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老区的脱贫攻坚之路

2019-01-24流沙

时代风采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岭务工人员校车

文 流沙

扶贫攻坚没有退路

地处乌蒙山系的威信县,素有“鸡鸣三省”之称,这里召开了长征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扎西会议。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制约,进入新世纪,这片红色老区仍是国家级贫困县。

缺少产业支撑和资源匮乏的贫困县,怎么脱贫?劳务输出显然是一个最直接的方式,但能出去打工的早就出去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也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一场硬仗,我们没有退路。” 威信县委常委、副县长龙先云说。

龙先云在部队里是礼仪兵,回到地方后仍保持退伍不褪色的军人特质。

龙先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到两个乡镇进行调查,一提到劳务输出,这些从没出过远门的人就连忙摆手,我们这么大的年纪了,不懂技术,没有文化,谁要?

通过调查发现,龙先云意识到,这部分人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他们当中大部分人是45岁至60岁,有的还是残疾人。

了解到这些贫困户担心的原因后,龙先云通过威信县驻东莞大岭山服务站与当地党委政府协调,有47家企业愿意把用工年龄放宽,即使身体有残疾也能提供合适的岗位。

有了这份承诺之后,龙先云再次来到这两个贫困乡镇,劝他们出去务工。

但他们仍在担心找不到工作、拿不到工资。

“只要你们相信我,跟我出去,找不到工作我负责来回的车费,拿不到工资我自己掏腰包给你们发。”在他的鼓励下,去年11月,终于有129名建档立卡户愿意外出务工。

由于事先接洽好了用人单位,这批建档立卡贫困户顺利进入企业上班。

“如果靠我们自己出来找工作,这些企业是不可能接受我们的。”46岁的吴维奇说。

吴维奇来自扎西镇大河村,小时候因为腰椎结核引起肢体残疾,属于四级残疾。因致富能力差,他不但成了贫困户,46岁了还是单身。

没出来务工之前,他靠打零工来维持生计,来大岭山打工后,他每月能结余2000多元钱。

像吴维奇这样的残疾人还有不少,但在龙先云和工作组的帮助下,他们都顺利地找到了工作。

龙先云原来认为,把这批建档立卡户安置好后任务就完成了,可他临时又接到新的任务,让他留在东莞市大岭山镇服务站担任工作组组长,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稳岗工作。

接受任务后,龙先云认为,只有吸引更多的建档立卡户外出务工,脱贫致富才有希望。

到了发工资的日子,龙先云早早来到一家企业,原本这家企业发工资都是打到职工的工资卡上,但他希望这次公司能够直接发现金。

“我要录几个镜头的影像带回村里去,让不敢出来务工的贫困户看看,年纪大、有残疾一样能找到工作,一样可以赚到钱。”龙先云说。

看到龙先云带回去的影像后,这些建档立卡户的激情被点燃了,纷纷要求出来务工。

在工作组的努力下,去年11月至今,威信县共带出来3028名农民工兄弟,其中建档立卡户有2299人。

“保姆式”的服务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更省心

为了让这些农民工兄弟能留下来、稳得住,威信县每个乡镇派一名班子成员常驻东莞市大岭山镇服务站,负责做好这些农民工兄弟的服务,工作组的成员一下子就增加到20人,如果住酒店,每个月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钱要用在刀刃上。”龙先云说,我们找个小区租房子住,这样每年能节省上百万元的支出。

于是,工作组在一个居民小区入住了。

龙先云把工作组分作了三个小组,对47家有威信县务工人员的企业每月进行2次回访,去看望老乡们,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除此之外,工作组还定期通知有空的老乡们来服务站进行培训,教他们一些实用的法律常识、安全知识,同时还教他们一些新的生活习惯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发工资是外出务工人员最开心的日子,也是我们最忙的日子。”龙先云说,每次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工作组就不得安宁。

由于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在老家都喜欢喝点小酒,来到东莞后,他们仍保持着这个习惯。

