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烈火炼真金,马太效应下的2018年中国SUV车市

2019-01-24罗逸然

汽车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途观车市强者

文/罗逸然

曾几何时,中国车市销量以连续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车市最耀眼的区域。人们一度认为,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袤的版图,再加之人均汽车占有率依然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的现状,中国车市会一直狂奔下去。

然而,犹如处于牛市中股市的最后疯狂,随着2018年中国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加多,GDP已来到了保6时代,连续疯涨多年的楼市也首现拐点,那么2018中国车市最终给出的答案也就在所难免,连续增长多年的车市最终在这一年戛然而止,以负增长收尾。

2018年全新定义的狭义乘用车,累计量达到了2235.1万辆,同比下降5.8%。而作为车市重要细分市场的SUV市场也结束了多年狂奔状态,在2018年转头而下,全年销量951.3万辆,同比下降了5.5%。

SUV销量下滑的背后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中国SUV车市今年所走过的路。自新世纪首个10年之后,随着国家经济不断走强,富裕起来的老百姓开始将汽车,这一过去只为少数富人专有的商品纳入家庭消费计划中。随之而来的,是以逐渐不满足于轿车当道的单一市场,SUV这种身材高大,视野良好,通过性强的车种走入消费者的视野,也正契合了中国地域广袤,路况繁杂的可观需求,于是SUV便以每年两位数的高增速开始了百米冲刺。

与此同时,便是各大厂商不断上马SUV项目,推出了品目繁多、不断细分的SUV产品,并且在近两年间,随着越来越多新品牌的踏入,SUV产品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同质化表现的可谓全方位,设计、配置、科技智联,就连机械动力都能找到自己的孪生兄弟。

然而消费者并非永远原地踏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信息获取变的前所未有简单和快捷。随着相关汽车知识的普及,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愈发成熟,而更加富裕的人们在已满足基本生活的同时,对于品质生活的需求开始显现。而其中,与汽车相关的莫过于对高端车型和豪华车型的需求连年递增。与2018以下降为结尾的车市不同,以BBA们为首的豪华品牌却在同年迎来了丰收,动辄两位数的增长让他们继续在中国开强拓土,收获了天量利润。

马太效应下的众生相

而难过的则是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我们通过2018年SUV排行前十五位的车型可以看到,虽然上榜的依然是那些老面孔,但是榜单中的一半以上成员,同比均比2017年呈下跌之势。

我们拿榜单中的哈弗H6来看,纵然其在2016年完成了换代,此后也曾创下月销8万台的奇迹,但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2018年销量最终以同比两位数下跌而收尾。

而一向傲视群雄,作为合资品牌车型代表的大众途观,尽管也在今年经历了全新换代,但是途观L上市开始就早已不复当年加价神车的勇猛,在迅速给出大额终端优惠的同时,也难逃2018同比下降的局面。

如果以上两者即便在2018虽然下挫,但是整体销量依然维持着不错体量的话,那么以吉利博越和别克昂科威为代表的车型就更加值得一说了。

2018年,吉利集团年销量首破150万台,成为了中国品牌当之无愧的排头兵,不过具体谈到博越时,怕是没有对应的好心情了。已征战市场多年的博越,在数次年度改款后,依然难以继续增长,或许趁着吉利CMA平台的推出,而尽快推出换代产品才是解决之道。

而昂科威则完全是现款车型周期过长,换代不及时而导致的惨淡局面。这款曽长期位列SUV销量榜三甲的明星车型以其全面均衡的产品力,长期和途观保持着二龙戏珠的局面。不过如今它已老态毕现,面对时下流行的智能安全辅助科技,其相关配置的匮乏和已略显过时的设计成为了它留在这个时代最后的落寞注脚。

几家欢乐,几家愁,纵然SUV车市初现颓势,但是依然存在表现良好者,市场马太效应初现,强者愈强,而弱者愈弱。

和豪华品牌保持的步伐一致,2018年是属于日系品牌的丰收年,丰田、本田和日产均有良好表现。奇骏、昂科威、CR-V、XR-V、缤智等都拿出了靓丽成绩单。其中,年中关于动力总成出现不和谐的本田CR-V,在年末打了个漂亮翻身仗,12月销量超过3.2万台。而即便是日系小厂的马自达、三菱也都在2018年打了个漂亮的收官战,均有不同幅度同比正增长。

