个组要部分,但在开发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开发、无序开发、重复开发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导致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跨地区协调性发展还缺乏全局的统筹。
3.4 立体化交通网络不够完善
虽然扬州紧靠长江和运河两条黄金水道,但受地处长江以北、沿江地质条件不佳、运河运力不足等天然因素影响,扬州并未能在铁路和水运方面融入国家运输干线,被边缘化的隐忧一直难以解决,与苏南地区的跨江融合也难以真正实现。
4 扬子江城市群中扬州优化联动发展路径
4.1 加大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力度
在调整产业布局,推进与苏南的跨江联动和苏中的沿江联合基础上,充分利用高邮、宝应乃至于苏北、皖北腹地资源,推行扬州市主导支柱产业的高端化、创新化和特色化。同时,扬州也需要引入和承接一批具有战略发展前景的新兴项目,通过本地转化,升级现有产业结构,形成在长三角范围内具有扬州特色、具备持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增量健康有序提升。
4.2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
城市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城市功能、区域辐射能力、聚集吸纳效应等方面。加强扬州城市竞争力,在加速中心城区建设的同时,需要加快主城区与下辖县市区城乡融合发展。在中心城市建设中,要提升的不仅是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等硬实力,还要以超前的思维规划扬州城市功能区。在提升城市软实力方面,需要打好“历史名城”“宜居城市”“文明城市”这几张牌,塑造扬州城市品牌,彰显扬州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在扬州集中,以增强扬州的辐射聚集能力。
4.3 积极推进跨江联动发展
实现扬州在扬子江城市群的全面融合联动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主题。当前来说,第一步的工作应该是在宁镇扬都市圈范围内实现整体对接。具体来说,南京作为华东地区唯一特大城市,在产业、科教、资源、政策等方面优势明显,但受限于城市面积和人口数量劣势,在省内一直未能体现省会城市的核心价值,宁镇扬一体化,就是扬州和镇江对南京在城市发展上的战略支援。当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扬州与苏南地区的跨江融合、与苏中地区的沿江联动也就水到渠成,进而在长三角城市一体化进程中,也能找到自身特有的定位。
4.4 强化立体化交通网络构建
扬州的“交通十三五规划”提出:扬州交通要全面实现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干线航道三种主流交通方式国家主干线在扬州的十字交会;基本构建区域、城乡、运输方式一体化的运输格局。对外交通实现“民航港口通联全世界,高铁通达全中国,长三角客运通勤化”;对内交通实现“1小时市域快速交通圈,1小时城市公交到达”。高速铁路县(市、区)全覆盖,高速公路乡镇覆盖率85%以上的建设目标。
对扬州来说,立体化交通网络的构建,就是让扬州不再游离于国家交通干线网络之外,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进扬子江城市群的大交通网络。对于已经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宁启铁路复线、扬泰机场二期扩容以及市内路网快速化改造等工程,要亮出城市底气、补全短板、提升质量;对正处于规划建设阶段的北沿江高铁、宁扬城际铁路、扬马城际铁路、城市地铁(轻轨)、润扬第二过江通道等项目,更需要以高起点的设计规划和主动出击的态度,力争项目尽快上马。
在发展多式联运层面,扬州需要会同城市群其他七市,加大对长江沿线和广大腹地的整合,积极探索“江海联运”“水铁联运”“空铁联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力争把扬州打造成长三角北翼的重要交通运输与物流中转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