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禄寿 文化传承下的新农村

2019-01-23图丨刁惜佳

遵义 2019年2期
关键词:木房福禄寿黔北

文·图丨■ 刁惜佳

从贵州湄潭的乡村走过,你往往会被青山绿水和依山傍水的黔北民居所吸引,而长时间看惯了路边新农村以“小青瓦、雕花窗、坡屋面、转角楼、白粉墙、三合院、穿斗枋”七大元素建设的民居,是否觉得有些视觉上的疲劳呢?

走到山的那一边,会发现掩映在山川田园或是竹树丛林中的另一种美,那是几千年中国民间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那些曾经被岁月侵蚀、留下灰褐色或朱红色印记、遗留民间的瑰宝,倏然间会让你的眼前一亮:同样有更原始的雕花窗、小青瓦、坡屋面,而不同的是,它完全是木质结构的典型的黔北民居,它的天楼板以上不全是封闭的,据老人们讲,楼上敞开是为了更好的通风,让柱头和檩楫不易受虫蛀和湿气侵蚀。

这种民居最为耀眼的,是中间堂屋大门上部、白色墙面上的“福禄寿”三个大字,三个字摆放的顺序不一定是固定的,有把“寿”字放在中间的。堂屋内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中堂有根据姓氏来写的,也有写“忠和孝”的;堂屋的两侧一般是寿联“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墙壁上部还有花鸟图、龙凤画或诗词歌赋……

总而言之,墙壁上所有的花鸟字画,都是黔北地区苗族、仡佬族以及汉族各民族共同表达一种尽善尽美的美好愿望!这种愿望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新修的大部分黔北民居,那些老木房就是黔北民居建设的雏形,雕花窗、转角楼、小青瓦、坡屋面依然传承了早期的木房的样式。

湄潭黔北民居的兴建也是源于这些古老建筑的启示,许是由于这些建筑文化的传承,让湄潭新农村建设民居的风格从《十谢共产党》的发源地田家沟一直延伸至全县各镇的每一个乡村,这些现代的新型黔北民居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升华。

目前,在湄潭县境内的一些乡镇,如抄乐等镇的老木房上有着各式各样的字画,而相对集中较多的在兴隆镇。在兴隆镇庙塘坝村割麻池组的一个寨子里,这样的民居就有十余栋,经向年长的老大爷询问得知:“福禄寿”是民间信仰的三位神仙,他们都是吉神。“福”代表福神(道教中称紫薇大帝);“禄”代表文昌星,是读书人的保护神;“寿”代表长寿神。他们都是中国民间最受欢迎的三位福神,是民间吉祥如意的象征。

据不完全统计,兴隆镇境内写有“福禄寿”字样的民居有300余栋,这些具有200余年、几十年不等的老木房上,不同的人写出来的字体不同,他们或笔酣墨饱、或铁画银钩、或龙飞凤舞;画的图画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如今已成为了新农村的一大亮点,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能够用画笔写出如此功夫字迹的人已不多了!据了解,这些近代的木房上面的字大多数是湄潭县抄乐镇的名叫吴德佩和余庆松烟的祝华军写的,而以在房子上写字画画为生的这两位民间艺术大师现在均已仙逝。目前健在的还有像抄乐镇群丰村的陈达华,可惜这些为数不多的民间艺术大师们也将随着木房的减少和现代人们需求的改变而逐渐消失。

如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由于人们不同的需求和抗击自然灾害能力的需要,新型砖房逐渐替代了那些简陋的木房,农村老木房在不断的减少甚至消亡,而祖先留给后人的一些可贵的财富还应适当保留!非常庆幸这些老木房在这次脱贫攻坚工作中得以保留并加以修缮!

老木房并不代表贫穷,而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拥有字画老木房的人家,一般大都是家庭曾经比较殷实的、有着一定文化素养的大户人家。他们虽然地处边远的村庄,但是却有着它独特的含义:它是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深深的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木房福禄寿黔北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藏土家族福禄寿喜纹锦
李凤作品
喜得“福禄寿”
王的福禄寿
西江月·贝尔蒙塔斯公园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黔北乡间——寻觅时光的味道
黔北煤田官田坝向斜煤层气赋存及潜力分析
失落
黔北六县茶产业发展比较研究