或许这也跟日系品牌近年来的集中发力有关。面对前几年涡轮增压发动机开始成为市场主流的趋势,日系品牌还顽固保持着自吸发动机,而市场则用脚投票便是明证。而近年来,以本田为首的日系车企纷纷换装涡轮发动机,即便是如日产这样的自吸执念者,也在今年拿出了2.0T发动机,以及2019年即将搭载在新逍客上的1.3T发动机。

同时,随着媒体传播、用户传播通过网络不断发酵和沉淀,日系产品拥有的良好可靠性,高燃效等优点逐渐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通过亲身体验,口碑传播,日系品牌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不过即便正春风得意,日系品牌也并非没有隐忧。一个鲜明的趋势是,日系品牌近年来的产品设计愈发大胆,渐有走上“杀马特”风一去不回头之势。而市场审美接受度却未同步跟上,如丰田CH-R这样的车款,其过于大胆、前卫的外观,令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持续不温不火的销量证明市场对这般设计的接受度还尚处于待发掘状态,或许当00后成为购车主体时,情况会有所改观。

不过,我们还是应当看到,日系品牌如今对于中国市场的研判愈发成熟,虽偶有CH-R这般剑走偏锋的举动,但大体还是得当的。丰田汉兰达,本田冠道这样的明星车型在终端依旧维持着稳定销量,甚至还存在着加价一车难求的局面,说明好产品终究还是有市场的。

而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其最大的挑战则是需要维持住产品的产期竞争力。比如宝骏品牌的宝骏560,其在诞生之初的一段时间,曽一度位列排行榜三甲,但是随着竞争加剧、自家新品内耗,从去年开始便消失于榜单之外。再比如哈弗H2这样的车款,也存在着同样问题。

造出市场认可的产品对于中国品牌而言已非难事,而难就难在于造出长期被市场认可的产品。在此方面,中国车企需要勤练内功,从产品研发、制造的全环节上更上一层楼,才真正能够生产出中国的CR-V、途观。好在哈弗H6已出露此相,让我们拭目以待。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则是新品牌以及新能源车企。

面对竞争已达白热化的SUV车市,是否有必要成立新品牌或者厮杀进来,是令当事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只想着圈钱融资的新势力,大多都已经或者即将死在PPT上,而一心打磨产品的后来者,市场依然会给他们机会。

比如成立还不到一年的捷途,其首款产品X70仅上市四个月,第二款产品X70S仅上市旬月有余,便在2018年收获了40007台销量,足已令很多人汗颜了。而其成功的背后,正是因为其抓住了“旅行+”细分市场,并且基于奇瑞坚实研发体系背书下,打造出了令市场认可的产品。

而如蔚来、威马这样的新势力,其将互联网思维有效融入于产品打造,营销上,其结果就是ES8这样的车款在街上出镜率越来越高。

观点

事实证明,强者恒强。即便大环境不尽如人意,强者也能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依旧得以发展。历史上无数因为政治、金融危机而导致汽车消费市场急转而下,但是强者始终屹立不倒。这皆源于他们深厚的内功和技术、人才的丰厚储备,只有不断精研核心技术、强化营销体系,才能进化为强者。而弱者,就让他们成为强者的陪练吧,最终消弭在历史的车轮下。

中国车市虽已刹车,但是在烈火燃烧中存活下来的品牌才会拥有坚硬的脊梁。

猜你喜欢

途观车市强者
上新了!IQ颜值双在线的2023款途观家族喜迎新成员
强者和弱者
新能源将成车市新拐点?
车市复苏保质期能有多久?
强者对话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
今年车市还拉得出小阳线吗
上海大众途观车故障排除5例
途观2.0T车换挡时间提前
与孩子们共勉:做个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