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胜于言:纽约气候行动峰会

2019-01-24刘元玲

中华环境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气候

文 刘元玲

古人云:知之易,行之难,因此才有“行胜于言”的说法,西方有言“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在全球气候治理议题上,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看到了这一点,并且不甘心将全球气候治理继续流于表达,而是怀着急迫的现实关怀强烈地呼吁行动,才有了今年9月23号在美国纽约召开的全球气候行动峰会,这是联合国秘书长继2009年、2014年之后召开的第三次气候峰会,算是对这一古老警戒的回应。

众所周知,全球气候治理在过去三十几年的历程中,历经反复曲折,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并没有因为人类的治理而变小。这一点可以通过阅读两份报告而感受明显:一个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即IPCC在过去陆续发表的五次研究报告,其中不断在强调全球气候变暖这一事实摆在眼前,不容忽视,这与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使用化石能源而排放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密切相关,因此人类需要采取行动以应对这一变化从而为自身和后代创造可持续的宜居的未来。

另一份体现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年度排放差距报告,例如2018年的《排放差距报告》,提供了各国减排努力以及各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最新统计数据。报告称,如今仍有可能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内,但从技术可行性角度评估,实现1.5℃温控目标的机会正逐渐减少;经历了三年的稳定期后,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出现增长趋势;如果到203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差距未能成功弥合,全球温度增长将很可能突破2℃临界点,而这会对全人类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负面影响。

评估显示,当前各国的减排步伐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排放量的增加以及行动的滞后导致今年报告提出的差量比往年高。报告指出,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所有国家采取前所未有的紧急行动,实现大幅减排。欲将全球升温限制在2摄氏度以内,各国必须将各自的减排目标提高为原有的3倍;欲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则需5倍的努力。

严峻的现实摆在面前,要应对气候变化,现在最需要也是最欠缺的即行动,切实的行动,可操作性且有积极效果的行动。

此次会议有几大亮点,让我们看到行动的力量,也为未来全球气候治理之路注入更多希望,一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减排、减缓、适应等实际行动纷纷亮相。例如,一批全球最大的资产所有者(资产规模超过两万亿美元)承诺,在2050年之前会投资“碳中和”领域。130家银行签订了协议,承诺将其业务与《巴黎协定》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小岛屿国家共同宣布了一项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中和”并全年转向可再生能源。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则指出,联合国作为国际组织也会有实实在在的“大动作”,即将撤回其规模为680亿美元的养老基金对煤炭能源领域上市公司的投资,并且不再向这些公司进行新的投资。

会议的亮点还有来自中国的元素,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会上对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做了展示,这无疑给全会增添了活力和希望。他指出:中国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决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2018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5.8%,超额完成了当年的目标,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6亿吨。同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4.3%,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6亿立方米。

事实胜于雄辩,行动胜于言谈,所有这些数字背后都是无数人的行动和努力,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和影响也在一次次的行动中被不断更新,我们也因此有理由期待全球气候治理能够在未来取得越来越大的进展。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二氧化碳气候
扬眉吐气的二氧化碳
探索气候变化起源真相的艺术作品
“抓捕”二氧化碳
如何“看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美中摩擦可能会破坏与气候变化做斗争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