有一次凌晨2点,龙先云接到一个电话,电话中说有几个外出务工人员喝醉了,在厂里闹事。

接到电话之后,龙先云立即带着工作组赶往厂里,等他们到厂里的时候,这几个人已经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睡着了。

龙先云用手机把他们醉酒后的状态录下来,事后放给他们看,看到自己酒醉后的模样,这几人脸红了。

有部分建档立卡户的子女还在上学,为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龙先云积极争取大岭山镇党委政府支持,大岭山镇党委政府承诺,如果这些孩子在当地上学,当地政府每年给这些孩子5000元的补助,学校减免服装费、交通费等费用。

大岭山党委政府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阶段各提供了5个学校供家长选择,为建档立卡户子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为了方便管理,当地的学校对学生实行校车统一接送,但威信县是集中租房给务工家庭居住,学校的校车不经过这个地方。

龙先云又和学校争取,学校为此增设了校车线路,让建档立卡户子女也获得了校车接送服务。

现在,已经有17名建档立卡户子女进入当地学校学习。

李世琪是威信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的民警,他也是工作组的一名成员。

出于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安全考虑,他也是长期驻守东莞。

“事情太多了,身份证补办、喝酒闹事、打架斗殴等事情都要工作组出面办理。”李世琪说。

几天前,一名建档立卡户告诉李世琪,他身份证已经失效,厂里还等着用身份证去办社保。

了解情况后,李世琪带着他到当地派出所进行登记办理。

“很多人是文盲、半文盲,到医院看病都不会挂号,我们不帮助他们,谁来帮他们?”李世琪说。

口袋、脑袋都要“富”

江祖雄夫妇是来自威信长安镇安稳村第四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户,夫妻两人都身带残疾。

今年2月,他们跟随工作组过来后,在东莞新洲印刷厂工作,每个月夫妻俩能结余四五千元寄回家。

现在,他一个月的收入比以前一年的收入还多。

“感谢工作组,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再做几年工,有了一定的积蓄后,我想回乡养鱼,投入大概在5万左右,鱼苗和技术我已经有了可靠的渠道。”口袋里有了钱之后,江祖雄心眼也活络起来。

在此之前,江祖雄一直不愿意出来打工,看到其他贫困户出来打工挣到钱后,他鼓起勇气带着老婆出来了,毕竟家里孩子大了,用钱的地方多了。

张林武和张发银是一对父子,来自威信县高田乡钨城村三台村民小组,在大岭山的永鹏家具厂务工。

张林武的情况比较特殊,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妻子手上有残疾。

年轻的时候,张林武一直在浙江打工,后来,由于年龄大了,厂里不要他干活,他只得回家。没有了务工收入,家里的经济状况更是捉襟见肘。

去年,威信县组织建档立卡户、残疾人家庭出来务工,张林武带着儿子一起出来打工,父子俩每月工资合在一起有9000元左右,每月能往家里寄六七千元钱,照这样下去,家里很快就能脱贫。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龙先云算了一笔账,每名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众能带动家里3至4个人脱贫,从工作组带出来这2299名建档立卡户来看,就能带动8000名群众脱贫……实实在在的成绩单,让红色老区人民受益增收,开心的笑容又回到他们脸上。

每天晚饭后,如果没有求助电话,龙先云就会和工作人员在租住的房间里唱唱歌,虽然设备简单,但他们一样玩得很开心。

龙先云会打手鼓,不管是谁唱歌,他都会在一旁打手鼓。

有时,唱歌的人也会取笑他,手鼓节奏打得太快了,跟不上,工作组的成员就会大笑起来,他也随着大家一起笑,就像一家人一样融洽。

龙先云慰问困难职工。

猜你喜欢

大岭务工人员校车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河北省赤城县伙房—大岭堡一带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未来的校车
临海西郊大岭石窟元代造像题名记所见人物考——兼商榷大岭石窟造像的始建年代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广电媒体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关爱报道”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