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核桃属植物种质资源现状与利用思考
2019-01-24吴万波熊定伟
吴万波,陈 瑛,熊定伟
(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2.泸定县环境保护和林业局,四川 泸定 626100)
四川是我国核桃主要栽培区和种质资源富集区,栽培面积已经突破100万hm2,栽培面积和产量均位列全国第三,在全省山区脱贫攻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产业地位[1]。但是由于四川核桃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气候类型复杂,在产业发展中存在乡土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品种布局不完善、良种使用不规范等现状,较大程度影响了全省核桃产业的效益,需要对全省种质资源、优良品种等进行科学认识和利用,更好发挥资源优势,服务产业发展。
1 四川核桃属植物种质资源分布特点
1.1 四川西南部是泡核桃的重要原产地
胡桃属植物中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Dode)是中国特有种,四川西南部山区则是这一特有种的起源地之一[2]。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于1981年在四川冕宁县野海子发掘出大量木材、果实、枝叶等森林遗迹,遗存中的核桃经鉴定为泡核桃,经对木材C14年龄鉴定为距今6058±167年。在四川西南山区雅砻江流域盐源县、德昌县、冕宁县等地有大面积的野生铁核桃,以纯林或同桤木(Alnuscremastoggne)、西南樱桃(PrunusPilosiucula)、桦木(Betulaaustrosinensis)等混生[3]。四川西南部山区泡核桃大面积呈野生状态,这是历史悠久的有力见证,是原产地的重要象征。处于半野生状态的泡核桃大树更是广泛分布于四川西南山区,如在对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资源调查中,仅3个乡镇就分布200a生以上的大树 5 000株以上,800 a以上的大树100株以上。
1.2 四川是核桃和泡核桃的天然交错地带
学界认为川境内有核桃(J.regia.L)同泡核桃自然分布界限,历史上北部以岷江为界,中部是大小相岭及峨眉山为界,南部以雅砻江中下游为界。调查过程中发现四川西南的凉山州北部是泡核桃向核桃过渡的天然交错地带,大致范围为冕宁县北部、甘洛一线的大渡河中下游。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宁南县、米易县等为泡核桃的主要分布区[4]。
表1川西南山区核桃与泡核桃地理分布统计表
地点经度纬度海拔(m)分布特点盐源县马鹿乡27°10'1 300泡核桃100%盐源县大河乡27°35'1 750泡核桃100%木里县下麦地乡27°50'2 185核桃占50%,泡核桃占50%木里县乔瓦乡27°55'2 165核桃占70%,泡核桃占30%木里县博科乡28°9'2 345核桃占80%,泡核桃占20%木里县桃坝乡28°10'2 430核桃占47%,泡核桃占53%冕宁县泽远乡28°12'1 900泡核桃100%雷波县山棱乡28°17'1 350泡核桃100%冕宁县麦地乡28°20'2 000泡核桃80.6%美姑县洒库乡28°33'2 171核桃占66.7%,泡核桃占33.3%越西县大花乡28°36'1 900核桃占43%,泡核桃占57%冕宁县曹古乡28°38'2 163核桃占16%,泡核桃占84%甘洛县阿嘎乡28°45'1 554核桃占57%,泡核桃占43%甘洛县两河乡29°06'1 963核桃占100%甘洛县黑马乡29°12'1 124核桃占87%,铁核桃占13%
核桃与泡核桃在川西南山区分布特点是:水平分布是随着纬度的增高,泡核桃比例逐渐减少,核桃分布增多,其天然界限为沿冕宁北部、甘洛县一线的大渡河中下游;垂直分布上来看是在海拔 2 000 m以上地区有核桃分布,并随着海拔升高核桃分布逐渐增多,泡核桃分布逐渐减少,核桃在最高分布可达海拔3 000 m。
2 四川核桃属植物种质资源特性及优良种质资源
四川核桃品质优异,茂汶、泸定等地核桃久负盛名。核桃分布区受高山大川阻隔,立体气候类型复杂,长期的天然杂交、演化,形成了早实与晚实两大类型并存,丰富多样遗传类型和生态类型。在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差异,种质资源多样性明显[5]。
我国核桃属中5个种和1个变种,四川有野核桃(JuglanscathayensisDode)、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Dode)及核桃(JuglansregiaL.)等种,用于经济栽培的主要有核桃和泡核桃2种[6]。经过长期栽培利用和选择,形成众多的地方农家品种和培育品种,有露仁核桃、薄壳核桃、香核桃等类型。但是系统的核桃良种选育工作起步于“九五”林木育种攻关[9]。至今先后选育出经四川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优良品种近80个,截至目前在有效期内的核桃良种67个,其中本地乡土品种41个(占64.1%),引种品种19个(占29.7%),人工杂交选育品种4个(占6.3%)。按核桃种类区分,属于核桃(JuglansregiaL)品种有45个(占70.3%),泡核桃(JuglanssigillataDode)品种19个(占29.7%)。
表2审定核桃良种
3 种质资源发掘利用思考与品种区域配置
四川核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在特殊商品性状等方面变异丰富,有很多优异的类型,具有巨大的优良品种选择潜力及丰富的优良遗传性状改良的基因基础,进一步开展优良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选育更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良品种。依托现有种质资源,积极开展高抗(黑斑病、炭疽病)、耐低日照、加工专用型等新品种的选育和培育,贮备核桃产业发展新阶段对品种的需求。积极依托现有品种基础,结合气候近似区域良种引进,进一步开展不同气候区核桃良种区域化试验研究,科学配置核桃品种,优化全省不同适宜区及局部小气候区域品种布局。
3.1 川西高山峡谷区
该区位于川西、川西北的高山峡谷地区,包括岷江上游的阿坝州中南部,主要适宜品种为有:客龙早、薄壳早、珍珠核桃、理县香等。
3.2 川西南山地区
该区位于四川西南缘,东抵四川盆地,西跨横断山系,北接川西高原,南临金沙江畔,与云南省接壤,主要适宜品种为有:冕漾、盐源早、攀核1号、白鹤滩米核桃、巴塘金核1号、得荣1号、乡核1号、石棉巨型核桃、石棉指核桃[10]。
3.3 四川秦巴山区
该区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和东北缘,是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和秦巴山地的过渡地带,主要适宜品种有:硕星、青川1号、旺核1号、川早1号、川早2号等。
3.4 四川盆地中部区
本区泛指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以平坝、浅丘、深丘为主要地貌,主要适宜品种为:云新云林、平灵1号、川米核、天府纸核、清香、川早1号、川早2号、川早3号、双早、早丰等[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