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跨越历史的现场

2019-01-24宋联军

中国周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改革开放民族

宋联军

2018年秋天,苹果采摘期刚刚开始,大窝村彝族村民杨史都就开始忙碌起来,今年有外地客商订购了村里30多户苹果种植户的货,他是中间联络人,除了负责安排采摘、运输,他还要学习用手机把摘苹果的过程拍下来,并且要尽量拍得好看。

大窝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这里海拔超过2000米,出产的苹果虽然外貌普通,但是因为日照时间长,苹果有明显的糖心,味道甘甜,十分受食客欢迎。早在1958年,盐源就开始了苹果的引进种植,并形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高原苹果产区,但因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里的苹果很多年都不为外人所知。

“以前只有西昌,最远到成都,去年开始就有外省的客商来了”, 杨史都说:“今年苹果价格更高,主要都销到外地去了”。

改变来自手机短视频APP的出现。去年开始,当地有村民注册了手机短视频APP,拍了摘苹果的短视频,引起做产地直销农产品生意客商的注意,产品质量好、生长环境特别、视频直播销售,更多的客商和当地农户纷纷加入,盐源的“丑苹果”一时成了热销商品。

搭乘互联网新经济的快车,原本默默无闻的大窝村苹果,和闻名全国的云南热带水果、西北干果蜜饯、东北风味儿林产,一下子站在了同一个销售平台上,许多像杨史都一样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也开始超越地理环境和其他物质条件的限制,开始有了更多和大城市居民一样接触更远的外部世界、走向更大市场的平等机会和渠道。

奇迹的发生并不只在这短短两年之间。在1952年之前,盐源所属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依然由土司和奴隶主分治割据,新中国成立之后,凉山的各族人民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一步跨千年”的飞跃,而让大凉山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取得巨大飞跃的开始,是令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

2018年12月1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1978年12月18日,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总结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

就在这一年的冬天,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分田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决定从此开始实行农业“大包干”。这18个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集体入选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名单。

76岁的壮族农民韦焕能也在这100名杰出贡献对象名单中。

韦焕能,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人。1978年,36岁的韦焕能是宜州屏南乡合寨村的一名生产队长。合寨地处宜州、柳江、忻城三县交界,原本就民情复杂,管理难度大,听闻公社要撤销,村里情况就更乱了。

要用什么样的形式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韦焕能找来其他村干部,大家一起商定成立“村民委员会”,让村民自己选干部,实行村民自治。1980年2月5日,在村口的老樟树下,卷烟纸做选票,米筒做了投票箱, 85户村代表组成了 “村民代表大会”,这是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这之后合寨村民委员会建立起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如村规民约、选举方法、议事制度等做法,都为我国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了重要探索。壮乡深处的合寨村,也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记下了光彩的一笔。

40年波澜壮阔的征程,像这样值得记载的事件还有很多很多。

1980年,全国民族地区展开了纠正“左”的路线造成的危害,落实民族政策,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恢复一批民族形式的物资交流会;恢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恢复清真饮食网点;恢复民族传统集市街期;恢复历史上习惯使用的民族语地名等。

1981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中第三十五条第七项指出:“必须明确认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必須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保障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政策的自主权。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

1983年,国务院决定:每年拨专项资金两亿元,用10年时间,扶持开发甘肃河西地区和宁夏河套地区,改造自然条件最差的甘肃中部干旱地区18个县和宁夏西海固干旱高寒山区8个县。

1984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1985年,内地创建西藏班工作开始起步。全国每年招收1300名西藏少数民族小学毕业生到内地19个省市的西藏班和西藏中学学习。

1991年1至7月,经国务院批准,5个少数民族边境口岸和海关正式对外开放,少数民族沿边地区的开放步伐再次加大。

2000年,影响深远的“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

2002年,针对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扶持工作全面展开。

2007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布,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占比近30%……

改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增进人民福祉,改善人民生活。

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广阔,从东北、内蒙古到新疆、西藏,再到云贵川、两广、海南,这些地区大多是山地、高原、森林和牧区,物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复杂多变,由于自然与历史的原因,这些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市场机制也更加不完善。40年来,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帮扶,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民族地区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创新创业的热情,市场机制、价值规律也越来越深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微观单元,为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内蒙古扎鲁特旗,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这里先后出现了4位全国人大代表。

79岁的叶喜桑布是“全国劳动模范”,他是兽医,在大队里当了20年羊倌,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3年,布仁白乙拉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他16岁开始做村里的出纳,后来做会计、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在全旗率先开展了集体经营农业、畜牧防疫和牛羊改良工作。

2003年,苏布道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7年,她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出希望建立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的提议。

吴云波是“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2018年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14年,他和村民一起注册了养牛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基地+牧户”的模式,带动嘎查农牧民共同致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全国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和扎鲁特旗精准扶贫示范试点。

4个时代,4位代表,完全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追求,这些深深印刻着时代特色的故事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变化最直接的说明。

物质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文化生活的发展。优美的侗族大歌、神秘的西藏唐卡、精致的苗族刺绣……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传承、发扬,被更多人熟知、接受。

彩云之南的昆明,如今到这里的游客除了要去传统旅游景点参观,很多人把看《云南映象》排进了行程计划。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创作者是著名白族舞蹈家杨丽萍,有感于家乡生活的迅速变化,她用了一年时间走遍云南各地,找到了60多位来自彝、苗、藏、傣、白、哈尼等多個少数民族的演员,将丰富原始的云南民族民间艺术搬上舞台,创作出这部将生命内涵包容在内的大型作品,2003年一经推出就轰动了世界。如今,《云南映象》已经出访了多个海外国家,并一直在昆明持续演出,在它的带动影响下,一系列创新民族歌舞戏剧在云南省陆续创作推出。

杨丽萍说:“少数民族舞蹈已经在民间磨炼了几千年,我会全力地把最美最好的,最有文化价值的歌舞保存下来。”

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40年物换星移,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

从农村体制改革到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从固守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从工作重心转移到国家腾飞战略的制定实施,从解决温饱到实现现代化,从追求单一发展到强调和谐发展、科学发展,40年来,全国人民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这其中,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少数民族也随着国家大环境的进步潮流,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汉族地区一样共同享受着物质和精神层面的文明成果。

2018年11月20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的“在历史跨越的现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馆开幕。展览用40年间中国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影像,讲述发生在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的难忘故事。

尤其珍贵的是展览特设的8组人文摄影作品:“土族-沧海桑田四十年”、“新疆-喀什的时光”、“羌寨-灾难与重生”、“蒙古族-人物志”、“独龙族-住房的变迁”、“布朗山-村寨的变化”、“见证鄂伦春”、“彝族-凉山的巨变”,分别从民族、区域、领域等不同角度,展示了4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从不同侧面展现出中华各民族在40年间实现的历史跨越。

改革意味着发展,意味着更新和变化,不论是内地还是边陲,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今天的生活和40年前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展览中的图片和文字,不仅仅是中华各民族40年来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变迁、生活方式变化、生产方式变革的真实记录,更是研究少数民族发展变化的宝贵人文历史资料。

每一滴水都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在历史跨越的现场” 是一条用图像和文字汇聚而成的时光之川,每一张图片、每一个人物、每一则故事都是流淌在这条大河中的一颗水滴,记载着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民族发展这40年来的艰辛历程和美好变化,在这一刻,水滴凝固过去,让我们铭记历史, 在永不停息的时光中,它们继续奔涌向前。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改革开放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